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仙秦”印玺作为独立文明实体被万界中枢初步承认,那枚代表着平等建交的规则徽记稳定地悬浮于内部特定区域后,这个来自低维的文明神器,终于开始尝试在这片规则显化、光怪陆离的高维世界中,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日常”。
蒙恬的规则新军
印玺内部,那片被重构、用于演武和训练的广袤空间(或许是以曾经的蓝田大营为基,融合了高维空间特性拓展而成),景象已然大变。不再是尘土飞扬的操练,不再是气血冲霄的呐喊。
无数士兵——他们的存在形态已非纯粹的血肉之躯,而是在突破维度壁垒和规则洗礼后,不同程度地与神器本身融合,呈现出一种半能量化、半规则化的“规则之躯”——正按照玄奥的阵型悬浮于空中。
蒙恬身披同样闪烁着规则符文的黑色铠甲,立于虚空点将台上,声如洪钟,却又带着一种引导能量流转的奇异韵律:
“凝神!感知规则线!将尔等杀伐意志,融入‘锋锐’法则碎片,凝而不发,引而不露!”
只见士兵们依令而行,尝试着调动自身那与神器、与此地规则初步绑定的“躯壳”。他们艰难地捕捉着空间中那些无处不在、却又难以捉摸的规则脉络,试图将自身历经百战淬炼出的铁血煞气与战斗本能,与某些攻击性、防御性的基础规则碎片相结合。
时而,有士兵操控失误,凝聚的“锋锐”法则骤然爆发,将他周围的空间切割出细密的黑色裂痕,引得同袍纷纷避让,负责维护空间稳定的工师赶紧上前修复。
时而,又有士兵成功将煞气融入“坚固”规则,体表浮现出一层流转的暗金光纹,散发出不动如山的气息。
蒙恬目光如电,仔细审视着每一个方阵的进展。他知道,在这里,个人的勇武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对规则的理解和运用。他必须尽快训练出一支能够适应高维战斗、能将军阵煞气与规则力量结合的新式军队,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任何威胁。毕竟,在这万界中枢,仙秦是独立了,但也意味着,失去了“管理员”身份的潜在庇护,一切都要靠自己。
李斯的律法攀登
而在象征着文治与律法核心的区域(或许是以曾经的丞相府融合了高维信息处理中心而成),李斯几乎将自己埋没在了一片由流光溢彩的规则信息流构成的“书海”之中。
他的面前,悬浮着无数面光幕,上面滚动着从万界中枢通过外交渠道获取的、经过筛选和翻译的《外交通则》、《基本交互规范》、《已知文明行为禁忌(摘要)》等等浩瀚如烟的信息。这些高维律法,其复杂程度、严密程度以及对规则本源的触及深度,都远超大秦以往的任何一部律典。
李斯时而眉头紧锁,时而奋笔疾书(以神识刻录玉简),时而与身边几个同样精通律法的属官激烈讨论。
“此条‘信息交换等价原则’,其背后隐含的规则判定机制,与我大秦‘公平交易’之律,形似而神异,需重新界定适用范围……”
“还有这条‘文明污染防控条例’,竟将未经许可的文化输出视为高威胁行为?这与我仙秦教化万邦之理念颇有冲突,需寻其漏洞,或设法使其为我所用……”
他的目标,不仅仅是理解和遵守这些基本规则,更要从中汲取精华,找出其逻辑漏洞和可操作空间,最终目的是为了丰富、提升仙秦自身的律法体系,甚至……在未来,让秦法的光芒,也能在这万界中枢占据一席之地。这是一场没有硝烟,却同样至关重要的征战。
扶苏的“多元”尝试
相比之下,扶苏所负责的区域,则显得“热闹”了许多。他利用嬴政特许的权限和部分资源,在印玺内开辟了一处名为“多元文化交融学院”的场所。这里并非传统的学堂,更像是一个小型的、安全的“万界文化展示与交流平台”。
扶苏亲自担任院长,他邀请了印玺内对各界文化(主要来自万界中枢提供的有限资料)有兴趣的学者、工匠,甚至是一些思想开明的低阶仙神,共同研究。
学院内,有区域在模拟某种元素生命的生存环境,研究其社会结构;有区域在解析某种机械文明的造物原理,尝试进行有限的复制与改良;更有区域,扶苏甚至尝试着将大秦的诗词、音乐(经过适当处理,避免触发“文明污染”警报),与资料中记载的其他文明艺术形式进行对比,寻找共鸣与差异。
“兄长,你弄这些‘无用之物’作甚?”胡亥偶尔会跑来凑热闹,看着那些奇奇怪怪的展示,表示不解,“有这功夫,不如多想想怎么把咱们的‘亥石’……哦不,是‘温和版混沌矿石’,推销给其他世界?”
扶苏总是温和一笑:“亥弟,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父皇曾言,欲要征服,必先了解。即便不做征服之用,多了解这诸天万界,于我仙秦自身之发展,亦大有裨益。况且,文化之交,有时比刀剑更能润物无声。”
胡亥撇撇嘴,似乎不太认同,但眼珠子转了转,又开始琢磨能不能把这些异界文化元素做成限量版手办的可能性。
这就是仙秦在新世界的日常。
充满了挑战与适应,也蕴含着探索与希望。
在蒙恬的厉兵秣马、李斯的深谋远虑、扶苏的温和开拓之下,这个独立的文明神器,正如同一个精密而复杂的器官,开始在这片更高维度的浩瀚之海中,缓慢而坚定地搏动、生长。
喜欢大秦:始皇修仙法力无边请大家收藏:(064806.com)大秦:始皇修仙法力无边www.064806.com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