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风带着暖意,吹进了永和宫的庭院。廊下的石榴花开得正艳,像一团团燃烧的火焰,映得整个庭院都生机勃勃。
苏清颜坐在窗前,手里捧着一本刚送来的新书,却有些心不在焉。南巡的队伍已经回宫有些时日了,一切似乎又回到了往日的平静,但苏清颜知道,有些东西,已经悄然改变了。
“主子,宫里的赏赐又送来了。”容嬷嬷笑着走进来,手里捧着一个锦盒,“这次是皇上赏的,说是江南织造新贡的几匹云锦,颜色可鲜亮了。”
苏清颜放下书,打开锦盒。里面果然放着几匹云锦,花色艳丽,质地细腻,一看就价值不菲。“皇上真是太破费了。”
“这是主子您应得的。”容嬷嬷笑得合不拢嘴,“南巡路上,您立了那么大的功,救了刘贵人,还帮着贵妃娘娘处理了不少事,皇上赏再多都不为过。”
苏清颜笑了笑,没有说话。她心里清楚,这些赏赐,不仅仅是对她南巡路上功绩的肯定,更是一种信号。
自回宫后,皇上已经赏赐了她好几次了,每次的赏赐都很丰厚,而且赏赐的频率也比以前高了很多。宫里的人都看在眼里,私下里议论纷纷,都说苏嫔这次南巡回来,圣眷更加优渥了,离晋位怕是不远了。
连温僖贵妃也私下里跟她说过:“清颜,你这次南巡的表现,皇上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晋位是迟早的事,你就安心等着吧。”
苏清颜对此虽然有些期待,但也没有过于放在心上。她知道,在这后宫里,晋位不仅仅看圣眷,还要看资历,看时机,更要看有没有人从中作梗。
果然,没过几天,就有消息传来,说德妃在皇上面前提起,苏嫔虽然有功,但进宫的时间毕竟还短,资历尚浅,若是骤然晋位,怕是会引起其他嫔妃的不满,不利于后宫的稳定。
“哼,德妃娘娘这是又在从中作梗了。”小福子气鼓鼓地说,“主子您立了那么大的功,晋个位份怎么了?那些资历深的,有几个有主子您这样的本事?”
容嬷嬷也皱着眉:“德妃这是故意的。她就是不想看到主子您得势。”
苏清颜倒是很平静:“意料之中的事。德妃一直视我为眼中钉,她不从中作梗,才奇怪呢。”
“那怎么办啊?”小福子急道,“难道主子您的晋位,就这么被她搅黄了?”
“搅黄倒不至于。”苏清颜道,“皇上心里有数。德妃虽然能暂时拖延一下,但终究是挡不住的。”她看得很透彻,皇上若是真的想晋她的位份,绝不会因为德妃一句话就改变主意。德妃这么做,最多只能让她的晋位晚一些而已。
事实也正如苏清颜所料。没过几天,康熙就在一次召见时,看似不经意地对苏清颜说:“你进宫也有些时日了,做事勤勉,也有功劳。只是后宫有后宫的规矩,晋位之事,急不得。再等等,等有合适的时机,朕自会给你一个交代。”
苏清颜连忙谢恩:“谢皇上体恤。臣妾资历尚浅,能有今日的地位,已经很满足了,不敢奢求更多。”
康熙满意地点点头,他就喜欢苏清颜这种不争不抢的态度。“你能这么想,很好。好好当差,朕不会亏待你的。”
从皇上的态度里,苏清颜更加确定了,晋位只是时间问题。皇上说“等有合适的时机”,这个时机,很可能就是即将到来的太后寿辰。
太后的寿辰是宫里的大事,按照惯例,皇上在这时候会大赦天下,也会对后宫的嫔妃进行一些封赏晋位,以示普天同庆。
果然,随着太后寿辰的日益临近,宫里关于晋位的猜测也越来越多。除了苏清颜,还有几位在南巡路上表现不错,或者一直安分守己的嫔妃,也被认为有可能得到晋位。
德妃看着这一切,心里虽然不甘,但也知道,这次怕是拦不住了。她能做的,就是尽量拖延,或者在晋位的位份上做些文章。
她再次在皇上面前提起:“皇上,苏嫔虽然有功,但毕竟资历尚浅,若是一下子从嫔位晋到更高的位份,怕是会引来非议。依臣妾看,不如先晋她为贵人,再观察观察?”
康熙皱了皱眉,他原本是想直接晋苏清颜为妃的,但德妃这么一说,他也有些犹豫了。确实,苏清颜进宫的时间不长,一下子晋得太高,确实容易引起其他嫔妃的不满。
“此事容朕再想想。”康熙没有直接答应,也没有直接拒绝。
德妃虽然没有完全达到目的,但也松了口气。能让苏清颜的晋位低一些,总比让她一步登天要好。
这个消息传到永和宫时,小福子气得直跺脚:“德妃太过分了!主子您明明该晋更高的位份,她却偏偏要说只晋个贵人!”
容嬷嬷也有些愤愤不平:“这不明摆着是打压主子您吗?”
苏清颜却很平静:“贵人就贵人吧。位份高低,不重要,重要的是皇上的心意,是咱们自己的实力。就算只是个贵人,只要咱们行得正坐得端,有皇上的信任和支持,一样能在这后宫里立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