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印象良好
车门无声滑开,外面依旧是那个被昏暗笼罩、弥漫着霉味与机油味的地下停车场。粗粝的水泥承重柱如同沉默的巨人,冷漠地注视着我的归来。一切仿佛凝固在我离开的那个瞬间,中间那场与黑暗帝王的短暂对峙,像一段被强行插入现实的超现实影像,其间的每一秒都因极致的紧张而被拉扯得变形、失真。
然而,身体是最诚实的记录仪。后背初愈疤痕周围,衣衫内衬一片冰冷的濡湿,紧紧黏贴在皮肤上,带来不适的束缚感。右手旧伤处,那沉郁的、如同被无形钳子狠狠攥紧后的余痛,正一**清晰地传来,与心跳保持着某种令人不安的共鸣。这些生理的印记,冷酷地锚定了刚才那十几分钟的真实性——那不是幻觉,那是刀锋擦着咽喉掠过的、不容置疑的现实。
我沉默地跟随着那两名如同被设定好程序的机器人般的引路者,重新穿过一道道需要生物验证的厚重铁门。流程与来时精确一致,仿佛我只是一件被暂时取用、如今原路送回的物品。重新坐进那辆内部经过彻底改装、车窗被封死的黑色厢式车,当车门“砰”一声轻响关闭,将外界最后一丝模糊的光线与声音隔绝时,我才允许自己在外表平静的伪装下,稍稍松懈那紧绷到极致的神经。
车厢内,昂贵的皮革气味与佛爷书房里那清冷檀香、旧书卷气息混合成的复杂味道,依旧顽固地残留在我鼻腔,甚至仿佛渗透了西装布料,形成一种诡异的、将两个割裂世界强行连接起来的氛围。我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并非休息,而是像一台刚刚经历超负荷运算后、开始进行数据整理和冷却的超级计算机。
第一阶段:生理系统自检。
意识如同探针,扫描全身。后背伤口的刺痛等级:中等,属于肌肉长时间维持特定姿态后的应激反应。右手旧伤的悸动频率:偏高,与肾上腺素水平缓慢下降的过程同步。心跳:已从峰值回落,但仍高于静息状态。呼吸:需刻意控制才能维持平稳悠长。大脑皮层活跃度:极高,大量记忆碎片亟待处理。结论:生理系统承受了极限压力,但核心功能稳定,未出现失控。
第二阶段:核心数据回放与分析。
脑海中的“屏幕”开始一帧帧回放,速度被刻意放慢:
环境数据: 沉静的书房,顶天立地的书架(非装饰品),红木书桌,檀香与旧书气味。分析: 刻意营造的“权力景观”,旨在彰显与普通暴徒迥异的、带有文化积淀和历史纵深感的权威。这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威慑。
目标人物静态数据: 清癯,眼镜,中式立领上衣,盘核桃的动作。分析: 儒雅表象是精心打磨的面具,旨在降低猎物的本能警惕。盘核桃的动作(“咔哒”声)是施加心理压力的工具,其节奏变化可能反映其内心波动。
交互数据流:
问题1(猎隼交代/麻烦): 试探信息泄露程度及我对集团内部矛盾的认知边界。我的应答: 模糊化,指向已知的、低风险层面(地方头目不合,“不稳重”评价)。评估: 安全,符合“境外合伙人”视角。
问题2(一个人最重要的是什么): 价值观探针,测试核心驱动逻辑。我的应答: “活着” -> “活得更好”。评估: 精准命中“实用主义者”设定,**但真实,可能引发共鸣(在其扭曲的价值体系内)。
问题3(什么都可以做/代价): 道德底线与风险偏好测试。我的应答: “看代价”。评估: 冷静、精于计算的形象得到强化,符合“可靠工具”的潜在定义。
危机事件(古傈僳语突袭): 认知断层攻击,旨在观察最本能的、无法伪装的反应。我的应对: 茫然 -> 困惑 -> 礼貌询问。评估: 唯一正确解。任何对该语言的熟悉迹象,都将导致瞬间暴露。我的反应,反而从侧面“验证”了“陆文轩”复杂背景中不包含这种极度冷僻的语言技能。
目标微表情/行为记录: 问及“代价”时盘核桃节奏微不可察的放缓;语言试探后眼底一闪而过的、难以捕捉的情绪(非杀意,更接近…评估?);最后结束时的平淡。分析: 未检测到明显的怀疑或否定信号。其反应更倾向于对一个“潜在可用对象”的初步评估完成。
综合研判: 本次接触,成功传递了预设的“陆文轩”核心特征——有定力、懂分寸、重实利、背景复杂但逻辑自洽。未触发致命警报。在对方评估体系中,身份可能已从“需要排除的隐患”初步转变为“具备一定价值、值得进一步观察的潜在资产”。
“潜在资产”。这个结论在脑海中生成的瞬间,我并没有丝毫轻松,反而感到一种更深的寒意。这就像在丛林中被一头猛兽注意到,它暂时收起了獠牙,不是因为饱腹,而是觉得你这只猎物……或许有点特别,值得带回去稍微把玩一下。这种“特别”带来的不是安全,是更不可预测的危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