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日上午,陈阳到了苏府侧门,管家早已候在那里,引着他往内走时,脚步匆匆,显然不愿多生事端。
书房里,苏尚书面色冷峻,见了陈阳,开门见山:“东西都备妥了?”
“是,大人。”陈阳应道。
“记住你的承诺。”苏尚书的声音压得很低,“出了京城,就带着她安分过日子,这辈子别再回来,也别让任何人知道她的来历。”
“大人放心,我说到做到。”陈阳点头,“今日采买些干粮和马车,明日一早就启程。”
苏尚书“嗯”了一声,抬手示意管家。不多时,一个穿着粗布侍女衣裳的少女被领了进来,正是苏玉薇。她头发简单挽着,脸上未施脂粉,手里提着两个沉甸甸的包袱,见了陈阳,眼帘轻轻颤了颤,却没说话。
陈阳朝她递了个安稳的眼神,苏玉薇这才放松了些,攥着包袱带的手指慢慢松开。
“走吧。”陈阳轻声道。
两人往外走时,苏尚书始终没再看他们一眼,只背对着门,望着墙上的字画出神。管家一路将他们送到侧门,关门前还低声叮嘱:“路上小心,别回头。”
出了巷口,陈阳接过苏玉薇手里的包袱,掂量着不轻,想来是苏尚书给的盘缠和衣物。
“累吗?”他问。
苏玉薇摇摇头,抬头看了看京城的街景,又飞快低下头:“往哪儿去?”
“先回客栈,明日一早出发去扬州。”陈阳道,“苏大人给你备的户籍我看过了,是扬州附近的民户,名字还是苏玉薇,往后你就顶着这个身份过日子,没人会怀疑。”
苏玉薇听着“苏玉薇”三个字,紧绷的肩膀微微一松,轻声“嗯”了一声,亦步亦趋地跟着他往客栈走去。阳光落在她身上,青布衣裳洗得发白,却掩不住眉眼间那点悄然舒展的气息——从今日起,她仍是苏玉薇,却已是不一样的苏玉薇了。
中午时分,陈阳叫店小二送了三菜一汤到房里,两荤一素,还有一小壶温热的米酒。苏玉薇坐在桌旁,看着桌上的菜,双手规规矩矩放在膝上,倒像是在陌生地方做客的模样。
“快吃吧,一会儿该凉了。”陈阳给她盛了碗汤,推到她面前。
苏玉薇小声道谢,拿起筷子,小口小口地扒着饭。沉默了片刻,她像是鼓足勇气,抬头问:“陈大哥,你家里……是什么样子的?”
陈阳夹菜的手顿了顿,笑了笑:“我家啊,人不少。我上头有个大哥,下头还有三弟、四妹,哦对了,还有五弟和六妹。”
“人这么多?”苏玉薇眼里闪过点惊讶,在苏府里,除了嫡出的姐姐,庶出的兄弟姐妹虽有几个,却极少凑在一处,更别说这般热热闹闹的排行。
“嗯,”陈阳点头,语气温和,“虽不是一母同胞,论起情分,却和亲的没两样。小时候挤在一个院里长大,吵吵闹闹的,倒也热闹。”他没细说那些“弟弟妹妹”其实是南楚遗孤,只拣着寻常话说,“他们性子都直爽,你见了,保管能处得来。”
苏玉薇低下头,小声道:“那……家里日子过得还好吗?”她在苏府虽不受重视,却也衣食不愁,此刻难免担心将来的生计。
陈阳看出她的顾虑,放下筷子,认真道:“实话说,比起苏府这样的门第,自然是比不得的,算不上什么豪门富户。但你放心,”他语气笃定,“吃穿用度绝不用你操心,保准能让你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将来在扬州落脚,寻个安静的院子,种种花,读读书,再不用像从前那样拘谨。”
苏玉薇听着,手里的筷子轻轻动了动,嘴角悄悄向上弯了弯。窗外的阳光透过窗棂,在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碗里的汤冒着热气,竟让这临时落脚的客栈房间,有了几分像“家”的暖意。她抬起眼,望了陈阳一眼,又赶紧低下头,却把那句“好”轻轻含在了心里。
苏玉薇低下头,小声道:“那……家里日子过得还好吗?”她在苏府虽不受重视,却也衣食不愁,此刻难免担心将来的生计。
话音刚落,她像是忽然想起什么,连忙起身走到墙角,将那两个素布包袱拎了过来,放在桌上。包袱沉甸甸的,放在桌面时发出轻微的碰撞声。她解开其中一个的绳结,露出里面叠得整齐的绸缎衣裳,衣裳底下,是用油纸包着的几锭银子,还有一个小巧的木匣。
苏玉薇打开木匣,里面是些样式素雅的金簪银钗,虽不算格外华贵,却也看得出是精心收存的物件。她把木匣往陈阳面前推了推,又将那包银子挪过去,小声道:“陈大哥,这些是我攒下的私房,有银子,还有些首饰,若是家里用得上,你便拿去。”
她抬头看了陈阳一眼,又飞快低下头,手指绞着衣角:“我在苏府这些年,也没什么用得上的地方,攒着也是闲放着。往后……往后咱们一起过日子,这些便当是我的心意。”
说完,她脸颊微微发烫,连耳根都染上了一层浅粉。那两个包袱里的私产,是她在苏府十几年攒下的全部底气,此刻毫无保留地推到陈阳面前,倒像是把自己往后的日子,也一并交托了出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