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阳忙完营中的各项事宜,待午时刚过,便又出现在王府的上值房。
赵武和苏文见他进来,立刻起身拱手:“大人您来了。”
陈阳点头,开口道:“你们俩到里面来一下。”
三人走进内间的办公处,陈阳示意他们坐下,随即说道:“今日晚上,你们安排一下,让营里的兄弟们都留在营地,不要外出。可能会有紧急事情发生,你们等着我的命令就行。另外,今晚王府的守卫,要比平时多一倍。赵武,这事你去办好。”
赵武忍不住好奇,抬头问道:“大人,是不是有什么大事要发生?”
陈阳抬眼瞪了他一下,赵武顿时收了声,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随后,两人便应声退下,转身去安排事宜了。
辰时已过,陈阳并未选择下值,而是继续留在上值房内值守。手下的总旗见他迟迟不走,虽心里满是好奇,却也没人敢上前询问半句。
待天色渐渐暗下来,陈阳走到窗边,望着外面沉沉的暮色,只觉空气中满是风雨欲来的压抑。他指尖轻轻叩了叩窗沿,心里不由得暗叹:今晚,怕是不平静了。
戌时中刻,通政司急报奔进郕王府,陈阳立即就喊人去通传长史。长史接了消息,片刻不敢耽搁,立刻进内院禀明朱祁钰。
通政司的官员跟着进来,刚把土木堡的消息说出口,朱祁钰脸色骤变,手指不自觉攥紧了桌角,明显慌了神。陈阳见状快步上前,悄悄拽了拽他的衣袖。朱祁钰侧头看见陈阳的眼神,深吸两口气,才慢慢稳住情绪。
“传本王的话,”他转向长史,声音还有点发紧,却已透着条理,“立刻去请户部尚书、兵部尚书、内阁阁臣……,都到王府议事厅来。”长史应了声“是”,转身就安排人去通知。
议事厅里很快只剩两人,陈阳先开口:“王爷,眼下您最要紧的是稳住心神,等大人们到了,听他们把情况和建议说透,再做决断不迟。”
朱祁钰点点头,指尖松了松:“本王明白。”
陈阳又道:“那属下先去安排值守的事,王爷在此等候便是。”得到应允后,他快步走到府门,找到负责守卫的总旗:“从现在起,所有人都打起精神,盯紧进出的人,半点不能松懈。”总旗忙躬身应下,立刻去调配人手。陈阳则守在议事厅外的廊下,没再进去打扰。
不多时,京城的大臣们陆续赶到郕王府,校尉们守在府外,能明显觉出空气中的压抑,连呼吸都比往日沉了几分。
陈阳见大臣们都到齐了,转头对身边的总旗说:“外面交给你,盯紧些。”
总旗躬身应道:“是,大人。”
陈阳没再多言,转身走到中院的院门前站定,目光落在往来的人影上,一动不动地守着。
子时刚过,大臣们陆续离开郕王府。朱祁钰走出议事厅,见陈阳还在院门前守着,心里莫名安定下来,脚步便朝他那边去了。
“还好本王身边有你在。”朱祁钰走到陈阳身旁,声音里少了几分之前的紧绷。
陈阳立刻躬身:“王爷放心,只要属下在,必誓死保王爷周全。”
朱祁钰抬手拍了拍他的肩膀:“往后王府的安全,就多靠你了。”
“属下领命。”
朱祁钰点点头,没再多说,转身朝着内院正房的方向走去。
之后的日子里,陈阳几乎寸步不离朱祁钰左右,他上朝前护着出门,下朝后跟着回府,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把朱祁钰的安全攥得紧紧的。
十八日这日,孙太后的旨意传到郕王府,正式命朱祁钰监国。消息传开,朱祁钰肩上的担子更重,陈阳也愈发谨慎,连夜里值守的频次都多了几分。
日子转眼到了八月二十三日,朝堂议事时,午门大殿里突然乱了起来——锦衣卫指挥使马顺被群情激愤的大臣们当场打死。殿内人声嘈杂,朱祁钰坐在案后,指尖下意识蜷起,脸上难掩紧张。
可他余光扫到殿外陈阳挺拔的身影,那身影像块定海神针,他心头的慌乱竟慢慢压了下去,端坐着维持住了场面。
九月初五傍晚,酉时的梆子刚敲过两声,陈阳便迈步走进了朱祁钰的书房。
朱祁钰一看见陈阳进门,立刻从书案后起身,快步上前拉过他的手腕,把人往旁边的椅子上带,声音里还带着没压下去的颤意:“陈阳,你可算来了——本王这心里,从方才接到消息起,就一直跳得厉害,总也平复不下来。”
陈阳先欠身行了一礼,才抬眼回话:“王爷,明日您便要登基为帝,这是天大的喜事,属下先恭贺王爷。只是……属下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朱祁钰闻言,指尖轻轻拍了拍他的手背,语气比刚才稳了些,带着全然的信任:“你是本王最信得过的心腹,有什么话尽管说。”
陈阳直起身,语气沉了下来:“王爷,明日登基后您便要迁入皇宫,这是第一件要当心的事——宫里的人都是旧人,归谁管辖、跟谁亲近,咱们摸得还不全,您的饮食、起居,甚至身边伺候的人,都得换成咱们信得过的,不然安全就是空话。”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