太行山腹地,新开凿出的“三号厅”。
这里,是一个足以让任何地球工程师都为之疯狂的巨大空间。
长一百米,宽四十米,穹顶最高处离地面足有三十米!
整个空间由粗大的钢筋混凝土立柱支撑,地面浇筑了厚达两米的整体式地基,仿佛一座地下神殿。
此刻,这座地下神殿里,灯火通明,人声鼎沸。
十二块重达十吨的上横梁分段铸件,和四根每一根都超过二十吨的巨型立柱,如同一头史前巨兽被肢解的骸骨,静静地陈列在巨大的基座上。
每一块“骸骨”都经过了“铸锻复合”工艺的暴力“按摩”,通体呈现出一种深沉的、泛着金属光泽的青黑色。
其表面光滑如镜,却又蕴含着爆炸性的力量感。
周平顾问正带着几十名中苏两国最顶尖的机械专家和老师傅,使用水平仪和一台由蔡司望远镜镜头魔改的土制激光经纬仪,对这些巨大的“骨骼”进行最后的定位。
他们的表情,无比专注,近乎于一种朝圣般的虔诚。
人群后方,李云龙、赵刚和陈更旅长站在那里,仰望着这钢铁巨兽的雏形,呼吸都不自觉地放缓。
“他娘的……”
李云龙压低了嗓门,用胳膊肘捅了捅旁边的赵刚。
“政委,咱说实话,这玩意儿真能拼起来?这可比盖房子复杂多了。”
赵刚的眼中同样闪烁着震撼的光芒,他扶了扶眼镜,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发颤。
“老李,这已经不是盖房子了。”
“这是在铸造我们根据地的‘定海神针’!”
他们知道,他们正在亲眼见证的,是一项足以载入民族工业史册的伟大工程。
“报告林总工!所有铸件定位完毕!精度误差,小于零点一毫米!”
周平顾问放下手中的仪器,快步走到林川面前,激动地汇报道。
他的声音因为连续几天几夜的工作已经嘶哑,但那双眼睛却亮得惊人。
“好!”林川满意地点头,目光转向另一边,“钱老,你们那边准备得怎么样了?”
那里,化工泰斗钱秉文老先生,正带着他的团队和几名苏联焊接专家,围着一台看起来奇形怪状的机器。
那台机器像一个巨大的立式铁柜,上面连接着粗大的电缆和各种管道。
它,就是钱老这半个多月的心血结晶——根据林川提供的原理图,制造出的八路军第一台“电渣焊机”!
“林总工,您就瞧好吧!”
钱老拍了拍那台冰冷的机器,脸上满是自豪与自信。
“这玩意儿,可是个吃电的老虎!不过,威力也绝对对得起它吃的电!”
“我们用您给的配方,反复实验了上百次,终于调配出最合适的焊剂。“
”而且,多亏了万尼科夫同志他们带来的备用件,我们这台焊机的送丝机构和控制系统,比您图纸上设计的还要稳定!”
说话间,钱老特意看了一眼不远处的鲍里斯·万尼科夫。
万尼科夫的嘴角不自然地抽搐了一下。
他能说什么?
斯大林同志的命令是“不惜一切代价”。
当钱秉文拿着林川画的草图,找到他,说他们的电渣焊机还缺一个稳定可靠的送丝电机和几套控制阀门时。
万尼科夫连犹豫的资格都没有,直接大手一挥,就把“共青团员”号水压机备用件里最好的那几套给批了过去。
他现在已经麻木了。
他感觉自己不是来援助的,而是来“送财”的。
眼睁睁看着自己带来的苏维埃工业珍宝,被这群中国人用一种他无法理解的方式,拆解、重组,然后变成一个更加强大、更加恐怖的怪物。
这种感觉,让他胸口发闷。
“好!既然万事俱备,那就开始吧!”
林川没有理会万尼科夫那便秘般的表情,他拿起一个铁皮喇叭,对着整个三号厅,发出了清晰而有力的指令。
“‘泰山’计划,第二阶段,‘脊梁合龙’,现在开始!”
“焊接攻关组!立刻启动电渣焊机!目标,一号立柱与上横梁连接处!”
“是!”
钱秉文老先生洪亮地应了一声,他亲自走到控制台前,戴上厚厚的防护眼镜,深吸一口气,然后猛地合上了一个巨大的电闸!
嗡——!!!
一股沉闷的、如同巨兽苏醒般的电流声,瞬间响彻整个地下大厅。
连接着电渣焊机的、足有手臂粗的电缆,猛地绷紧,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
只见那台奇特的机器下方,一个由铜板构成的“水冷滑块”,缓缓卡在了两块巨大铸件之间那道宽约五公分的垂直缝隙底部。
紧接着,一根比拇指还粗的特制焊丝,从机器上方缓缓垂下,伸入缝隙之中。
“他娘的,这不就是个超级大烙铁吗?”
李云龙看到这一幕,忍不住又嘟囔了一句。
“加焊剂!”钱老吼道。
两名工人立刻抬着一袋灰白色的粉末,一个年轻的学徒手有些抖,但看到钱老坚定的眼神。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