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野车驶入青山市区时,天边刚泛起鱼肚白。街道上行人寥寥,只有早起的环卫工在清扫路面,空气中弥漫着清晨特有的清新气息。按照导航指引,林野和苏晚很快抵达了中医药大学南门,古色古香的校门矗立在晨光中,门楣上“青山中医药大学”六个鎏金大字熠熠生辉。
“没想到这所大学这么有韵味,看着就很有底蕴。”苏晚推开车门,望着校园里错落有致的仿古建筑,眼中满是好奇。
林野点点头,拿出手机再次确认古籍馆的位置:“文博楼在校园西侧,靠近后山,我们直接开车过去,省点时间。”
车子沿着校园内的柏油路缓缓行驶,路边的香樟树郁郁葱葱,枝叶间漏下细碎的晨光。偶尔能看到穿着运动服晨练的学生,或是抱着书本匆匆赶路的教职工,整个校园既静谧又充满活力。
文博楼前的停车场空荡荡的,两人下车后径直走进楼内。一楼大厅光线明亮,大理石地面一尘不染,正对门口的展柜里陈列着几样古老的医疗器械,透着岁月的厚重感。服务台后,一位戴着黑框眼镜、穿着蓝色工作服的中年女士正在整理文件,神情专注。
“您好,我们想查阅古籍馆里针灸相关的文献,请问需要办理什么手续?”林野走上前,语气客气地问道。
中年女士抬起头,目光在两人身上打量了一番,推了推眼镜说道:“外来访客查阅古籍,需要出示身份证件、单位介绍信,还要提前三天预约。你们预约了吗?”
林野心中一沉,他这次来得太过仓促,根本没来得及准备这些。“实在不好意思,我们是临时过来的,没提前预约。”他解释道,“我们是乡下的医生,想找一些失传的针灸技法,用来给村民治病,麻烦您通融一下可以吗?”
“这可不行,馆里有规定,不能破例。”中年女士态度坚决,“而且古籍都很珍贵,随便外借或查阅,很容易造成损坏。你们要是真有需要,回去准备好手续,预约之后再来吧。”
苏晚连忙补充道:“老师,我们家离这儿很远,来回跑不太方便。您看能不能通融一次,我们就看一会儿,一定小心爱护古籍,绝不损坏。”
中年女士摇了摇头,正要拒绝,突然脸色一白,捂住胸口轻轻咳嗽起来,呼吸也变得有些急促。她从抽屉里拿出一瓶药,倒出几粒吞了下去,过了好一会儿才缓过来,脸色依旧有些苍白。
“您没事吧?”林野连忙问道,指尖灵韵悄悄流转,借着李时珍传承的脉诊入微技能,瞬间察觉到她体内气血紊乱,心脉有些淤堵,“您是不是经常胸闷、心慌,尤其是熬夜之后,症状会更严重?”
中年女士愣了一下,惊讶地看着他:“你怎么知道?我这毛病都快五年了,去医院检查也没查出什么大问题,就是总觉得胸口发闷,稍微累一点就心慌气短。”
“这是长期伏案工作、精神紧张导致的气滞血瘀,心脉失养。”林野说道,“我学过一些养生调理的法子,或许能帮您缓解一下。”
中年女士将信将疑:“真的吗?我试过不少偏方,都没什么效果。”
“您先坐下,放松身体,跟着我的节奏呼吸。”林野示意她坐在椅子上,自己则站在她身后,双手轻轻搭在她的肩颈处,“吸气时,想象气息从鼻腔进入,顺着喉咙、胸口,一直沉到丹田;呼气时,再把气息慢慢吐出来,同时放松肩颈和胸口的肌肉。”
他一边引导中年女士调整呼吸,一边运转刚解锁的“静心养气诀”,一缕柔和的灵韵顺着指尖缓缓注入她体内。这灵韵温润舒缓,如同春风拂过,缓缓疏通着她淤堵的心脉,调和紊乱的气血。苏晚站在一旁,看着中年女士的眉头渐渐舒展,呼吸也变得平稳,心中暗暗赞叹。
大约过了十分钟,林野收回手:“您现在感觉怎么样?”
中年女士深吸一口气,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太神奇了!胸口不闷了,呼吸也顺畅多了,整个人都轻松了不少。”她站起身,活动了一下肩膀,“以前总觉得肩颈僵硬,现在也舒服多了。”
“这只是暂时缓解,您后续还要注意调理。”林野笑着说道,“您可以用丹参、山楂各五克,泡水代茶饮,每天一杯,坚持一个月,能有效疏通血脉。另外,平时工作一小时,就起身活动几分钟,别总坐着不动,保证充足睡眠,症状会慢慢改善的。”
中年女士连忙拿出笔记本,把食疗方记了下来,脸上满是感激:“真是太谢谢你了!我姓周,是古籍馆的管理员。你叫林野是吧?看你也是真心想查阅古籍救人,我就破一次例,带你们上去看看。不过丑话说在前面,古籍只能在馆内查阅,不能拍照、不能摘抄,更不能带出馆,而且一定要小心爱护,不能用手直接触摸书页。”
“太感谢您了,周老师!我们一定遵守规定,绝不损坏古籍。”林野和苏晚连忙道谢。
周老师带着两人穿过一条长长的走廊,来到电梯口。电梯上行时,周老师说道:“古籍馆在三楼,里面分了好几个区域,针灸类的古籍都在西侧的‘针石阁’里。那里收藏了不少珍贵的针灸古籍,其中还有几本是明代的孤本,你们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能找到想要的资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