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安稳生活
日子,就在这锅碗瓢盆的交响曲中,踏实地流淌起来。
我每天下午去市场挑选最新鲜的食材,小王按我的嘱咐给孩子们准备丰富可口的饭菜。
两荤两素,一个汤有菜有肉,周周不重样。
下午2点后,当孩子们都返校后,小店便安静下来。
我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可以喘息的时光。
泡一杯茶,坐在窗边,看着外面明晃晃的阳光,这种忙碌后的清闲……踏实而又开心……
我以前是不喝茶的,自从去了李先生家,我便喜欢上了喝下午茶……
生意的口碑,比任何传单都跑得快。
先是小燕老师班上的家长来打听,接着,别的年级、甚至隔壁学校的家长也找来了。
最让我意外的是,竟然有几位在附近工作的年轻家长,腼腆地问我:“刘姐,您这饭菜太香了,我们……能不能也搭个伙?”
需求催生变化。
我和小王两个人实在忙不过来,便又请了一位接送孩子的家长,36岁的梅梅,主要负责接送孩子和打扫卫生。
而那个曾经陪我度过风雪日子的牛肉饭手推车,我也没有让它闲置。
我把它仔细擦洗干净,重新摆在了小饭桌的门口。
每天中午,除了孩子们的份,我会额外多做些牛肉饭。
餐车前,很快便排起了小队。
有附近工地的工人,有匆匆路过的白领,还有那些搭伙的家长。
熟悉的香气,再次弥漫开来,只是这次,它有了一个固定的、温暖的来源。
有时,我会恍惚一下,仿佛自己还推着车在学校门口。
但抬起头,看到明亮的小店里,孩子们安心吃饭的身影,听到阿姨们忙碌的、充满活力的脚步声,我便知道,一切都不同了。
我从一个被城市规则“驱赶”的流动摊贩,终于在这片屋檐下,为自己和女儿,挣得了一份安稳的生活。
第二节:父亲的清晨
日子仿佛上了发条,在孩子们的喧闹与厨房的香气中,运转得飞快……
一个星期五,那日我早上睡不着,早早的去了店里……
其实这段时间我不用早去,也不忙,老王和梅梅两个人做的就挺好。
只是近期起的很早,5点我就不想睡了,也很无聊,不到6点就想早早的去店里干点什么?
我开了火,煮了面条,准备在店里吃个早点。
一阵咚…咚…咚…咚的敲门声就猛地炸响,像一串失控的鼓点。
这声音太急、太乱,带着一种不顾一切的慌乱,听得我心口一揪。
这小王和梅梅都有钥匙,怎么不自己开门啊?
我心里有莫名一些烦躁。
放下手里的活,从厨房出来,我赶紧去开门!
“谁啊?来了来了!”我边走边喊道,还下意识地在围裙上擦了擦手,小跑着去开门。
心里还嘀咕着:物业?
快递?
这也太早!
也没这么敲门的啊。
透过玻璃门一看,我愣住了。
门外站着的,竟是我的老父亲。
他今年七十有四,这几年日子过的好了,父亲变成了“极重体面”的人,他平时衣服整齐,可眼前的他,却完全变了样。
看他这样子,像是天塌下来了。
他什么时候这么狼狈过?
一头白发像秋日荒草般凌乱,脸上蒙着一层灰扑扑的汗渍,仿佛赶了很远的路。
我快速过去打开门,地上的椅子绊了我一下,还险险闪了我的老腰…
门开了……
我看到:爸爸的眉头紧紧拧成一个“川”字,额头上是细密的冷汗。
那双略显浑浊的眼睛,此刻却布满了骇人的红血丝……
他嘴唇干裂,微微开合,想说什么,却因为气急攻心,一时发不出清晰的声音,只能听到急促的“嗬嗬”声。
他眼神像是愤怒…又像受惊的鸟,惶惶不安……
最让我心惊的是……
他那双扶着门框的手——
那是在我儿时能遮风挡雨的手,此刻却像风中枯叶一样,不受控制地微微颤抖着……
平时从不和我打电话过,问我事情的父亲,我知道我在这里开小饭桌啊!我心中有一些奇怪。
“爸?……他怎么来了?还是这副模样?”
自从几个弟弟发达了,他眼里就只有他们家的别墅和轿车,我那五十平米的小屋子,他一年也难得踏进一次,每次来都皱着眉,嫌这儿窄,那儿旧。
更何况,我开小饭桌,他也不知道,他今天是怎么找到这里的?我心中的疑问越来越大。
“今天这是……
“出事了!一定是出大事了!是他的身体?还是弟弟们……”我心里一惊。
一股凉气从脚底窜上来……
我整个人僵住,反应过来后,伸手去扶他颤抖的手臂,触手一片冰凉。
“爸!您快进来?”我的声音因为紧张而颤抖。
站在门口的老爸没有说话……
我觉得他现在是有点喘不上气来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