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之战结束已过七日。
望海崖上的硝烟与血腥气已被海风涤荡去大半,但战争的创伤依旧触目惊心。崩塌的山岩、焦黑的土地、尚未完全清理干净的魔舰残骸,以及空气中若有若无、源自那远方黑色光柱的压抑魔威,无不提醒着人们那场刚刚过去的惨烈厮杀。
营地的秩序已然恢复,只是气氛依旧沉重。伤员们在百花谷弟子和各类丹药的救治下情况趋于稳定,牺牲者的遗体已被妥善收殓,准备择日送回各自宗门安葬。各派修士们除了必要的警戒和休整,大多沉默地投入到修炼或战后梳理之中,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化悲痛为力量的肃穆。
林枫这七日来,大部分时间都独自立于望海崖最边缘处,面对苍茫大海与那道如同世界伤疤的黑色光柱,不言不动。他并非单纯的站立,而是在全力巩固初入的炼虚境界,并消化东海一战带来的所有感悟。
在他体内,那方太虚混沌气海已然彻底稳定。剑婴与符婴不再仅仅是共生,而是如同太极阴阳鱼的核心,缓缓旋转,彼此交融转化,构成了他自身“道”的基石。丝丝缕缕混沌色的太虚真元流淌于奇经八脉,所过之处,不仅滋养肉身,更在细微处引动周遭天地灵气的共鸣。
他的神识如同水银泻地,以自身为中心,向着四面八方蔓延开去。与化神期时相比,此刻的神识不仅范围扩大了十数倍,更重要的是“质”的变化。他能够更加清晰地“看”到天地间无处不在的法则之线——空间的脉络、灵气的流向、甚至……那黑色光柱强行撕裂空间、扭曲本地法则所留下的、如同蛛网般不断蔓延又试图自我修复的细微裂痕。
这便是炼虚境初步掌握的“道域”雏形——并非刻意营造一片领域,而是自身之道与外界天地产生深度交融后,自然而然形成的感知与影响力范围。在他的“道域”感知内,万事万物的运行规律都变得更加清晰,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凭借自身意志,去干涉、引导这些法则。
他缓缓抬起手,并未调动多少真元,只是意念微动。前方百丈外,一道被之前大战余波震出的、细微的空间涟漪,便如同被无形之手抚平,悄然消散,恢复了稳定。这不是力量的强行镇压,而是以自身太虚之道,引导那片区域的空间法则回归了它应有的“秩序”。
“言出法随,意动道生……这便是炼虚么……”林枫心中明悟。左眉之上,那道血玉剑痕微微发热,仿佛与他体内奔腾的太虚剑意相互呼应。这剑痕并非装饰,而是他剑道意志与太虚法则初步融合后,在外显化的印记,蕴含着莫测的威能。
他心念再动,尝试引动气海中那剑符双婴的力量。刹那间,他周身仿佛出现了一片极淡的、扭曲光线的混沌涟漪。在这片涟漪范围内,他感觉自身对“剑”与“符”的理解与掌控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若此刻再面对玄明子那蕴含腐朽法则的一击,他甚至无需动用“归墟”或“开天”这等杀招,只需展开这片初步的道域,便能以更精妙、更省力的方式,将其法则之力引导、分解、乃至……化为己用。
“此域,便称之为‘太虚道域’吧。”林枫心中定名。他知道,这只是道域的雏形,随着他修为日深,对太虚与混沌的感悟加强,这道域的威能还会不断提升,甚至演化出种种不可思议的神通。
就在他沉浸于自身境界巩固与探索时,一阵轻微的、带着担忧的脚步声自身后传来。
“林枫。”
是舒婉儿。她的脸色比起七日前好了许多,但神魂透支的根源之伤非短时间内能够痊愈,眉宇间依旧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疲惫。她手中捧着一叠新绘制、灵光流转的符箓草图。
“感觉如何?”林枫收敛周身隐晦的道域波动,转身问道,声音平和。
“好多了。只是灵瞳动用依旧有些滞涩,需要更多时间温养。”舒婉儿走到他身边,与他并肩望向远海的光柱,将手中的草图递过去,“这是我和几位符道宗师根据孟浪留下的图纸,结合此次对战噬魂魔蛊弹的经验,初步构想的几种新型符阵。一种是大型的‘清源净化阵’,可覆盖一定区域,持续净化魔气与神魂污染;另一种是便携式的‘破魔灵甲符’,激发后可在体表形成一层临时护甲,对魔气侵蚀有极佳抗性,尤其适合在北境那种魔气浓郁环境中使用。”
林枫接过草图,神识扫过,眼中闪过一丝赞许。草图上的符阵结构精妙,思路新颖,显然舒婉儿即便在伤中,也耗费了巨大心力。“很好,尽快安排可靠的弟子尝试炼制。北境环境恶劣,多一分准备,便多一分胜算。”
舒婉儿点了点头,随即目光落在林枫左眉那道血痕上,迟疑了一下,还是问道:“你的境界……稳固了吗?那道剑痕……”
“无妨,境界已稳。这剑痕……”林枫抬手轻轻触碰了一下那温润如玉却又隐隐刺痛的痕迹,“算是力量交融的印记,亦是警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