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李建军也匆匆赶了过来——他在诊室里越想越不放心,总觉得林野的提醒并非多余,临床多年的直觉告诉他,越是看似明确的诊断,越要警惕隐藏的风险,于是果断放下手头的患者,快步赶往心电图室。
接过小周递过来的心电图报告,李建军的目光如同探照灯般扫过报告上的波形曲线和各项数据,原本还带着几分疑虑的脸色,瞬间被震惊和后怕彻底取代。报告上,Ⅱ、Ⅲ、aVF导联的ST段呈典型的弓背向上抬高,如同三座突兀的小山,这是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最具特征性的心电图表现,任何一位有经验的临床医生都能一眼认出。
“真的是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李建军的声音抑制不住地颤抖,握着报告的手指因为用力而泛白。他行医二十余年,接诊过无数胃炎患者,也处理过不少心肌梗死病例,却从未遇到过如此“完美”的误诊陷阱——患者的症状、体征、既往史几乎都指向急性胃炎,若不是林野及时叫停,他恐怕已经犯下了职业生涯中最严重的错误。一想到患者可能拿着胃炎药物回家,在剧痛中错过最佳抢救时间,最终猝死家中,李建军就浑身冷汗直流,后背的白大褂都被浸湿了大半。
“林医生,太谢谢你了!这次真是多亏了你!”李建军转头看向林野,眼神中满是感激与敬佩,“要不是你心细如发、坚持原则,我这一辈子都要活在愧疚里了!这可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啊!”
林野此刻完全没有心思接受感谢,患者的病情正在快速进展,每一秒钟的延误都可能让心肌坏死的范围扩大一分,他必须争分夺秒:“李医生,客气话稍后再说,现在情况万分紧急!我们必须立刻启动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绿色通道!你马上联系心内科导管室,让他们立刻准备急诊PCI手术,通知手术团队全员到位;同时联系急诊科和CCU(心脏重症监护室),让他们备好抢救设备和床位,做好接收患者的准备!小周,立刻给患者面罩吸氧,氧流量调至4-6L/min,快速建立两路静脉通路,一路用于给药,一路用于补液;皮下注射硝酸甘油0.5mg,注意监测血压变化;让患者嚼服阿司匹林300mg和氯吡格雷300mg,要是患者吞咽困难,就碾碎了用温水送服;同时连接心电监护仪,密切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和心电图变化!”
“明白!我马上执行!”小周虽然年轻,但在紧急抢救面前却异常镇定,动作麻利得不像话。她迅速拿出吸氧面罩为患者戴好,熟练地消毒、穿刺,很快就建立起两条通畅的静脉通路;随后精准地抽取硝酸甘油注射液,为患者进行皮下注射;又拆开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包装,递到患者嘴边,耐心地协助他嚼服下去。心电监护仪的导线快速连接到患者身上,屏幕上立刻显示出实时的心率、血压和血氧数据,“血压130/80mmHg,心率90次/分钟,血氧饱和度96%,心电图ST段抬高无明显变化!”
李建军也迅速冷静下来,拿出手机拨通了心内科导管室的紧急电话,语气急促却清晰:“喂,心内科导管室吗?我是中医科的李建军,这里有一位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男性,45岁,发病约1小时40分钟,心电图显示Ⅱ、Ⅲ、aVF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已经嚼服双抗、皮下注射硝酸甘油,生命体征暂时平稳,现在需要紧急进行PCI治疗!麻烦你们立刻启动急诊手术预案,手术团队全员到位,我们马上把患者转运过去!”
电话那头传来心内科主任急促而坚定的回应:“收到!我们立刻准备,导管室已经启动应急预案,手术台、造影机都已就绪,心内科、麻醉科、介入科团队正在赶过来,让患者尽快转运,争取在黄金救治时间窗内开通血管!”
患者张明躺在检查床上,听着医护人员一连串专业而紧张的对话,脸上满是恐惧和茫然。他原本以为只是普通的胃炎,吃点药就能好转,却没想到自己患上的是如此凶险的疾病,死亡的阴影瞬间笼罩了他,让他忍不住浑身发抖:“医生,我……我真的是心脏病?不是胃炎吗?我会不会死啊?我还有老婆孩子要养,我不能死啊!”他的声音带着哭腔,眼神中充满了绝望。
“张先生,你别害怕,也别胡思乱想!”林野一直握着患者的手,他的掌心温暖而有力,传递着让人安心的力量,“你确实是急性心肌梗死,但我们发现得非常及时,现在已经启动了最紧急的抢救程序,马上就带你去做微创手术,开通堵塞的血管。只要你积极配合我们,保持呼吸平稳,放松心情,手术成功率非常高,你一定能转危为安的。你的家人还在等你回家,你一定要有信心!”
林野的话语温和却极具说服力,加上他掌心传递的温度,患者的情绪渐渐稳定了一些,颤抖的身体慢慢平复下来,眼神中也重新燃起了一丝希望:“医生,我听你的,我一定好好配合,我想活着回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