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哈德曼教授那份措辞严谨、引经据典的建议草案,就像一颗被精心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欧空局(ESA)及相关国际科学伦理委员会的特定圈子里,漾开了一圈不大不小,却足够引人注目的涟漪。
这位德高望重、以严谨和保守着称的老教授,其声音本身就自带一种可信度光环。当他以“对全人类未来负责”的姿态,提出对震海集团这类“私人实体”涉足“潜在高风险地外技术应用”进行更严格审查和监管时,很容易就触动了许多官方机构内部那根关于“安全”、“可控”和“透明”的敏感神经。
这阵风,很快就从欧洲吹回了国内,并以一种极具“特色”的方式,刮到了震海集团面前。
这天上午,苏晚晴正在她位于震海总部顶层的办公室里,与几个核心高管进行视频会议,商讨“青帝”能源下一步的商业化推广策略。她今天穿着一身浅杏色的双排扣西装套裙,线条利落,衬得她肌肤如玉,气质干练。长发在脑后挽成一个优雅的发髻,露出光洁的额头和修长的脖颈,一枚造型简约的珍珠胸针别在领口,增添了几分柔美。
“……所以,我们首批‘青帝’能源的试点城市,优先考虑那些在环保政策和新能源应用上走得比较靠前的……”苏晚晴正说着,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
她的首席行政助理,一位同样打扮得一丝不苟的年轻女性,快步走了进来,脸上带着一丝罕见的凝重。她俯身在苏晚晴耳边低语了几句,并递上了一份刚刚收到的、带有官方抬头的传真文件。
苏晚晴脸上的笑容微微收敛,她对视频会议里的高管们说了声“抱歉,请稍等片刻”,随即快速浏览起文件内容。
越看,她的眉头蹙得越紧。
文件来自国内某个负责重大科技项目国际合作协调的部委下属机构,措辞官方而克制,但核心意思非常明确:接获“相关国际合作伙伴”的反映,对震海集团主导的“深空伙伴”计划中,部分涉及“新型能源技术”及“潜在非常规信息源应用”的合作项目,表示“高度关切”。为“确保国际合作健康有序发展,防范未知技术风险”,依据相关规定,现决定对“深空伙伴”计划框架下,与欧洲某研究所及某国航天机构的两项关键技术合作——恰好是关于“青帝”能源环境适应性数据共享和基于“守望者”遗产技术的深空通信协议研究——启动“特别安全审查程序”。
审查期间,相关合作项目“暂缓执行”,所有数据交换和技术交流“暂停”,直至审查结论出炉。
这记闷棍,来得悄无声息,却正中要害!
视频会议那头的高管们透过屏幕,也察觉到了苏晚晴神色的变化,纷纷安静下来,会议室内的气氛瞬间变得有些凝滞。
苏晚晴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迅速冷静下来。她对着视频会议界面说道:“今天的会议暂时到这里,关于‘青帝’推广的具体方案,我们下次再议。散会。”
关闭视频后,她将那份传真文件重重地拍在办公桌上,发出“啪”的一声脆响。她站起身,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看着楼下如同蚂蚁般忙碌的车流和人潮,胸口微微起伏。
“好一个‘相关国际合作伙伴’……好一个‘特别安全审查’!”苏晚晴的声音带着冷意,与她平日温婉干练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诺德斯特姆这一手‘借刀杀人’,玩得真是炉火纯青!自己躲在幕后,利用一个书呆子教授和我们自己这边的官僚程序,来给我们下绊子!”
这两项被暂停的合作,虽然不涉及震海最核心的机密,但却是“深空伙伴”计划前期展示诚意、吸引更多优质国际盟友的关键示范项目。尤其是“青帝”能源的数据共享,是打破西方传统能源巨头技术壁垒、展示震海软实力的重要窗口。一旦被无限期“暂缓”,不仅前期投入打了水漂,更会严重打击国际合作伙伴的信心,给外界留下“震海技术存在不可控风险”、“与中国震海合作政治敏感度高”的负面印象。
这简直就是一石二鸟!既拖延了震海的发展步伐,又能在国际舆论上抹黑他们!
“苏总,我们现在……”助理小心翼翼地问道。
“立刻做三件事。”苏晚晴转过身,眼神已经恢复了平日的锐利与冷静,但熟悉她的人能看出那平静之下蕴藏的怒火,“第一,以集团名义,正式向发文机构提交情况说明函,态度要谦逊,措辞要严谨,强调我们技术的安全性、可控性以及所有的国际合作都在法律框架内进行,愿意积极配合审查,但也要委婉指出无故暂停合作对项目进展和国际信誉造成的负面影响。”
“第二,联系我们在欧洲的盟友,特别是伊莎贝拉小姐,将情况通报给她。请她利用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影响力,在欧洲学术界和政界适当发声,澄清所谓‘高风险’指控的不实之处,对冲诺德斯特姆散布的谣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