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沉沉,寒风卷着未化的残雪掠过屋檐。冬珞站在沈微澜书房外的廊下,手中紧攥着一封密信,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她没有点灯,任凭月光在青砖地上洒下斑驳银影。
这封信是从柳府后巷的一处暗渠中取来的,原本藏在一截空心竹管里,与几尾活鱼混在一起,伪装得天衣无缝。若不是她在那条巷子布下了眼线,恐怕也难察觉其中蹊跷。
“姑娘,信已到手。”她低声禀报,语气却比往常多了几分凝重。
沈微澜正坐在案前,指尖轻抚着那块绣绷,神情恍惚。听到声音,她轻轻放下绣绷,抬眸望来,目光如月下清泉,幽深而冷静。
“拿来我看看。”
冬珞将信递上,沈微澜接过,就着烛火展开信纸。墨迹略显陈旧,字迹却极为工整,行文间隐约带着几分江南女子的婉约,却又透出一丝刻意掩饰的锋芒。
她细细读完,眉头微微蹙起。
“果然是她。”她低声说道,语气不惊不怒,反倒像是一早便预料到了一般。
冬珞点头:“信中提及‘双面绣’技法,说是要借机打入绣坊内部,收集绣样与针法,再以高价转售给江南豪族,以此削弱姑娘在绣艺界的声望。此外……”她顿了顿,“还有几句暗语,我一时未能破解。”
沈微澜将信纸翻至背面,果然发现几处笔画异于正文,像是随意勾勒的线条,实则另有玄机。她取出一枚铜尺,对准烛火轻轻一照,果然看见纸上浮现出一层极淡的水印,形似一只展翅欲飞的燕子。
她心头一震。
这图案,她认得。
那是幼年时自己随手涂鸦的习惯——每回练字乏了,总喜欢在纸边画上一只小燕,说是将来要飞出这片庭院。
她不动声色地将信折好,放入袖中。
“你做得很好。”她抬眼看向冬珞,“此事暂且保密,切勿打草惊蛇。”
冬珞应了一声,退下。
沈微澜独坐良久,直到窗外传来更鼓声,才缓缓起身,走到窗前推开木窗。冷风扑面而来,吹散了烛火的余温,也将她的思绪拉回现实。
她知道,柳若蘅不会就此罢休。这场博弈,才刚刚开始。
第二日清晨,绣坊一如往常热闹。绣娘们三五成群围坐一处,或练习针法,或交流心得,谈笑声中夹杂着丝线穿过锦缎的细碎声响,宛如春蚕吐丝。
沈微澜坐在绣架前,一边指导弟子,一边思索昨夜之事。她虽面上平静,心中却早已盘算妥当。
“姑娘,谢侯爷派人送来一封信。”春棠捧着一封书信进来,神色有些迟疑。
沈微澜接过,拆开一看,是谢云峥亲笔所写,言辞简短却意味深远:
【近闻绣坊技艺广受赞誉,侯府亦有意向合作,不知姑娘意下如何?】
她眉梢微挑,随即一笑。
他竟也察觉到了什么?
“替我回封信,就说欢迎侯爷随时前来考察。”她淡淡吩咐。
春棠点头离去,沈微澜则继续低头刺绣,针尖在锦缎上游走,绣出一片梅花枝桠,花瓣层层叠叠,仿若真花盛开。
然而,她并未料到,这一举动,竟被绣坊内一双眼睛悄然记下。
夜幕降临,绣坊灯火渐熄。大多数人已归家休息,唯剩几名轮值的绣娘仍在整理当日的绣品。
偏殿角落,一名女子悄悄从暗格中取出一个小包袱,里面正是她这几日偷偷临摹的绣样与针法图谱。她四下张望,确认无人注意,便迅速将包袱系在腰间,趁着夜色悄然离开绣坊。
她并不知,自己的一举一动,早已落入夏蝉的眼中。
女子一路疾行,最终来到城西一处僻静院落。她敲响门环,片刻后,门缝中探出一只苍白的手,将她拉入院中。
屋内烛火摇曳,柳若蘅端坐主位,面色冷峻。
“东西带来了吗?”她问。
女子连忙将包袱取出,铺展开来。
柳若蘅扫了一眼,眼中闪过一抹满意之色:“不错,绣样与技法都齐全。看来沈微澜对你并无防备。”
女子得意一笑:“她只当我是个普通绣娘,怎会想到我会是您的人?”
柳若蘅唇角微扬,伸手抚过那些绣样,眼神却渐渐变得阴沉。
“不过……”她忽地开口,“你可曾注意到,这些绣样边缘是否有细微的标记?”
女子一愣:“标记?”
“是的。”柳若蘅低声道,“沈微澜素来谨慎,不可能毫无防备。她或许早就在这些绣样中埋下陷阱。”
话音刚落,门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不好了!”一名手下慌张闯入,“有人跟踪!”
柳若蘅脸色一变,立刻站起身来。
“快,收拾东西,立刻转移!”
然而,还未等她们动作,大门已被一脚踹开。夏蝉与几名护卫冲入屋内,刀光一闪,直逼众人。
“柳侧妃,侯爷请您去府中一叙。”
柳若蘅冷笑一声,猛地将手中绣样掷向空中,趁着混乱转身夺路而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