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的时钟,终于走到了最后一刻。
当理综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考场内外仿佛同时松了一口气。
压抑了两天的紧张空气,被一种混杂着疲惫、解脱和隐隐期待的情绪所取代。
校门口,人潮涌动,翘首以盼的家长们早已将道路围得水泄不通。
童文洁、宋倩,都挺着肚子,紧握着方圆、乔卫东的手,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出口方向;刘静和季胜利并肩站着,虽然努力保持着平静,但眼神里的关切显而易见;黄芷陶的父母黄文新和陶悦,衣着考究,气质沉稳,也难掩等待的焦灼;王一笛的妈妈王晴更是伸长了脖子,在人群中搜寻着女儿的身影。
“出来了,出来了!”
“来了,来了!”
随着一阵骚动,考生们如潮水般涌出。
很快,三道熟悉的身影并肩出现在视线里——方一凡、乔英子、林磊儿。
他们脸上没有疲惫的沉重,反而洋溢着一种完成重大使命后的轻松和自信。
“最后的理综考得怎么样啊?方猴儿?”
乔英子脚步轻快,侧过头问方一凡,语气里带着显而易见的笃定。
这两天的考试下来,她最大的感受是:高考,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
那些曾经让她夜不能寐的难题怪题,似乎都被精准地“预演”过。
尤其是理综,物理最后那道涉及电磁感应和能量转化的综合大题,方一凡在最后冲刺阶段,大家一起复习的时候,反复强调过类似的模型和解题思路,甚至押中了其中关键的受力分析陷阱。
化学有机推断的难点、生物遗传概率计算的易错点,都在方一凡圈定的重点范围内反复打磨过。
她甚至已经在心里估算,这次总分冲击700 ,没有问题、
“这还用说吗?”方一凡嘴角扬起一个无比自信的弧度,眼神明亮,那份从容是建立在对试卷内容近乎“先知”般的熟悉上。
他可是穿越者,当年,参加过高考的。
虽然不能说每道题都记得,但是题目的大致框架和难点分布,基本都熟悉。
他,当年因为英子死去,发愤图强,对每一道攻克过的难题,都刻骨铭心。
此时,乔英子并不知道,方一凡的先知,只是佩服他押题的手段:“话说方猴儿,你押题的本事还真行。尤其最后那道物理大题,还有化学的有机合成路线,跟你之前给我和磊儿强调的‘重点题型’,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你可真了不起啊!”
“那可不,我就说嘛,我们都会赢的。”方一凡笑道。
他这份笃定,不仅仅源于重生后的学霸能力,更源于那份刻在灵魂深处的“旧日记忆”。
“我也是,没有一点问题。”乔英子嘻嘻一笑,默契地与他对视一眼。那份轻松,是卸下所有枷锁后的纯粹。
两人的目光同时投向身旁的林磊儿。
林磊儿习惯性地推了推眼镜,在表哥表姐的注视下显得有些腼腆,但脸上同样没有考砸的沮丧,只有一贯的认真:“那个…你们没问题的话,那我也没问题吧……”
他的声音不大,却透着踏实。方一凡考前特意给他梳理的那些题,基本上全部都押中了,这极大增强了他的信心,做题时思路异常清晰流畅。再配合上他的超强学习能力,他相信,自己绝对考得很好!
而这份“没问题”的信心,显然不仅仅属于他们三个。
不远处,季杨杨迈着长腿走了出来,神情是一贯的酷,但紧抿的嘴角微微放松,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满意。
方一凡在之前的几次复习中,曾“随口”跟他讨论过几类数学压轴题的快速切入点,和理综实验题的注意事项。
那些点,今天都神奇地派上了用场。
王一笛紧随其后,脸上带着如释重负的笑容,甚至有点小兴奋。
方一凡在她前些日子的时候,给她划的英语作文热点话题,和语文古诗词默写重点范围,简直是雪中送炭,让她在弱项上感觉超常发挥。
黄芷陶则安静地走在人群中,气质依旧沉静,但眼神明亮,步履从容。
之前,方一凡在课间交流时,“无意间”分享的几道经典数学难题的另类解法思路,让她在考场上,面对复杂题目时,多了一份从容和灵感。
方一凡的“先知”优势,如同投入水面的石子,在伙伴们身上都激起了积极的涟漪。
虽然他不记得每一道题的精确答案。
但核心考点、经典题型、易错陷阱的记忆,结合他强大的学习能力进行梳理和强化。
在根据每个朋友的弱项和学习能力,透露一部分的自己知道的2019年高考题的范围。
足以让这群本就优秀的伙伴们,在高考战场上发挥得更加游刃有余,甚至超水平发挥。
看着伙伴们脸上或多或少流露出的轻松和自信,方一凡心中那份改变历史的满足感,更加充盈。
“英子!这边!”乔卫东的大嗓门穿透人群。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