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和解与突破
七皇子走后没几天,清河县迎来了一场淅淅沥沥的春雨。
陈小乐站在廊下,看着雨丝顺着新修的瓦檐流成一条线,心里却在盘算着别的事。七皇子的警告言犹在耳,周家那边却反常地安静,这让他心里反而更不踏实。
“大人,”张衙役撑着油纸伞小跑过来,脸上带着几分不可思议的神情,“周……周家来人了。是管家周福,说是奉了他家老爷之命,特来拜会。”
陈小乐眉梢一挑:“哦?带了多少人?”
“就他一个,连个随从都没带,态度嘛……客气得吓人。”
陈小乐沉吟片刻:“请他到二堂。”
周福果然是一个人来的,不仅没带随从,连往日那身绸缎衣裳都换成了朴素的棉布袍子,进门就规规矩矩地行了个大礼。
“陈大人,”周福脸上堆着恰到好处的笑容,完全不见往日的倨傲,“我家老爷特意吩咐小人前来,一是恭贺大人治理有方,清河县如今可是名声在外;二是……之前两家有些误会,老爷深感不安,特命小人送来一份薄礼,聊表心意。”
说着,他从袖中取出一份礼单,恭恭敬敬地递上。
陈小乐接过扫了一眼,心里冷笑。礼单上的东西价值不菲,但真正让他注意的是最后一行字——“愿与大人化干戈为玉帛,江淮铁业行会愿为清河工坊敞开大门”。
“周掌柜太客气了,”陈小乐把礼单放在桌上,不咸不淡地说,“本官与周家何来误会?不过是各做各的生意罢了。”
周福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很快又恢复如常:“大人说的是,只是老爷特意交代,行会先前考虑不周,像清河工坊这样的后起之秀,理应破格接纳。只要大人点头,以后工坊所需生铁煤炭,一律按行会内部价供应。”
这话说得漂亮,但陈小乐听出了弦外之音——周家这是要休战,甚至愿意让出一部分利益,只求相安无事。
“周掌柜的好意本官心领了,”陈小乐慢悠悠地说,“只是工坊的原料供应已经稳定,就不劳周掌柜费心了。至于这礼嘛……太过贵重,本官受之有愧,还请带回去吧。”
周福还想再劝,陈小乐已经端茶送客。
送走周福,王捕头从屏风后转出来,一脸不解:“大人,周家既然服软,咱们为何不顺势……”
“顺势什么?”陈小乐冷笑,“你以为周文渊真舍得把吃到嘴里的肉吐出来?这不过是缓兵之计,七皇子前脚刚走,他后脚就来示好,这是怕我在七皇子面前告状呢。”
他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的雨幕:“再说了,咱们现在靠着琉璃镜和专利授权,已经不缺那点原料差价。与其受制于人,不如自己想办法。”
这话说得轻巧,但陈小乐心里明白,工坊的发展确实遇到了瓶颈。琉璃镜虽然赚钱,但终究是奢侈品,市场有限。水力机械的改进也卡在了零件精度上,那些木制齿轮用不了多久就会磨损,严重影响效率。
当晚,他独自在书房里对着图纸发呆。桌上摊着水力锻锤的改进方案,旁边还放着几件磨损的齿轮样品。这些日子他忙着应付周家和七皇子,工坊这边倒是有些疏于管理了。
【检测到宿主持续推进技术革新,标准化生产理念已初步形成。解析‘精密加工’概念,获得标准化零件生产技术要点,文明点数 150】
久违的提示音在脑海中响起,陈小乐先是一愣,随即精神一振,这文明图鉴,总算又有点动静了。
他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详细的图纸和工艺说明。原来问题的关键不在木材,而在加工精度和材料搭配。核心传动部件必须用金属,而且要有统一的规格标准……
“来人!”陈小乐猛地睁开眼睛,“去把石头叫来,再把工坊里手艺最好的几个铁匠都请来!”
半个时辰后,书房里挤满了人。陈小乐把新的图纸摊在桌上,上面画着几种标准规格的齿轮和轴承。
“从明天开始,镜坊那边维持现有产量就行,”陈小乐指着图纸说,“抽调最好的人手,全力攻关这些零件。特别是这种小号的齿轮,每个齿都要分毫不差。”
一个老铁匠凑近看了半天,眉头紧锁:“大人,这……这也太精细了。咱们平时打铁,差个分毫都不碍事,可这图纸上要求丝毫不差,这怎么可能?”
“就是因为不可能,才要你们想办法。”陈小乐目光扫过众人,“水力机械为什么老是出问题?就是因为零件不标准,这个松那个紧的。要是能把这些核心零件都做成统一规格,以后哪坏了换哪个,机械就能一直转下去。”
石头眼睛一亮:“我明白了!就像咱们打造农具,犁头坏了换犁头,犁身还能用!”
“就是这个道理。”陈小乐赞许地点头,“不过这次的要求更高,你们看,这种小齿轮要用精铁打造,淬火的火候要精准控制。这种轴承得用铜来铸,但光是纯铜太软,得想法子掺些别得料子进去,让它既耐磨又不容易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