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洲,冰穹A区域。
这里是地球的寒极,平均气温低于零下五十摄氏度,万年不化的冰盖厚度超过四千米,仿佛一颗星球凝固的白色心脏。狂风卷起冰晶,如同无数细碎的刀片,在永恒的极昼天光下,制造着视觉与生存的双重绝境。
然而,就在这片生命禁区深处,一片巨大的冰裂谷边缘,却矗立起一个由高强度复合材料和临时性保温符文阵组成的现代化前哨基地。数台大型灵能融冰设备正发出低沉的嗡鸣,将蕴含着特定频率灵能的热流,精准地注入下方深不见底的幽蓝冰层。更深处,隐约可见一个被人工开凿出的、通往冰盖之下的巨大隧道入口,内部灯火通明,与外部残酷的自然环境形成鲜明对比。
联合考古队的指挥中心,就设在前哨基地最大的一个球形帐篷内。帐篷内温暖如春,各种全息投影仪和数据分析终端占据了大部分空间。此刻,项目总负责人,一位来自龙夏考古研究院、头发花白却精神矍铄的秦教授,正激动地向刚刚通过远程传送阵抵达的林砚和韩青汇报着情况。
“……绝对没错!林顾问,韩总工!”秦教授指着中央全息屏幕上构建出的三维遗迹结构图,声音因兴奋而微微颤抖,“建筑风格、能量回路残留的灵能特征、甚至部分基础构件的分子排列序列,都与我们在月球阵法核心区域采集到的数据高度吻合!可以确定,这处前哨基地,与月球阵法属于同一上古文明!”
三维结构图显示,这处遗迹规模远小于月球基地,更像是一个功能性的前哨站。但其结构精巧,内部通道错综复杂,保存相对完好,似乎是在极短时间内被急速冷冻,从而避免了漫长岁月的大部分侵蚀。
“我们根据从月球阵法中解密出的部分星图与历史数据碎片,结合地球地质变动模型,锁定了几个最有可能存在关联遗迹的区域。南极冰盖,是优先级最高的目标。”韩青在一旁补充道,眼神中闪烁着技术工作者发现宝藏时的光芒,“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了突破性发现。”
林砚凝视着全息图上那幽深的通道和紧闭的门户,心中波澜起伏。月球阵法是守护,是调节灵气的“钥匙”。那这个被深埋在极地冰盖之下的前哨,又是用来做什么的?观测?还是……别的什么?
“有发现任何文字记录,或者类似航行日志的东西吗?”林砚问道,这是他最关心的。文字和记录,是了解一个文明意图最直接的窗口。
秦教授的脸色变得有些凝重:“有,但我们遇到了一点……麻烦。请随我来。”
一行人穿上特制的保温防护服,通过升降平台,沉入那条巨大的冰隧道。隧道四壁是光滑坚硬的万年冰层,折射着内部照明设备的光芒,泛出梦幻般的蓝色。下降了近百米后,眼前豁然开朗,一个巨大的、被掏空的地下空间出现在眼前。
上古文明的遗迹,就静静地坐落在这冰封的地下世界中。
银灰色的建筑表面覆盖着一层薄薄的白霜,但其流畅的线条、与月球基地如出一辙的非金非石材质,无不昭示着它不凡的来历。考古队员们正在几个入口处紧张地工作着,使用各种灵能仪器扫描、分析。
秦教授带着林砚和韩青,径直走向遗迹中央一个半球形的建筑。这里是整个前哨的中枢控制室。
控制室内部比想象中要简洁许多。大部分设备似乎都因能源枯竭而彻底沉寂,只有房间中央一个类似操作台的区域,还残留着极其微弱的灵能波动。操作台上方,悬浮着一个巴掌大小、布满细微裂纹的水晶棱柱,正散发着不稳定、随时可能熄灭的微弱光芒。
“这就是‘麻烦’。”秦教授指着那水晶棱柱,苦笑道,“我们判断,这可能是某种信息存储核心,类似于我们的硬盘。但它受损严重,能量几乎耗尽。我们尝试了多种方法,都无法稳定读取其中的数据,只能捕捉到一些极其残缺、混乱的碎片。”
一名负责数据破解的技术员上前汇报:“林顾问,韩总工,我们目前唯一能勉强解析出的,是一段重复了数次的、关于航行坐标的指令片段,以及最后时刻记录的、几个断断续续的词语。”
“播放。”林砚言简意赅。
技术员在操作台上快速点击了几下。水晶棱柱的光芒急促地闪烁了几下,一段夹杂着大量刺耳杂音和空白断点的音频,在控制室内响了起来。
首先是某种非人类语言的、冰冷而急促的电子合成音,重复着一个复杂的坐标序列。紧接着,音频质量急剧下降,杂音淹没了大部分内容,只在最后,捕捉到了几个清晰可辨、却让人心头一沉的词语:
“……规避…静默…”
声音到此戛然而止,水晶棱柱的光芒也彻底暗淡下去,仿佛耗尽了最后一丝能量,变成了一块普通的、布满裂纹的石头。
控制室内一片死寂。
“规避…静默…”韩青低声重复着这两个词,脸色变得异常难看,“这不是月球阵法那种守护和调节的基调!这是……警告!是遇到巨大威胁时的紧急应对策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