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盟定南域
界碑岭的风,终于吹散了魔气,带着草木的清新。
沈惊鸿在李慕然的护送下返回青云山时,已是三日后。她躺在内院的竹榻上,脸色虽仍苍白,气息却已平稳。九窍玲珑心正缓缓运转,将百草谷主送来的“灵髓液”化为精纯灵力,滋养着耗损过度的金丹。
云尘子坐在榻边,指尖搭在她的腕脉上,片刻后松开手,欣慰道:“还好,只是灵力透支,没有伤及根本。剑胎与金丹融合得愈发紧密,这次渡劫加鏖战,倒像是给你做了次淬炼。”
沈惊鸿笑了笑,声音还有些虚弱:“倒是让掌门和各位师兄担心了。”
“你是青云宗的掌门,是同盟的盟主,担心你是应当的。”云尘子递过一杯灵茶,“不过经此一战,南域修士对你再无半分质疑。赵长风已经传讯各宗,说要在青云山召开同盟大会,商议建立‘南域盟’,共守界碑岭,同御外魔。”
“南域盟?”沈惊鸿挑眉,这倒是个巩固联盟的好主意。之前的反万法同盟更像临时拼凑,若能形成常设机制,方能长久。
“他还说,要推举你做南域盟的首任盟主。”云尘子眼中带着笑意,“这次连最倨傲的烈火门门主,都主动附议了。”
沈惊鸿接过灵茶,指尖微顿:“盟主之位,我可以暂代。但南域盟不能由青云宗一家主导,需设长老会,各宗按贡献度派代表,大事共议,才不会重蹈万法宗独断的覆辙。”
“你想得周全。”云尘子点头,“这几日你安心休养,大会的事,我与李慕然先帮你筹备。”
接下来的半月,沈惊鸿闭门静养。
每日除了运转功法恢复灵力,便是揣摩此次与魔主对战时领悟的“空剑之境”。那道看似平淡却能破开魔气洪流的青芒,藏着“以柔克刚、以空破实”的至理,与《太初剑经》“剑心通明”的奥义隐隐相合。她渐渐明白,真正的剑道并非一味霸道,而是能根据对手、环境随心变化,刚柔并济,方为上乘。
期间,赵长风带着几位同盟核心修士上山探望,见她恢复良好,皆是松了口气。谈及南域盟的章程,沈惊鸿提出的“长老会共议制”得到一致认可,甚至有人提议将界碑岭设为南域盟的“镇魔司”,由各宗轮流派驻修士驻守,加固封印,巡查魔踪。
“沈盟主考虑得长远。”赵长风抚掌道,“界碑岭是南域门户,需得时时盯紧。我流云宗愿第一批派驻弟子,镇守三月。”
“烈火门愿接下三月!”烈火门主也立刻表态。
看着众人热切的神情,沈惊鸿心中暖意渐生。曾经各自为战的南域宗门,终于有了“同气连枝”的模样。
半月后,青云山主峰广场。
南域盟成立大会如期举行。
近三十个宗门的代表齐聚于此,广场中央立着一块新刻的石碑,碑上刻着“南域盟约”:共守界碑,同御外魔,资源共享,危难相援,若违此约,众宗共诛。
沈惊鸿身着青色盟主袍,站在石碑前,身后是云尘子、赵长风等核心长老。
“今日,南域盟立。”她的声音清晰有力,传遍广场,“碑为证,约为凭。从此,再无青云宗、流云宗之分,只有南域修士!”
“愿遵盟约!”
“愿随盟主!”
山呼海啸般的回应响彻云霄,代表们依次上前,将一滴精血滴在石碑上。精血渗入碑身,与“南域盟约”的字迹相融,散发出淡淡的金光——这是以南域灵脉为引的血誓,若有违约者,将受灵脉反噬,修为尽废。
仪式结束后,长老会第一次议事便定下了三件事:一是划分镇魔司的轮值表,由青云宗、流云宗、烈火门等五大宗各领三月;二是开放各宗基础功法库,供盟内弟子交流学习;三是派遣探修队,深入黑风渊边缘探查,摸清魔修残余势力的动向。
“探修队之事,我去。”沈惊鸿主动请缨。
“盟主刚恢复,不妥!”赵长风立刻反对,“让我去吧,我流云宗对黑风渊地形熟。”
沈惊鸿摇头:“我需亲自去看看。魔主虽死,但黑风渊深处或许还有隐患,且……我感应到那里似乎有剑修的气息,或许与青云剑仙有关。”
她没说的是,与魔主对战时,那黑色珠子爆开的瞬间,她隐约看到一缕青芒从珠子里逸出,落入黑风渊深处——那气息,与青云剑胎极为相似。
云尘子沉吟片刻:“也好。你带上李慕然,再让赵掌门派几位熟悉地形的修士同行,务必小心。”
三日后,探修队出发。
一行十人,除了沈惊鸿与李慕然,还有流云宗的两位筑基后期修士,以及烈火门的一位擅长追踪的长老。他们避开界碑岭的封印裂口,从另一侧地势平缓的山坳绕入黑风渊边缘。
越往深处走,魔气越浓,草木皆呈黑紫色,空气中漂浮着细小的黑色絮状物——那是魔主死后残留的魔气碎片,虽不致命,却能扰人心神。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