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陈阳带着24首歌曲的词曲手稿走进星瀚大厦23层的董事长办公室,随即让助理叫来总经理林志成。他将手稿推到林志成面前:“这是两张新专辑的歌,你先看看。”
林志成逐页翻看,指尖划过密集的音符与歌词,越看眉头越舒展,抬头时难掩兴奋:“董事长,这曲风跨度够大,既有硬核说唱也有抒情摇滚,市场接受度肯定高。”
“抓紧安排录制,”陈阳起身,“楼下录音棚随时能用,现在就去。”
两人下楼直奔录音棚。陈阳进棚试音时,林志成在外协调团队——编曲师调整旋律、录音师调试设备,企划部同步启动MV拍摄方案。
接下来的一个半月,星瀚娱乐21层的录音棚几乎连轴转。陈阳每天泡在棚里,从《Lose Yourself》的嘶吼到《Take Me to Your Heart》的温柔,逐首打磨唱腔;林志成则统筹MV拍摄,从街头场景到室内布景,24支MV的镜头跟着录音进度同步推进,有时录音到深夜,外景团队就在凌晨补拍夜景。
一个半月后,最后一支MV的杀青镜头落下,两张专辑的录音与影像工作全部收尾。林志成拿着成品母带走进董事长办公室:“《星轨漫行》和《寰宇回响》全弄完了,接下来就是定发行日期。”
陈阳接过母带,指尖在外壳上敲了敲:“按最快的流程走。”
10月15日清晨,星瀚娱乐21层的会议室里,林志成正对着电脑屏幕核对预售启动的最后细节。陈阳坐在沙发上,指尖轻点着桌面——《星轨漫行》的预售页面已在华纳音乐的全球平台上线,封面是他站在星空下的剪影,“星轨漫行”四个烫金大字在晨光里泛着光泽。
“华纳那边刚发来消息,欧美区预售通道开启半小时,预订量已经破了十万。”林志成转头看向陈阳,语气里带着雀跃,“亚洲这边更猛,港岛本地的唱片行已经排起队了。”
陈阳嗯了一声,视线落在窗外:“让他们盯紧物流,别出岔子。”
接下来的一个月,预售数据每天都在刷新。星瀚大厦的公告栏上,林志成让人贴了张实时更新的销量表,从百万到千万,红色数字一路攀升。到11月15日正式发售那天,全球线下门店的海报几乎铺满了街头,华纳的宣传车在各大城市循环播放专辑里的热单,《Lose Yourself》的前奏成了彼时最耳熟的旋律。
12月15日,距离正式发售刚好一个月。林志成拿着华纳发来的最终统计报表冲进23层办公室,报表上的数字触目惊心:“陈董,全球销量出来了——两千三百万张!”
他把报表摊在陈阳面前,指尖划过密密麻麻的区域数据:“北美占了一半,欧洲其次,连东南亚的小语种市场都卖爆了。华纳的老总刚才打电话,说这是他们近三年来最猛的成绩。”
陈阳拿起报表,目光在“2300万”上停了停,随手递给林志成:“通知下去,今晚全公司发奖金。另外,让华纳准备《寰宇回响》的发行方案,年后启动。”
窗外的中环华灯初上,星瀚大厦的灯光在楼宇间格外显眼。林志成退出去时,见赵峰端着刚泡好的茶走进来,陈阳抬眼吩咐:“让沈夏和王玉静把接下来一周的行程再核对一遍,别和专辑后续宣传撞了档。”
12月下旬起,陈阳的行程被新专辑宣传排得满满当当。从纽约的唱片店签售会到伦敦的电台直播,从东京的粉丝见面会到悉尼的户外演出,他跟着林志成和团队在全球飞了二十多个城市。赵峰始终跟在身侧协调安保,沈夏和王玉静则把行程表细化到分钟,连候机时的采访间隙都掐算得精准。
转过年到1月,宣传热度未减,陈阳刚结束洛杉矶的一场露天演出,赵峰就递来一封烫金邀请函——格莱美奖组委会发来的,邀请他作为提名者出席。林志成在一旁笑:“前两次都是华纳的人代领,这次你亲自去,正好让他们见见‘星瀚’的老板。”
1月底的颁奖礼当晚,陈阳穿着定制西装走进洛杉矶斯台普斯中心。当颁奖嘉宾念出他的名字,《星轨漫行》接连斩获最佳流行专辑、最佳男歌手、年度制作等五项大奖时,台下掌声雷动。
第三次走上领奖台时,他握着奖杯站在麦克风前,声音透过音响传遍全场:“感谢评委,感谢所有支持这张专辑的人。”顿了顿,他抬眼看向镜头方向,“特别感谢我的祖国。”寥寥几句,却让台下不少华人面孔红了眼眶。
颁奖礼结束后,陈阳没多留,带着奖杯登上了回港岛的航班。飞机降落在启德机场时,晨光正漫过维多利亚港,赵峰提着装奖杯的箱子跟在他身后,沈夏递过手机:“林总说星瀚大厦楼下已经摆好了欢迎牌。”陈阳望着车窗外熟悉的街景,指尖轻轻摩挲着口袋里的奖杯底座,嘴角扬起一丝笑意。
车驶入星瀚大厦地下停车场,陈阳径直乘电梯上了23层。推开董事长办公室的门,晨光透过落地窗在地板上投下长影,墙角那排胡桃木书架格外显眼——几层格子里早已摆满各式奖杯,金属光泽在光影里流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