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名项目的成功,像一剂强效催化剂,加速了“Moonlight”的扩张步伐。建立首个品牌旗舰店,从战略构想正式提上日程。然而,这第一步迈向何处,却在沈清月与陆廷渊之间,引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激烈碰撞。
战略会议室里,气氛因两份截然不同的选址方案而骤然紧张。投影幕布左右分屏,清晰地展示着两个备选地址的详细资料。
左侧是A方案:位于城市最核心、历史最悠久的顶级奢侈品商圈。幻灯片上,毗邻全球顶级奢侈品牌旗舰店的照片极具冲击力,黄金地段、超高客流量、无可争议的品牌昭示力。但随之列出的,是令人咋舌的天价租金、苛刻的入驻条件以及近乎残酷的同业竞争压力。
右侧是B方案:位于城市新兴的艺术文化区,由旧厂房改造而成的时尚地标。周边聚集了独立设计师品牌、画廊、高端买手店,氛围更具前瞻性和艺术感。租金相对合理,发展潜力被广泛看好,但当前客流量与A地相比仍有差距,需要时间培育市场。
沈清月站在幕布前,目光清亮,语气坚定:“我坚持B方案。‘Moonlight’的核心是独特的东方美学和设计叙事,不是简单的奢侈品符号。A地址固然能带来瞬时流量,但我们的品牌精神在那里很容易被淹没、同质化。B区拥有我们目标客群真正渴望的文化氛围和探索精神,在那里,‘Moonlight’不是橱窗里的展示品,而是能与消费者产生深度情感连接的文化符号。这是品牌长期价值的基石,不能用短期租金来衡量。”
她的团队,尤其是设计和市场部的成员,纷纷点头表示认同,眼神中充满了对品牌调性坚守的执着。
陆廷渊坐在长桌另一端,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光洁的桌面,发出沉闷的轻响。他示意他的投资分析师发言。
分析师立刻调出一系列冰冷的数据图表:“陆总,沈总,从纯粹的投资回报率(ROI)和风险控制角度计算,A地址是更优选择。虽然初始投入巨大,但其稳定的顶级客流量能确保快速回本和更高的坪效。B区的‘潜力’需要时间验证,存在不确定性。作为重要资本投入,我们必须优先考虑资金的安全性和效率。”
“渊渟”团队的其他成员也附和,强调快速验证商业模式、实现现金流正向的重要性。
“品牌调性不能当饭吃,沈总。”陆廷渊终于开口,声音冷冽,目光如手术刀般精准地投向沈清月,“资本投入需要看得见的回报。B区的‘潜力’,如果三年内无法兑现,所有的投入都将沉淀为沉默成本。而A地址,至少能保证基础盘的稳定。在‘Moonlight’迈向规模化的关键阶段,稳健比冒险更重要。”
他的话语带着资本方固有的理性与冷酷,将一切价值还原为数字和风险概率。
“但‘Moonlight’如果失去了独特性,变得和周围那些品牌没有区别,即使占据最好的位置,也只是一个昂贵的复制品!”沈清月据理力争,胸口因激动而微微起伏,“品牌的建立是一场马拉松,不是百米冲刺。我们不能用快消品的逻辑来做奢侈品!”
“在资本眼里,所有商业行为的终点都是回报。区别只在于回报周期和风险系数。”陆廷渊分毫不让,语气强硬。
争论迅速升级,从数据辩驳到理念冲突,会议室内火药味弥漫。沈清月坚持品牌灵魂的不可妥协,陆廷渊则死守投资回报的风险底线。两人各执一词,寸土不让,激烈的言辞在空气中碰撞,连旁听的团队成员都感到窒息般的压力。最终,会议不欢而散,陆廷渊面无表情地率先离场,沈清月则留在会议室,看着屏幕上截然不同的两个未来,脸色苍白,指尖冰凉。
会后,公司陷入一种低气压的冷战状态。
沈清月回到办公室,重重关上门,靠在门板上,深深呼吸,试图平复翻涌的情绪。她生气,气陆廷渊那双只看得到数字的眼睛,气他那套冰冷的“资本家思维”,完全不懂一个品牌从零到一建立过程中,那份需要小心翼翼呵护的“灵魂”有多么珍贵。在她看来,他的坚持是对“Moonlight”初心的一种背叛。
她甚至有一瞬间的怀疑,与渊渟资本的合作,是否最终会将她珍视的一切都拖入唯利是图的漩涡。
另一边,陆廷渊回到顶楼的临时办公室,周身的气压低得让周铭都屏住了呼吸。他解下领带扔在沙发上,眉宇间凝着一层寒霜。他不悦,不悦于沈清月的“理想主义”和“固执”。在他看来,商业世界规则清晰,投入产出是铁律。她的坚持,充满了不可控的感性因素,是对资本和团队不负责任的冒险。他开始重新评估,这位他看好的“合伙人”,是否过于沉浸在自己的设计世界里,而缺乏驾驭更大风浪所需的、彻底的理性。
两人陷入冷战。必要的沟通通过周铭和李哲中转,邮件往来措辞公事公办,不带任何多余情感。公司上下都感受到了两位核心决策者之间的僵局,气氛微妙而紧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