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微澜敲下最后一个字的时候,屏幕右下角的时间刚好跳到了九点零七分。她没动,就那样静静地看着那封刚发出去的邮件,标题是《明日联调会议议程》。桌角的茶杯已经凉了,杯底沉着几片茶叶,她的心情安静,却压着点什么。
手机轻轻震动了一下。
她拿起来,谢云峥的短信弹了出来:“资源全部到位。基金到账,三位顾问明天能报到,合作企业也接通了专线。”
她看了两秒,把消息转发进团队群,按下了发送键。
群里立刻热闹起来。
春棠回得最快:“收到!我马上列资金分配表,优先安排产测设备和监测模块。” 夏蝉只发了个“嗯”,人已经站起来,走向角落的工具柜,开始清点螺丝刀和接线钳。 冬珞回了一句:“企业专线已接入内网,IP通过加密验证。” 秋蘅没说话,翻开刚打印的环保标准手册,笔尖在几行字上划了红线,动作干脆利落。
她站起身,走到白板前,用记号笔在“第三方接口”任务上打勾,并写下:“厂房——确认。”
春棠快步走过来,手里捏着一张纸:“我刚联系了企业对接人,对方同意下午三点开线上会,要我们准备技术路线图和测试视频。”
“来得正好。”沈微澜点头,“把冬珞做的数据上传模拟调出来,再把上回化工厂那段实测剪进去。”
“他们要是不信呢?”春棠有点担心。
“那就让他们看。”沈微澜声音不大,却很稳,“看不完,我们再录一遍。”
三点差七分,会议室的投影亮了。企业代表的脸出现在屏幕上,穿着深灰色衬衫,领口扣得严严实实,语气平稳:“沈工,我们很关注你们的净化效率,但更关心可复制性。你们的技术路线图,能公开吗?”
沈微澜没说话,只是朝冬珞点了点头。
冬珞敲了几下键盘,大屏幕上立刻跳出一个三维结构图,能量回路用蓝线标出,滤芯层用红点标注。她点开一段模拟视频,数据流从净化机出口实时上传,角落里还闪着加密标识。
“这是第三方监测接口的运行模拟。”冬珞说,“数据每十五秒上传一次,不可篡改,可追溯。”
对方沉默了几秒,又问:“标准合规吗?”
秋蘅接过话:“监测标准参照国标GB3095-2012,VOC和PM2.5的限值都按一类区标准设定。这是我们提交的检测报告副本。”
屏幕那头的人翻了翻手边的文件,抬头问:“视频里的测试环境,是真实采集的吗?”
“是。”夏蝉突然开口,插上U盘,“这是我在城北化工厂外围拍的。当时风向偏南,污染峰值出现在下午两点十七分,机器运行三十二分钟后,PM2.5从386降到了42。”
视频开始播放,灰白色的烟雾从管道口喷涌而出,镜头一转,净化机安静地立在空地上,指示灯由红转绿。
会议室安静了几秒。
对方终于开口:“我们有一处闲置厂房,在城西工业区七号路。如果你们的技术能稳定运行七十二小时,我们可以提供场地和基础电力支持。”
“什么时候能进场?”沈微澜问。
“明天上午十点,现场对接。”
“好。”沈微澜伸手,“合作意向书,现在签吗?”
对方笑了笑:“我让助理把电子版发你邮箱。”
春棠立刻低头看手机,两分钟后抬头:“收到了!我马上走盖章流程。”
会议结束,屏幕暗下。沈微澜坐回位置,打开邮箱,下载合作书,一页页打印、翻看。她在“技术支持”那一栏停了停,拿起笔,在空白处写下四个字:“衡一·精要版”。
“精要版?”春棠凑过来。
“学者提的意见。”沈微澜说,“能耗模块太重,不适合批量铺开,得减。”
“减哪儿?”夏蝉也走过来,手里还拿着U盘。
“辅助系统。”沈微澜翻开技术草图,“照明、温控、备用电源这些都能外接。核心净化结构不能动,但外壳可以改。”
“成本能压多少?”春棠问。
“如果去掉内置稳压和双路供电,单台节省两千三。”沈微澜说,“材料换成轻型合金,运输也方便。”
“可要是停电呢?”秋蘅抬头,“上次测试就差点出事。”
“那就让外部电力更稳。”沈微澜说,“我们不靠机器扛风险,靠选址和配套。”
春棠低头算了算,点头:“行。我调整采购清单,优先订轻型材料。”
“冬珞。”沈微澜转头,“监测接口的代码,今晚能封版吗?”
“能。”冬珞盯着屏幕,“但加密协议要再测一次,防止传输被截。”
“加急。”沈微澜说,“明天进场就得用。”
冬珞点头,手指在键盘上敲得更快了。
沈微澜站起身,走到净化机前,伸手摸了摸外壳,指尖划过那道旧划痕。夏蝉走过来,拧了拧侧面的固定螺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