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脊隧道以北八十公里,冰封遗迹外围。
迁徙车队隐蔽在一片巨大的冰蚀裂隙深处,上方是呼啸的寒风,下方则是深不见底的幽蓝冰层。
指挥车内,空气凝重得仿佛冻结。
林风面前的全息沙盘上,代表“收割者”主力部队的红色光点已形成半包围态势,距离他们不足三十公里。
而代表神秘第三方势力的蓝色标记,依旧在东北方那片被标记为“净化之地”的古老遗迹群中若隐若现,沉默得令人不安。
“能源储备仅剩百分之十八,不足以支撑我们强行突破‘收割者’的封锁线,也无法长时间维持车队在极寒环境下的基本生存。”
周维清的声音带着疲惫的沙哑,他指着能源读数曲线,“除非能找到额外的能源,或者……对方内部出现我们无法预料的混乱。”
青岚站在一旁,目光落在另一个显示着“种子”生物指标的屏幕上。
“种子”的能量波动稳定,甚至与这片荒芜冰原深处某种微弱的生机产生着极其细微的共鸣,但这种共鸣太微弱,远水难解近渴。
“那股神秘势力……”林风沉吟道,“他们提出合作,但条件是要我们协助他们在此地歼灭‘收割者’的这支主力。他们掌握着我们急需的能源和通往‘曙光’的安全路径,但他们的真实目的和可信度,依然是未知数。”
“这是一场赌博。”罗根的声音从通讯器传来,他正在裂隙上方带队警戒,“赢了,我们可能获得喘息之机;输了,就是全军覆没。”
就在这时,医疗车的门滑开,莱恩在苏愈的陪同下走了出来。
他的脸色比前几天好了很多,左臂的伤疤被特殊的生物凝胶紧密覆盖,不再有能量溢出的不适感,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与整个环境,尤其是与“种子”隐隐共鸣的平和。
“指挥官,”莱恩的声音清晰而稳定,“我或许……可以试试。”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他身上。
“试试什么?”林风问道。
“连接它。”莱恩的目光投向指挥车中央的生态维持匣,那枚“种子”正散发着柔和的绿光,“不是像在隧道里那样被动的共鸣,而是……更深的连接。
秦瑶博士和林静云博士的数据都提到,‘引导体’可以主动引导‘种子’的力量去感知和交互。这片遗迹,还有地下深处残留的能量脉动……‘种子’似乎对它们有反应。
也许,我能通过‘种子’,像……‘神经漫游’一样,探查遗迹内部的情况,甚至尝试与那些神秘的‘观测者’建立更直接的、超越常规通讯的联系,弄清楚他们的真正意图。”
这个提议大胆得近乎疯狂。
周维清立刻反对:“太危险了!你的神经系统刚刚稳定下来,再次进行深度连接,尤其是主动引导‘种子’的力量去探索一个充满未知的古老遗迹,谁也无法预测会发生什么!‘主宰’的残留意识可能就潜伏在其中!”
“但我们没有时间了!”莱恩的语气带着一丝急切,他看向林风,“‘收割者’不会给我们犹豫的机会。如果那些‘观测者’是敌人,他们的沉默比进攻更可怕;如果是潜在的盟友,我们的迟疑可能错过唯一的机会。我有一种感觉……‘种子’在鼓励我这么做,它似乎……渴望了解这片土地。”
苏愈记录着莱恩的生理数据,眉头紧锁:“你的纳米残留活性确实降到了最低点,与‘种子’的同步率却达到了新高。从生理指标看,这是进行深度神经接合最理想的窗口期,但精神层面的风险……我无法评估。”
林风沉默着,目光在莱恩坚定的眼神、周维清的担忧、青岚的凝重以及沙盘上迫近的红色光点之间来回扫视。
这是一步险棋,但似乎也是目前破局的唯一可能。
“需要什么准备?”林风最终问道,他的声音低沉而决绝。
“一个安静、不受干扰的环境,‘种子’必须在附近。另外……可能需要原型机的一部分能量作为初始引导和稳定锚点,虽然它大部分功能已休眠,但核心能量应该还能调用。”莱恩回答。
“指挥车底层隔离舱可以启用,那里的电磁屏蔽等级最高。”青岚提议道,“原型机的备用能源接口可以临时接驳过去。”
“好。”林风下令,“立刻准备!周教授,你负责监控所有数据波动,尤其是莱恩的神经信号和‘种子’的能量轨迹。苏愈,医疗监护提高到最高级别。青岚负责人,协助能量接驳。罗根,加强外围警戒,在我们主动联系期间,绝不能被任何情况打断!”
命令迅速执行。
一小时后,指挥车底层隔离舱内,光线柔和。
莱恩平静地坐在特制的连接椅上,生态维持匣被放置在他面前,散发着令人心安的绿光。
一根纤细的能量导管从指挥车顶部延伸下来,连接着从瑶光厅原型机拆下的一个微型核心单元,提供着微弱但稳定的基础能量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