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暗流与新机
望仙台之战的余波,在南域荡开了层层涟漪。
反万法同盟大胜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传遍了大小宗门。那些原本持观望态度的势力,纷纷派人送来贺礼,表达结盟之意;而万法宗残余的分支,则如惊弓之鸟,或隐匿不出,或向同盟递上降书,南域的格局在短短半月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青云山,成了这场变局的中心。
沈惊鸿将同盟的临时议事点设在了青云宗。每日清晨,各宗代表便会齐聚青云大殿,商议战后事宜:划分万法宗遗留的矿脉灵田、遣散俘虏、重建受战火波及的城镇……桩桩件件,都需沈惊鸿定夺。
她虽年轻,却展现出惊人的沉稳与决断。分配资源时,不偏不倚,优先照顾伤亡惨重的宗门;处理俘虏时,废除修为后便予放行,既显仁慈,又绝后患;面对那些试图攀附或挑衅的势力,更是软硬兼施,恩威并济。
赵长风起初还存着几分与她分庭抗礼的心思,几番接触下来,却彻底心服口服。他看着沈惊鸿在大殿上从容应对各方言辞,将繁杂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不禁暗叹:“此女之能,怕是比当年的青云剑仙,也不遑多让。”
这日议事结束,沈惊鸿刚回到内院,李慕然便捧着一枚玉简匆匆赶来,脸色凝重:“掌门,探查万法宗总坛的弟子传回消息,在魏坤的密室里,发现了这个。”
沈惊鸿接过玉简,神识探入,眉头渐渐蹙起。
玉简上记载的,并非万法宗的功法秘籍,而是一份与“黑风渊”的密约。黑风渊是南域之外的一处险地,传说里面盘踞着一群修炼魔功的修士,凶残嗜血,与南域仙门素来井水不犯河水。
但这份密约却显示,魏坤早在三年前,便与黑风渊的魔修暗中勾结,以提供南域修士精血为代价,换取魔功秘法。甚至望仙台之战前,魏坤还曾传讯黑风渊,约定若他战败,便由魔修出手,搅乱南域。
“该死!”沈惊鸿捏紧玉简,指节泛白,“魏坤竟引魔修入境!”
魔修与仙修,如同水火不容。一旦黑风渊的魔修真的闯入南域,后果不堪设想——那绝非几个宗门的战争,而是席卷整个南域的浩劫。
“弟子们还在万法宗总坛找到了这个。”李慕然又递上一块黑色的令牌,令牌上刻着扭曲的骷髅头,散发着淡淡的魔气,“据俘虏交代,这是黑风渊的‘传讯令’,持有此令者,可在三日内召唤魔修入境。”
沈惊鸿指尖触到令牌,一股阴冷的气息顺着指尖蔓延,被她体内的九窍玲珑心瞬间净化。她看着令牌上的骷髅头,眼神冰冷:“看来,魏坤早有后手。”
“掌门,我们现在该怎么办?”李慕然忧心忡忡,“要不要立刻通知各宗,做好防备?”
“不。”沈惊鸿摇了摇头,将令牌收起,“此事若是传开,必会引起恐慌,反而给了魔修可乘之机。当务之急,是找到阻止魔修入境的方法。”
她沉思片刻,目光落在书架上那本《南域异闻录》上。前世她曾在清玄宗的藏经阁见过类似记载,黑风渊与南域之间,隔着一道天然的“界碑岭”,岭上有上古修士布下的封印,能阻挡魔修通行。魏坤能与魔修勾结,想必是找到了封印的薄弱之处。
“李慕然,备剑。”沈惊鸿起身,“我们去界碑岭。”
“掌门要亲自去?”
“嗯。”沈惊鸿点头,“界碑岭地势复杂,多一人不如少一人。你留在宗门,稳住各宗代表,就说我闭关巩固修为。”
“可是……”
“放心。”沈惊鸿拍了拍他的肩膀,眼中闪过一丝自信,“筑基后期的魔修,我还应付得来。”
当日午后,沈惊鸿换上一身便于行动的劲装,带着青云剑和传讯令,悄然离开了青云山,朝着南域边陲的界碑岭疾驰而去。
界碑岭果然名不虚传。
绵延千里的山脉如同一条沉睡的巨龙,岭上怪石嶙峋,瘴气弥漫,空气中漂浮着肉眼可见的灰色雾气——那是能侵蚀仙修灵力的“蚀灵瘴”。
沈惊鸿运转九窍玲珑心,将灵力凝聚成一层薄薄的护罩,隔绝瘴气,循着玉简记载的方位,深入岭中。
越往深处走,瘴气越浓,魔气也越发清晰。在一处山谷的尽头,她终于看到了那道传说中的封印。
那是一道横贯山谷的光幕,光幕上流转着淡淡的金色符文,隐隐能看到光幕对面,是漆黑如墨的深渊,无数双猩红的眼睛在黑暗中闪烁,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嘶吼。
而在光幕的中央,竟有一道丈许宽的裂口,裂口处的符文黯淡无光,显然是被人强行破开的。裂口周围,散落着几具南域修士的骸骨,骸骨上布满了爪痕,死状凄惨。
“果然在这里。”沈惊鸿眼神一沉,刚要上前探查,身后突然传来一声阴恻恻的笑。
“小姑娘,独自一人来界碑岭,就不怕被魔修吃了?”
沈惊鸿猛地转身,只见三个身着黑袍的修士不知何时出现在身后,为首者身材高大,脸上带着一道从眉骨到下巴的疤痕,眼中闪烁着贪婪的光芒,赫然是筑基后期的魔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