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玄殿内的决议,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巨石,激起的涟漪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散至宗门的每一个角落。而当韩飞的身影出现在位于主峰后山禁地的“万象阁”时,这种震动达到了一个实质化的**。
万象阁,并非寻常楼阁。它依山而建,与其说是一座建筑,不如说是一片被无数阵法符文笼罩、与山体融为一体的奇异空间。入口是一座高达十丈的古老石门,门上雕刻着日月星辰、花鸟虫鱼、先民祭祀等无数繁复而古老的图案,散发出苍茫悠远的气息。
两名须发皆白、气息晦涩如渊的老者,如同两尊石像,静坐在石门两侧。他们甚至没有抬眼去看手持宗主令牌的韩飞,只是当韩飞靠近时,那厚重的石门便无声无息地滑开,露出其后并非廊道房间,而是一片旋转着的、如同水波般荡漾的星光漩涡。
这就是核心藏经阁的入口,非持最高权限令牌者,擅入即会引发守护大阵的雷霆一击。
韩飞没有丝毫犹豫,一步踏入星光漩涡。
短暂的失重与空间转换感之后,他发现自己置身于一个难以用言语形容的奇妙所在。
头顶并非屋顶,而是一片浩瀚的星空,星辰明灭,轨迹玄奥,仿佛真实无虚。脚下是光滑如镜、倒映着星光的黑色玉石地面。四周没有墙壁,只有无数悬浮在半空中的光团,如同夏夜萤火,密密麻麻,数以万计。
每一个光团,都代表着一部典籍、一枚玉简、或是一道传承烙印。它们按照某种玄妙的规律缓缓移动,散发出或炽热、或冰冷、或厚重、或锋锐、或生机勃勃、或死寂沉沉的不同气息。这里汇聚了青玄宗立宗万载以来,收集、创造的所有核心传承与秘辛。
空气中弥漫着书香、玉简的灵机以及岁月沉淀的味道。
韩飞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震撼。他知道,这里就是他推演混沌金丹前路的关键所在。
他神识缓缓铺开,并未贸然接触任何光团,而是首先感应着整个万象阁的气息流动。他修炼《混沌星图》,对能量与规则的感知远超同阶。很快,他便察觉到,在这无数气息交织的深处,有几处地方隐隐传来与“混沌”、“五行”、“金丹大道”相关的共鸣。
心念一动,韩飞身形飘忽,朝着感应中气息最为古老晦涩的几个光团靠近。
他首先锁定了一个色泽混沌、仿佛包含万色的光团。神识轻轻触碰。
“嗡——!”
大量信息瞬间涌入脑海。
《混沌初解注疏》(残篇),着者不详,年代不可考。其中提及:“混沌者,天地之母,万法之宗。无形无质,包含万象。其后清浊分,阴阳立,五行生……欲逆反先天,重归混沌,需纳万法之源,平衡诸道,以一点真灵为引,于虚无中开辟混沌……”
文字古奥,许多地方语焉不详,并且是残篇,但其中“纳万法之源”、“平衡诸道”的理念,与韩飞自身的推演不谋而合。
他放下这个光团,又转向另一个散发出浓郁五行轮转气息的光团。
《五行归元论》,乃青玄宗一位惊才绝艳的前辈祖师所留。这位祖师曾尝试以五行之道凝结上品金丹,虽最终未能达到传说中的混沌之境,但其对五行相生相克、本源衍化的理解达到了极致。典籍中详细论述了如何引纳、炼化、平衡五行本源之气,并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五行极致,逆反先天,或可窥见一丝混沌真意……”
这无疑为韩飞指明了具体的方向——先凝聚五行本源,以五行作为构建混沌的基石。
接下来数日,韩飞沉浸在这片知识的海洋中。他查阅了《金丹大道总纲》、《诸天星斗与内丹术关联考(孤本)》、《太古秘闻录(碎片)》等数十部与金丹、混沌、星辰、太古历史相关的珍贵典籍。
结合自身从《混沌星图》得来的传承,九幽轮回的感悟,以及情绪银行带来的对情感能量(可视为一种特殊本源)的深刻理解,韩飞盘膝坐在星空之下,识海中无数念头碰撞、推演。
他的神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模拟着各种可能性。五行本源如何引入体内?以何种顺序?如何构建平衡?混沌星云作为熔炉是否足够稳固?轮回印记能否在关键时刻镇压反噬?情绪本能又如何辅助梳理可能产生的能量冲突?
时间一点点流逝。
韩飞周身,开始不自觉地的弥漫出淡淡的气息。时而周身青光缭绕,生机勃勃;时而烈焰隐现,灼热逼人;时而黄光厚重,沉稳如山;时而白芒锐利,切割虚空;时而玄冰之气弥漫,冻结四周。
这是他在深度推演中,自身灵力受意念牵引,模拟五行变化所致。
守护万象阁的两位老者,其中一人微微睁开了眼睛,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惊异,随即又缓缓闭上,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
第七日。
韩飞猛然睁开双眼,眸中仿佛有混沌星云生灭,五行轮转不休。他长长地吐出一口浊气,这口气息中竟也包含了五种截然不同的属性,最终却归于一种原始的、未分的朦胧状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