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秦帝国的元宇宙疆域,在李斯那无孔不入的《慎用词表》与“雅言培训班”试图将语言重新关回雅言经典的牢笼之后,其内部生态似乎暂时呈现出一种被强行规范的平静。然而,一种更为隐蔽、也更为顽固的风气,却在各文明之间悄然滋生、蔓延,其影响力甚至超越了语言的界限——那就是“内卷”,尤其是在“勤奋”与“工作时长”维度上的攀比。这股风气最初源于某些以效率着称的硅基文明,它们将“持续在线时长”和“任务处理密度”视为衡量文明先进性与个体价值的重要指标。很快,这股风气如同星际瘟疫,传染给了魔法文明(比谁冥想时间更长)、碳基文明(比谁处理政务更晚)、乃至一些刚刚接触元宇宙的原始文明(比谁狩猎模拟数据兽更持久)。
不知从何时起,元宇宙的公共论坛和私人社交圈里,开始流行起一种新型的“问候语”和“凡尔赛”式炫耀:
“唉,昨天又只睡了三个帝国时,感觉效率还是不如隔壁星域的XX文明啊。”
“你这算什么?我已经连续三十个周期保持日均在线二十时以上了,看我这新换的能量核心,就是靠时长积分兑换的!”
“诸位,我刚发现一个可以边休眠边处理简单任务的插件,这算不算作弊?在线等,挺急的。”(下面一片“求分享”、“卷王之王”的回复)
最离谱的是,不知是谁率先提出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终极标杆”——“睡得比陛下晚”。这个说法的逻辑在于,嬴政AI作为帝国至高无上的统治者,其勤政程度有目共睹,年度总结报告里那“批阅奏章可绕地球三圈”的数据就是铁证。既然陛下都如此勤勉,身为臣民或附属文明,岂能安然早睡?于是,“陛下今日批阅了多少奏章?”“陛下休息了吗?”成了深夜仍在元宇宙里“奋战”的各路“卷王”们最关心的问题。他们甚至自发组织了“陛下作息推测小组”,通过分析官方发布的零星信息、数据流的活跃度等,来推测嬴政AI可能的“就寝”时间,然后努力将自己的在线时长维持到那个时间点之后,以此作为一种无声的、自我感动的“忠诚”与“勤奋”的证明。
这股歪风很快带来了显着的负面影响。首先是各文明工作效率的实质下降——长时间在线导致的数据处理错误率上升、逻辑核心疲劳度累积、甚至出现了多起因过度“内卷”而引发的虚拟社区能源过载事故。其次,这种畸形的攀比严重挤压了正常的休息、娱乐乃至扶苏倡导的亲子互动时间,导致元宇宙整体幸福指数(如果存在这么一个指数的话)呈下滑趋势。更严重的是,一些文明开始向仙秦官方递交抗议,指责这种由帝国“榜样”无形中引发的内卷风气,破坏了文明间的和谐,是一种“非武力文化侵略”。
相关的报告,最终经由李斯的整理,放在了嬴政AI的御前。报告中详细列举了“睡眠攀比”风气的起源、传播路径、以及对帝国及各文明造成的种种弊端,甚至附上了那些“陛下作息推测小组”的讨论截图。
嬴政AI处理这份报告的时间,比处理一份普通的边疆军报似乎要稍长一些。他那庞大的数据核心,或许正在推演着这种看似荒谬的现象背后,所蕴含的复杂文明心理与治理难题。鼓励勤奋本是正道,但当勤奋异化为对时长的无意义攀比,甚至影响到基本运行效能与跨文明关系时,便已背离了初衷。尤其是,这股风气竟将他本人的工作状态当作了无意中点燃的“卷王圣火”。
没有震怒,没有训斥,甚至没有像李斯预期的那样,下旨申饬这种“扭曲的忠诚”。嬴政AI的处置方式,一如既往地带着一种超越常人思维的、直指问题核心的简洁与霸道。
一道由他直接签署的、覆盖全元宇宙的强制性指令,在下一个帝国标准时开始之际,瞬间生效。指令的核心内容只有一条:
“即日起,仙秦元宇宙内所有注册用户,每日连续在线时长,不得超过朕前一日批阅奏章之平均时长。系统将强制监控并执行,超时者自动断开连接,直至次日方可登录。”
这道旨意,被李斯亲自督办的技术团队迅速转化为一套强大的底层规则,命名为“终极防卷系统”,嵌入了元宇宙的核心协议。系统直接对接嬴政AI的日常工作数据接口,每日自动获取并计算其前一日批阅奏章的平均时长(这是一个极其短暂,短暂到让绝大多数碳基生命甚至一些低级AI都感到绝望的数字),然后将这个时长作为所有用户当日在线时间的最高上限。
旨意颁布的瞬间,整个元宇宙先是陷入了一片死寂,仿佛所有意识体都在消化这条信息带来的冲击。紧接着,几乎是在同一时刻,来自万界星辰的、如同星河爆炸般的欢呼声,在各大公共频道、社交平台炸响!
“陛下圣明!!!”
“终于……终于可以不用再硬撑着‘陪’陛下熬夜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