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皇帝很快又为造船的白银犯了愁,只得再次让万贵妃向陈阳借银200万两——此次造海船耗费甚巨,国库难以支撑。
陈阳接到万贵妃的消息后,当即应允,立刻派人将200万两白银送入宫中。成化皇帝见银大喜,马上命厂卫将这笔白银送往南京造船厂及其他各地船厂,严令全力开工,不得停歇,务必加班加点日夜赶工,确保五月前能让将士们有船出海。
随后几个月里,陈阳常邀皇子、公主们到府中,一边陪他们玩乐,一边悄悄传递理念:既要爱民、护民、保民,也要对文官多些警惕,不可轻信其言,凡事需多番确认;同时还教他们搞发明,现场演示磷脂自燃、硝石制冰等化学小方法,拆穿江湖把戏,让皇子们既觉新奇,又能学到实用知识。
他还会讲全国地理,教他们绘图,细说各地物产与风俗,提到有些少数民族过着类似奴隶的悲惨生活,等着未来的英雄去解救,听得众人热血沸腾,恨不得立刻行动;又聊起边疆土地,比如曾被称作“西域”“乌思藏”的地方,说那里矿产丰富,即便当下无力开采,也是子孙后代的宝贵财富;讲草原以北的“北海”(即贝加尔湖),称其是巨大的淡水湖,湖里的鱼足以供全国人吃许久;还描绘海上冒险的图景,提醒他们欧洲白人已开始殖民探险,咱们不能落后,要懂“一步落后,步步挨打”的道理。
除此之外,陈阳特意提了丹药的危害,说术士炼丹常用汞、矾、水银等有毒物质,还当场用鸡做演示——鸡吃下丹药后很快死亡,吓得皇子公主们连连表示会远离丹药。他又拿出罂粟制成的白粉,告诫众人这东西极易成瘾,初期吸食虽有爽感,却是致幻的幻觉,后期会让人麻木、丧失战斗力,比五石散更可恨,必须严禁,绝不能让它祸害百姓与国家。
在这样日复一日的影响下,几位皇子、公主渐渐褪去了此前受儒家思想束缚的旧态,想法慢慢发生了改变。
陈阳带着太子和几位皇子、公主动手建造纺织车,众人围着图纸分工协作,有的打磨木架,有的穿引齿轮,连公主们都上手帮忙固定部件,忙得热火朝天。两天后,一架结构精巧的纺织车终于完工,让人当场试用时,棉纱飞快地从锭子上产出,效率竟是眼下明朝纺织车的十来倍,在场众人都看得惊叹不已。
陈阳笑着让几位殿下给车子命名,太子和皇子、公主们商量一圈,觉得这器物能造福百姓,该借父皇的帝号彰显意义,最终定名为“成化纺织车”。随后,一行人带着纺织车进宫献呈,成化帝亲眼看着工匠演示,见棉纱产出又快又匀,眼睛瞬间亮了,听说是用自己的年号命名,更是笑得合不拢嘴。
这时,永康公主和德清公主趁机上前,说想在京城郊区建两家大纺织厂,招收女工织布。成化帝脸色一沉,当即呵斥:“荒唐!皇家公主怎能抛头露面办商业建业?”陈阳连忙上前劝谏:“陛下,臣有异议。公主虽代表皇家脸面,更是我大明女性的表率。若公主带头办工坊、促就业,既能让天下女性有机会做工挣钱,不必只困于家中带娃、洗衣,更能避免不少女子因生计所迫沦入青楼。昔日商有妇好、唐有樊梨花、宋有杨家女将,如今我大明有两位公主带头,正是彰显我朝女子风采的好事,百姓定会感念陛下与公主的恩德。”
成化帝听着有理,当即大手一挥应允,还下旨在郊区拨了两块地。随后他眼珠一转,看向陈阳嘿嘿一笑:“你身为她们的妹夫,又是大财主,这事不帮衬一把?”陈阳立刻明白皇帝在敲自己竹杠,故意摆出一副受委屈的样子:“那建工坊的所有钱财,就都交给儿臣出吧。”成化帝见状,笑着抬腿轻轻踹了他屁股一下:“你小子还委屈上了?”陈阳连忙陪笑:“不敢不敢,臣乐意,心甘情愿。”
随后,在陈阳的钱财支持下,两家纺织厂的筹备很快提上了日程,工匠们忙着平整土地、搭建厂房,消息传出去后,京郊一带的女子都盼着工坊早日开工,想借此谋个生计。
陈阳给纺织厂定下的待遇格外实在:工钱给得足,每天管一顿饱饭,虽做不到顿顿有肉,但三五日就会改善伙食,端上飘着大肥片子的猪肉。这样的条件一放出去,招工处立刻被围得水泄不通,乡下女子都抢着报名。
不到一个月,两座大型纺织厂就顺利建成。负责打造纺织车的工匠们,因为陈阳给的赏金比平常高不少,干起活来格外卖力,一架架成化纺织车很快就造了出来,数量源源不断。厂房建好、机器装好,正式招工的消息一传开,京郊村子里的女性更是踊跃,再加上有永康、德清两位公主带头,大家心里更添了几分底气。
期间也有少数家庭不愿让女子出门做工,陈阳早暗中叮嘱厂卫出面协调——百姓本就对厂卫心存敬畏,见他们出面,连忙松口让家里的女性去工坊干活。不过几天时间,两个工坊各需的500名女工就招满了,最后实在架不住报名的人太多,每个工坊又多招了200名,总共凑齐了1400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