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爹喝了三天药,又歇了些日子,精神头一天比一天足,不仅能自己坐起来吃饭,还能在院子里慢慢走两圈。这天中午,宋茜炖了锅鸡汤,陈小伟特意去镇上买的老母鸡,说是给公爹补身体,一家人围着桌子吃饭,气氛比之前缓和了不少。
公爹喝了碗鸡汤,放下筷子,看了看张仙凤,又看了看秀英,犹豫了半天,才开口说:“秀英的婚事,也不能一直拖着,现在我身子好点了,你们也该琢磨琢磨了。”
这话一出口,桌子上一下子安静下来。秀英手里的筷子顿了顿,脸一下子红了,低下头,没说话。张仙凤愣了愣,随即叹了口气:“我也想琢磨啊,可上次跟大壮退了婚,村里人都知道了,哪有那么好找的?再说了,秀英眼光也高,一般人家她还看不上。”
“眼光别太高,踏实过日子才重要。”公爹慢悠悠地说,“前几天我跟你王婶聊天,她跟我说,镇上粮站的李干事,今年二十八,人老实,没结过婚,家里就一个老母亲,条件也不算差,要是能成,秀英嫁过去也不受罪。”
“李干事?”张仙凤眼睛一亮,“是不是那个上次来要救济粮的王同志,跟你提过的那个?”
“嗯,就是他。”公爹点了点头,“王婶说,李干事知道秀英的事,不介意上次退婚,还说想找个踏实的姑娘过日子,要是咱们愿意,就让王婶从中牵个线,先让两个孩子见个面,聊聊看。”
张仙凤心里盘算起来,粮站的干事,那可是吃公家饭的,比村里的大壮强多了,秀英要是能嫁过去,那就是嫁进了好人家,以后在村里也有面子。她赶紧看向秀英:“闺女,你觉得咋样?要是愿意,就让王婶牵个线,跟李干事见个面?”
秀英抬起头,脸还是红的,小声说:“我……我听娘的。”
“听我的就好!”张仙凤高兴地拍了下手,“这事就这么定了!明天我就去找王婶,让她赶紧安排两个孩子见面,要是能成,赶在秋收前把婚事办了,也了了咱们的一桩心事!”
陈小伟也点了点头:“娘说得对,李干事是吃公家饭的,人也老实,秀英嫁过去肯定能享福,要是两个人能看对眼,早点把婚事办了也好。”
宋茜坐在旁边,没说话,只是低头吃饭。她替秀英高兴,要是秀英能嫁个好人家,以后不用再跟张仙凤一起欺负她,家里的气氛也能更安稳点。
第二天一早,张仙凤就揣着两个刚蒸好的白面馒头,兴冲冲地去找王婶了。王婶听她说愿意让秀英跟李干事见面,也很高兴:“我就知道你会愿意!李干事那孩子,我看着长大的,老实本分,又有正经工作,秀英嫁过去肯定不受罪。我这就去镇上找李干事,跟他说一声,要是他有空,就定在后天,让两个孩子在镇上的茶馆见个面。”
“哎,好!麻烦你了王婶!”张仙凤笑得合不拢嘴,“要是这事成了,我肯定好好谢谢你!”
从王婶家回来,张仙凤就开始忙起来,先是翻箱倒柜,把秀英的新衣服都找出来,让宋茜给洗干净、熨平整,又让陈小伟去镇上买块新布,说是要给秀英做件新旗袍,见面的时候穿,显得体面。
“宋茜!你赶紧把这些衣服洗了,用皂角粉好好搓,别留一点脏印子,洗干净了挂在院子里晾,别让风吹脏了!”张仙凤把一摞衣服扔给宋茜,语气比平时温和了不少,现在一心想着给秀英办婚事,没心思跟宋茜置气。
“哎,我这就洗。”宋茜接过衣服,赶紧往灶房走。这些衣服大多是秀英平时舍不得穿的,料子都很好,宋茜洗得格外小心,用温水泡软,又撒了点皂角粉,轻轻搓揉,生怕把衣服搓坏了。
陈小伟也没闲着,拿着钱去镇上买布。他知道秀英喜欢粉色,特意买了块粉色的绸缎,还顺带买了点胭脂和头绳,说是让秀英见面的时候用。
到了后天,张仙凤一大早就起来了,给秀英梳了个好看的发髻,又把新做的粉色旗袍拿出来,让秀英穿上,还往秀英脸上擦了点胭脂,把秀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闺女,别紧张,见面的时候大方点,跟李干事好好聊,要是觉得人不错,就跟他多说说,要是觉得不行,咱再找别的。”张仙凤一边给秀英整理旗袍的领口,一边叮嘱。
“知道了娘,我不紧张。”秀英看着镜子里的自己,脸上满是期待,她早就听说过李干事,知道他是吃公家饭的,心里也很愿意跟他见面。
张仙凤又让宋茜把准备好的点心包好,让秀英带着,说是见面的时候,跟李干事一起吃。一切准备就绪,张仙凤亲自陪着秀英,往镇上的茶馆走,陈小伟则留在家里,陪着公爹。
宋茜看着她们的背影,心里有点羡慕,秀英要去见心上人,要是能成,就能嫁个好人家,过上好日子,而自己,却只能在这个家里,天天干活,受委屈。可她转念一想,要是秀英嫁出去了,家里就少了一个欺负她的人,张仙凤的心思也会放在秀英的婚事上,说不定就不会总找她麻烦了,心里又踏实了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