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宵夜,陈阳起身收拾碗筷:“你们俩坐着就行,我去洗餐具。”转头又对罗慧玲说,“慧玲,你带刘草上楼吧,我提前在三楼收拾了一间客房,专门给她住的,里面新衣服、洗漱用品都备齐了,你帮她熟悉下,让她早点洗漱休息,房子明天再慢慢看。”
罗慧玲立刻笑着应下,拉起刘草的手:“刘草妹妹,走,我带你上去!三楼的房间可亮堂了,还能看到院子里的花呢!”刘草跟着她往楼梯走,路过厨房时,还悄悄回头看了眼正在忙活的陈阳,心里暖融融的。
陈阳在厨房麻利地洗好餐具,又把客厅收拾干净,才回到自己房间。简单洗漱后,他躺在床上,想着刘草总算安顿下来,又想起港岛家里的几个姑娘,嘴角不自觉地弯了弯,没一会儿就睡着了。
清晨的阳光刚洒进餐厅,陈阳已经把中西式早餐摆上桌:煎得金黄的太阳蛋、烤得松软的吐司,还有熬得绵密的皮蛋瘦肉粥,满满当当摆了一桌子。他上楼喊人,罗慧玲揉着眼睛打开门,带着点歉意说:“不好意思啊阿阳哥,我起晚了。”陈阳笑着摆手:“没事,你收拾下,再叫上刘草,我在楼下等你们。”
没一会儿,罗慧玲就拉着刘草下来了。刘草看着桌上的早餐,眼神有些发愣——想起老家天天吃的玉米饼、清得能照见人的苞米碴子粥,再看看眼前的精致餐点,手里的勺子都有些攥不稳。陈阳看出她的心思,轻声说:“港岛和内地不一样,以后在这儿,咱们家基本都是这样的生活,不用多想,慢慢就习惯了。”刘草点点头,这才拿起勺子小口吃了起来。
吃过早餐,陈阳刚收拾完,就说要送罗慧玲去学校,罗慧玲却摆摆手:“阿阳哥,我今天没课,本来打算去公司实习,不过你回来了,我就不去啦。”陈阳眼睛一亮:“那正好,今天带你们俩去购物,给刘草买些新衣服,也让她熟悉下港岛。”罗慧玲立刻欢呼起来,刘草也红着脸笑了,眼里满是期待。
走之前,陈阳忽然想起什么,对刘草说:“你这‘刘草’的名字,在港岛可能不太方便,上学时容易被同学议论,要不改个名字吧?”刘草愣了愣,连忙问:“那陈大哥,我改什么好呀?”“你可以自己想想,要是想不好,叫刘琪、刘慧敏都行,改好了我好帮你办证件。”刘草点点头:“我再琢磨琢磨。”
随后三人出门逛街,陈阳一边走,一边给刘草介绍:“这是铜锣湾,前面是尖沙咀,都是港岛热闹的地方。”罗慧玲拉着刘草钻进一家家服装店,挑裙子、选鞋子,叽叽喳喳讨论个不停,陈阳则跟在后面,不管两人选了多少,都笑着掏钱付款。中午在高档餐厅吃了西餐,下午又去了游乐场——刘草第一次坐旋转木马时,紧张得抓紧了扶手,后来也跟着罗慧玲一起笑闹,直到夕阳西下,三人才恋恋不舍地回家。
接下来的日子里,因为罗慧琳已是大四,课程不多,陈阳便让她多费心,帮刘草补习功课——不仅要把内地学过的知识梳理一遍,还要重点教她粤语和英文,毕竟港岛的教学内容、语言环境都和内地大不相同,得让她提前适应,等下学期再安排入学。
罗慧琳也格外上心,每天都把课本、笔记整理得清清楚楚,从基础的粤语发音教起,再到英文语法、港岛的历史地理,一点点耐心讲解;刘草学得认真,遇到不懂的就追着问,笔记本上记满了密密麻麻的批注。期间,陈阳也帮刘草办好了所有证件,她最终选定“刘慧敏”作为新名字,捧着写着新名字的证件,看着上面“港岛居民”的标注,激动得眼眶都红了。
陈阳拍了拍她的肩:“以后你就是刘慧敏了,好好跟着你慧玲姐学,下学期就能顺利上大学了。”刘慧敏重重点头,学习的劲头更足了,每天跟着罗慧琳从早到晚泡在书房里,连休息时都在小声练习粤语,就盼着开学能尽快融入新的校园生活 。
时间转眼到了1977年初,陈阳顺利为刘慧敏办好了入学手续,看着她背着书包走进大学校门,正式开启了校园生活。同年六月底,罗慧琳大学毕业,陈阳问她是否想继续深造,还提议可以安排她去美国留学。罗慧琳摇了摇头,说更想早点接触工作,陈阳便依了她的想法,把她安排进景耀投资公司实习,让她从基础业务学起。
日子过得飞快,转眼到了1978年九月底。陈阳再次动身返回内地,直奔辽南地区的石沟村,又一次踏进了刘家的院门。王桂香、刘树、刘栋一见是他,立刻热情地迎了上来,又是端水又是拿干粮,满是欢喜。陈阳笑着坐下,先从口袋里掏出一沓信:“这是慧敏——也就是刘草,给你们写的信,你们先看看,里面说了她现在的校园学习生活,看完咱们再慢慢聊。”
刘家三人捧着信,看得眼睛发红,刚把信放下,刘栋就急着问陈阳:“陈大哥,小草在港岛怎么样?您也在港岛生活吗?”陈阳点了点头,随即神情严肃起来:“没错,我在港岛。你们也知道现在国内的情况,关于港岛的事,千万不能跟外人说,免得惹麻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