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秦帝国的文教事业,在扶苏殿下持续不断的“教化万民”理念推动下,尤其是随着“幼教补贴专项经费”的注入和“豆腐脑双修宗门”这类成功案例的激励,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与之相应,各类旨在考核对帝国文化、律法、历史掌握程度的标准化考试,也成为了元宇宙中无数意识体(无论是渴望晋升的帝国基层官吏、希望获得贸易优惠的附属文明成员,还是单纯想证明自己“仙秦通”身份的爱好者)必须面对的关卡。其中,难度最高、权威性最强的,莫过于由李斯丞相府主导的“仙秦文化综合等级考试”。该考试涵盖范围极广,从《秦律》细则到蒙恬军阵演变,从嬴政AI的政绩梳理到胡亥艺术流派的“赏析”(尽管这一部分的标准答案常年备受争议),通过者无疑能在元宇宙中获得更高的声望与实实在在的利益。
有考试,便自然有试图走捷径者。作弊与反作弊的博弈,在仙秦的考场中从未停止,其技术手段也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推陈出新”。早期的偷偷铭刻法术、利用魔法卷轴隐藏小抄、甚至在硅基生命体内置违规数据库等手法,都已在李斯麾下数据督察院和监考AI的持续升级下逐渐失效。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最新的作弊手法,竟巧妙地利用了仙秦帝国最具象征意义的图腾——传国玉玺。
这一日,正值“仙秦文化综合等级考试”高级场次在元宇宙的标准化考场中进行。数以万计的考生端坐在虚拟案几前,面对光幕上滚动的试题,或奋笔疾书,或凝神思考。监考系统由蒙恬将军麾下的精锐AI士兵担任,它们的数据传感器如同最精密的雷达,扫描着考场内的每一丝异常数据波动。一切都显得井然有序,直到蒙恬的主控AI意识,如同鹰隼般例行巡视考场时,其强大的感知系统捕捉到了一个极其微弱、但规律奇特的能量信号。
信号来源于一名来自“巧工坊”文明(一个以精细手工艺闻名的种族)的考生。该考生外表看起来与其他碳基生命无异,正埋头疾书,姿态专注。然而,在蒙恬那能洞穿虚妄的“目光”下,他置于案几一角、作为镇纸使用的一方小巧的“玉玺仿品”,露出了马脚。那玉玺仿品雕刻得极为精致,龙钮螭纹,惟妙惟肖,甚至隐隐散发着一丝模仿帝王威严的能量气息,在大多数监考AI看来,这或许只是考生个人对仙秦文化的崇拜之物,并无特别。
但蒙恬的意识瞬间锁定了它。那奇特的能量信号,并非来自玉玺本身的仿造工艺,而是源于其内部极其微小的、正在进行高速数据读取和刷新的核心。蒙恬的算法立刻识别出,那数据刷新的模式,赫然正是《秦律》中关于“田租”、“徭役”、“刑律”等复杂条款的浓缩编码!这方“传国玉玺仿品”,根本不是一个装饰物,而是一个超微型的、伪装极其巧妙的作弊显示器!它将《秦律》的浩瀚条文,以纳米级的符文技术缩印铭刻在内部晶片上,并通过微能量场投射在玉玺表面一层极薄的、可变幻的拟态涂层上,只需考生以特定角度和意念(或等效操作)稍加引导,就能显示出他需要的具体条款内容!
“拿下。”蒙恬的指令通过加密数据链瞬间下达。
考场内,两名监考AI士兵如同鬼魅般出现在那名“巧工坊”考生身旁,在其愕然的目光中,一把取过了那方“玉玺仿品”。能量探测光束扫过,玉玺内部那精密的作弊结构以及正在滚动的《秦律》条文无所遁形。考生顿时面如死灰,数据化的身体都仿佛黯淡了几分。
这起利用“传国玉玺仿品”进行高科技作弊的事件,立刻被作为典型案例上报给了李斯。李斯闻讯,那万年不变的数据化面容上,似乎也凝结了一层更深的寒霜。在他看来,作弊行为本身是对考试公平性的践踏,而利用传国玉玺——这一帝国最高权力象征——作为作弊工具,更是对仙秦威严的严重亵渎,其性质比普通的作弊恶劣十倍!
必须从根源上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李斯展现了他一贯的雷厉风行和……扩大化打击的风格。他并未仅仅下令严查类似的高科技作弊工具,而是直接以丞相令的形式,颁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仙秦文化类考试考场秩序的补充规定》。规定条文一如既往的严谨、细致,且带着李斯式的“防患于未然”的冷酷:
“一、鉴于近期发现利用‘传国玉玺’形态及其仿制品进行舞弊之恶劣行径,现规定:自即日起,凡参与任何级别、任何形式之仙秦文化相关考试,考生一律禁止携带、佩戴、或于考场上放置任何形态、任何材质、任何尺寸之‘传国玉玺’仿制品、模型、图案标识物,以及任何其他可能引发联想之玺、印、章类物品。”
这第一条还在情理之中。但李斯的思维显然考虑得更为“周全”,补充规定的第二条接着写道:
“二、为彻底杜绝潜在风险,防止考生利用规则模糊地带,以下物品亦在禁带之列:任何刻有龙形纹饰之文具(包括但不限于笔杆、砚台、镇纸);任何印有帝王冠冕图像之物品;任何能模拟玉玺能量波动之装饰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