锈铁实验室的硝烟彻底散去时,钢铁森林迎来了第一场春雨。细密的雨丝落在锈蚀的金属屋顶上,溅起细碎的水花,也滋润了农场里刚种下的小麦苗——嫩绿的芽尖顶着水珠,在阳光下闪着微光,像是给这片废墟缀满了希望的星子。
联盟总部的会议室里,气氛比春雨更显热闹。阿夏、老林、凌玥坐在主位,周围是各营地的代表和“守望者”的核心成员。凌玥将一张新绘制的地图推到桌中央,上面用不同颜色标注着已探索区域、资源点和潜在危险区:“我们和‘守望者’商量好了,今后共享所有勘探数据。旧工业区那边已经清理完毕,接下来可以组织人手,把那里的废弃工厂改造成机械维修站,以后联盟的装甲车和武器,就能在那边集中升级。”
“我同意!”南边营地的代表立刻举手,“我们营地有不少以前在汽车厂工作的老技工,正好能派上用场!”紧接着,负责医疗的老医生也开口:“我建议在维修站旁边建一个临时医疗点,万一有人受伤,能及时救治。另外,我们还得培训更多医护人员,不能总依赖少数人。”
会议从清晨开到午后,最终确定了三项核心计划:改造旧工业区机械站、在各营地推行“技能互助课”、组建一支专门的勘探小队,探索更远处的未知区域。散会时,老林拍着凌玥的肩膀笑:“以前总觉得‘守望者’是独行侠,现在才知道,咱们合起伙来,能干的事多着呢!”凌玥也笑了,眼底的阴霾早已散去——找到父亲的真相,又找到新的同伴,她终于不再是孤身一人。
接下来的一个月,钢铁森林像是被按下了“加速键”。每天清晨,都能看到满载物资的卡车朝着旧工业区出发;农场里,幸存者们轮班浇水、施肥,连孩子们放学后都会跑来帮忙拔草;学校的课堂上,不仅教读书写字,还多了“机械基础”“野外急救”等课程——老技工们拿着拆解的零件讲课,老医生带着孩子们练习包扎,课堂里的笑声和金属碰撞声交织在一起,格外鲜活。
阿夏每天都会去农场转一圈。这天午后,她刚走到田埂边,就看到男孩蹲在麦田里,手里捧着一只受伤的麻雀——正是之前在炼钢厂被救的那个孩子。男孩小心翼翼地给麻雀的翅膀缠上布条,抬头看到阿夏,立刻站起来:“阿夏姐姐!你看,它的翅膀快好了,再过几天就能飞了!”
阿夏蹲下身,看着男孩眼里的光,轻声问:“以后想做什么?”男孩想了想,用力握紧拳头:“我想当勘探队员!像姐姐一样,去远方看看,说不定还能找到更多像我们一样的幸存者,让大家都能有个家!”
阿夏的心被轻轻撞了一下,她摸了摸男孩的头,刚想说些什么,远处突然传来一阵悠长的汽笛声——不是联盟的装甲车,也不是“守望者”的越野车,而是一种更厚重、更绵长的声音,像是来自很远的地方。
“那是什么声音?”男孩惊讶地抬头。阿夏立刻掏出通讯器,拨通了负责边境监测的队员电话:“喂!西北边境方向,有没有监测到异常?刚才听到奇怪的汽笛声!”
通讯器那头沉默了几秒,随即传来队员急促的声音:“阿夏姐!有情况!西北方向大约五十公里处,出现了一列火车!正在朝着我们这边驶来!我们尝试联系,但对方没有回应!”
“火车?”阿夏的心跳瞬间加快。灾难后这么多年,钢铁森林从未见过火车——铁轨早就被杂草和碎石覆盖,怎么会突然有火车驶来?她立刻召集老林和凌玥,带上队员登上装甲车,朝着西北边境赶去。
距离边境还有十公里时,远远就能看到一列墨绿色的火车在铁轨上行驶——车身布满灰尘,却依然能看出是军用列车的样式,车头的探照灯亮着,在废墟中划出一道明亮的光。火车行驶得很慢,像是在小心翼翼地避开铁轨上的障碍物。
阿夏让装甲车停在安全距离外,拿起望远镜仔细观察。火车的车厢紧闭,看不到里面的人,但车头的侧面,印着一个陌生的标志——金色的盾牌里,嵌着一颗红色的五角星。
“你们见过这个标志吗?”阿夏把望远镜递给老林。老林和凌玥轮流看了看,都摇了摇头。凌玥皱着眉:“我在旧工业区待了五年,从未听说过有这样的势力。他们是从哪里来的?目的是什么?”
就在这时,火车缓缓停下,车头的门打开,走下来一个穿着墨绿色军装的男人。他身材高大,肩上扛着一颗星的肩章,手里举着一个扩音喇叭,声音透过风传过来,清晰而沉稳:“我们是‘北境安全区’的巡逻队,路过此地,想与你们的负责人谈一谈。我们没有恶意,只是想了解一下,这片区域的幸存者,过得还好吗?”
阿夏看着男人真诚的眼神,又看了看身边的老林和凌玥。风吹过田野,小麦苗轻轻摇晃,远处的火车静静停在铁轨上,像是一座移动的堡垒。她深吸一口气,握紧了手里的通讯器——钢铁联盟的故事,从对抗“铁蝗”开始,如今,又将迎来新的篇章。而这列来自远方的火车,或许会带来更多未知,但也可能,带来更广阔的未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