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阳话锋又转,补充道:“另外还有件事要跟你们说——未来五年里,西域铁木真的大军会源源不断给你们送来俘虏。这些人不用你们额外供养,正好派上用场。”
他顿了顿,明确安排道:“你们要好好规划,利用这些俘虏把吐蕃的基础工程全建起来——该修的道路要通到各个村寨,该挖的水渠要引到田间地头,还有粮仓、驿站这些民生设施,都要在五年内完工。这样既省了百姓的劳力,又能让改革后的吐蕃尽快有新模样。”
帐内官员们一听这话,顿时心中一喜——有了俘虏当劳力,不用再担心工程缺人,完成任务的底气更足了,连忙起身拱手,齐声应道:“多谢镇国公周全!我等定不辜负嘱托,五年内必把所有工程办妥!”
随后,陈阳前往吐蕃边境驻军营地慰问视察。刚与将领们寒暄几句,目光便扫到了人群中的齐恒,心里暗自诧异:平宁郡主向来把这个儿子当宝贝,怎么舍得让他来这么艰苦的边疆?
他先跟将领们一一问候,转头便指着齐恒笑骂:“你小子怎么跑这儿来了?你母亲知道吗?她能同意?”
齐恒被问得有些局促,搓着手不敢应声。陈阳又叹了口气:“你呀,就会干这种先斩后奏的事。报效国家是没错,但总得跟家里说清楚,别让你母亲为你牵肠挂肚。”
这话刚落,齐恒立马凑上前,拉着陈阳的衣角,像个讨饶的孩子:“陈叔叔,您可得帮我跟母亲解释解释……”
“行了,回去我跟她说。”陈阳无奈点头,又不解道,“放着海军那种能立功的地方不选,偏来这苦地方遭罪?”
齐恒立马挺直腰板表决心:“别人能来,我凭什么不能来?我们勋贵子弟更该冲在前头,做得比旁人好!”
陈阳拍了拍他的肩膀,眼中多了几分认可:“有这份心就好,放心,回去我一定跟官家汇报你的情况,不让你的热血白费。”
接着,他让人把带来的粮草、衣物、药品等慰问品交给将领,叮嘱道:“把这些全部分给将士们,别留一丝一毫。”
随后的军营会议上,陈阳先是高声传达官家的慰问:“官家让我带句话——‘众位将士为大宋戍边,辛苦了!朕代表天下子民,谢过你们!’”
将领们听完,个个感动得红了眼眶,齐声高呼:“为大宋死战!陛下万岁!大宋万万岁!”
陈阳待呼声平息,铺开地图,指着天竺的方向说道:“你们看,天竺现在乱得很,遍地都是小国,那边的百姓阶层固化,过得比以前的农奴还苦。咱们朝廷不占他们的地,但你们可以跟他们通商,把那边的香料、棉花、矿石这些物资换过来——一来能改善你们的生活,二来有剩余的,还能运到吐蕃东道、西道,让那边的百姓也跟着受益。”
将领们眼神一亮,瞬间明白陈阳的意思——这不仅是给他们找了条增收的路子,更是让边疆与内地的联系更紧了,当即纷纷应下:“遵镇国公令!”
陈阳见将领们都懂了,便笑着补充:“行了,你们明白就好——这事可别说是我下的命令,对外就当是你们自己琢磨出来的通商路子。”
他话锋稍顿,语气带了点调侃又不失郑重:“真出了岔子,我能帮你们扛着,但明面上可不能声张,咱们悄悄把钱赚了,让将士和百姓都得实惠就行。”
最后,他特意叮嘱:“以后日子过好了,别忘了这是托官家的福,心里念着朝廷的好。但这事终究不宜大张旗鼓,咱们心里有数,把事办好就成。”
将领们相视一笑,都是精明人,不用再多说,纷纷拱手应下:“镇国公放心,我等都明白,定不辜负嘱托!”
陈阳话锋一沉,语气多了几分果决:“另外还有件事——要是天竺那边有哪个小国国王、官员敢反对通商,甚至刁难你们,不用等朝廷的开战命令,直接以大宋的名义打!”
他目光扫过众将,带着不容置疑的严厉:“但记住两条规矩:第一,规模绝不能扩大,打服了、能顺利通商就行,别贪功冒进;第二,只许胜不许败,要是打输了,也别在军中待着了,自己回家奶孩子去。”
这话一出,帐内的将领们先是一愣,随即都笑了起来——镇国公的话既有底气又接地气,反倒让他们没了顾虑。众人当即挺直腰板,齐声保证:“请公爷放心!我等定不负所托,只赢不输,绝不给大宋丢脸!”
陈阳话锋一转,带着点打趣的语气说道:“至于军中那些缺媳妇的弟兄,我不说,你们也该明白——天竺那边不少异国女子,心里是向往大宋的,要是她们愿意嫁过来当大宋的媳妇,你们可得好好待人家。”
帐内将领们顿时哈哈大笑,纷纷点头:“愿意的!肯定愿意!公爷放心,我们会帮弟兄们留意!”
陈阳收住笑容,语气重了几分:“但有一条规矩得记死——对天竺底层的贫苦百姓,绝不能欺负,要给足体面;可要是遇到那些常年欺压百姓的贵族,不用客气,该治就得治,别让他们觉得大宋好欺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