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信任升级
分析室的金属墙壁,仿佛能吸收所有声音和温度,将我与外界彻底隔绝。Level 5 的权限,像一道无形的枷锁,将我禁锢在这方寸之地。屏幕上的界面大多呈现一片死寂的灰色,仅有少数几个基础运维和内部通讯窗口闪烁着可怜的绿光,提醒着我此刻卑微的处境。空气里弥漫着消毒水和金属冷却后的味道,还有一种更深沉的、源自于我自身散发的、混合着疲惫、血腥记忆和强行压抑后残留的冰冷气息。
“灰鸦”临死前那双绝望、涣散的眼睛,如同烙印,时而在眼前闪现,伴随着那声在密闭空间内显得格外震耳欲聋的枪响,一次次在我脑海深处回放。每一次回忆,都像有一只冰冷的手攥紧我的心脏,带来一阵短暂的窒息。右手掌心的伤口,在这种持续的、低强度的精神折磨下,愈合得异常缓慢,纱布下总是传来隐隐的、带着灼热感的抽痛,仿佛那颗射出的子弹,其反作用力也永久地损伤了这里的神经。
我大部分时间都坐在操作台前,即使无事可做。这是一种姿态,一种维持“正常”的表象。我强迫自己浏览那些权限允许的、无关痛痒的系统日志和内部通告,目光空洞地扫过那些流水账般的记录,大脑却像一台过载后强制冷却的机器,大部分区域处于麻木的待机状态,仅有核心深处,仍在不受控制地反复咀嚼着“夜莺”用生命换来的信息碎片——“摇篮”、“尘埃”、流水号“K7-2023-11-28-074”,以及“杜鹃”被“技术操控意识”那令人不寒而栗的可能性。
这些信息如同黑暗中的磷火,明明灭灭,指向一个比我所处泥沼更深、更恐怖的深渊。但我却被困在这里,失去了所有的爪牙,连父亲留下的那条脆弱链路也无法再次触碰。每一次尝试调用超出权限的资源,哪怕只是最微弱的探测,个人终端上都会立刻跳出冰冷的警告提示,仿佛“簿记”那双毫无温度的眼睛,正透过层层数据屏障,一刻不离地监视着我这头被拔去利齿、暂时圈禁起来的野兽。
这种令人窒息的静止,在持续了数日之后,被一次意料之外的“拜访”打破。
来的人不是“岩石”,也不是“簿记”,而是“扳手”——那个接手了我“赤道”项目的技术官。他个子不高,有些瘦削,总是穿着一身沾着些许油污的工装,脸上带着一种技术宅特有的、混合着专注与些许局促的神情。在以往,我们交集不多,仅限于技术层面的必要交流,他对我这个空降的、权限飙升的“猎隼”,似乎总保持着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
此刻,他站在分析室门口,显得有些犹豫,手指无意识地搓着工装的下摆。
“猎…猎隼先生。”他的声音有些干涩,带着不确定。
我抬起头,目光从灰暗的屏幕上移开,落在他身上。脸上维持着“猎隼”应有的、带着一丝被打扰的不悦和属于上层成员的疏离感。“什么事?”我的声音平稳,听不出情绪。
“是关于…‘赤道’线路B-7延伸段,主动防御模型的一个参数节点…”“扳手”似乎有些紧张,语速略快,“您之前构建的那个异常运输模式预测模型,底层算法有一个自适应滤波器的阈值设定,我…我有点拿不准。按照现有参数调整,系统在模拟运行时,偶尔会出现误报率小幅攀升的情况。‘山魈’先生那边催得紧,要求误报率必须控制在千分之三以下…我…”
他顿住了,眼神有些闪烁,似乎不确定向我这个被边缘化、权限骤降的前负责人求助是否合适,甚至是否安全。
我心中瞬间警铃大作。B-7延伸段!又是那个紧邻4号厂房、吞噬了“夜莺”的区域!“扳手”是真的遇到了技术难题,还是“簿记”或者“算盘”安排的又一次试探?通过一个看似合情合理的技术问题,来观察我的反应,探测我是否还对那片区域抱有超乎寻常的关注?
大脑飞速运转,脸上却不动声色。我微微皱起眉头,露出一丝属于技术官被打断思路时的不耐烦,但语气依旧保持着专业性的冷静:“那个自适应滤波器的阈值,关联的是背景噪音频谱的三次谐波分量与异常信号基频的置信区间比值。你动的是哪个参数?滑动窗口的宽度,还是置信因子的衰减系数?”
“扳手”愣了一下,似乎没想到我会如此直接地切入技术核心,而且精准地点出了关键参数。他连忙答道:“是…是置信因子的衰减系数。我尝试按照标准优化流程,将其从0.85微调到0.83,理论上应该能提升对新型伪装信号的敏感度,但模拟结果显示,在应对已知的、高仿真的背景干扰时,误判率反而…”
“愚蠢。”我冷冷地打断他,声音里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权威,“那个衰减系数与B-7区域特有的地质振动频率以及邻近高压电网的电磁谐波污染存在隐性耦合。你只看了信号层面,忽略了物理环境的基础干扰源。动它,等于自毁长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