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街头巷尾间的小孩儿们的传唱,“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的童谣声声,文茵和顾璇滢期待已久的春节终于来到。
顾家作为当地名门望族,其姻亲故旧之间的关系向来紧密。每年春节前夕,相互赠送年礼早已成为一种传统习俗。今年自然也不例外,早在数日前,各家各户就已将精心准备的年礼送达对方手中,并收到了回赠的礼物,这一来一往间,不仅增进了彼此的情谊,更彰显出家族之间的深厚渊源。
大伯顾凌云身为顾家的长子嫡孙,一直以来都对家族事务尽心尽力。这不,临近年关之时,他便亲自带领着家中的子侄晚辈们,恭恭敬敬地前往宗庙,请来了顾氏的历代先祖英灵,一同回家过年。此举既是对祖先的敬仰与缅怀,也是希望能得到先人的庇佑和祝福,保佑顾家在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繁荣昌盛。
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之际,顾家那宽敞明亮的正厅内已是灯火辉煌、热闹非凡。经过一番精心布置,一桌丰盛无比的年夜饭终于被端上桌来。桌上摆满了各种美味佳肴,有香气扑鼻的红烧狮子头、鲜嫩多汁的清蒸鲈鱼、油光发亮的烤鸭等等,每一道菜都是色香味俱佳,让人垂涎欲滴。
此时,顾家众人也纷纷来到正厅,按照长幼尊卑有序落座。长辈们坐在上方,面带微笑地看着眼前这群活泼可爱的儿孙;年轻一辈则依次坐在下方,个个精神抖擞,脸上洋溢着喜悦之情。整个大厅弥漫着浓浓的亲情氛围,欢声笑语不断。
大伯娘:“娘,您说几句呗!”陈夫人:“说几句,好!第一呐,祝咱们大兴朝江山永固,国富民强。祝战事早日结束,咱们边关将士早日凯旋。这二呐,祝咱们家平安顺遂,万事如意。……”众人纷纷起身说出祝福、吉祥话,陈夫人吃菜,大家伙才举箸吃菜。这饭菜可是真丰盛啊,
连年有余(五香熏鱼)
吉祥富贵(蛋黄鸭卷)
富贵有加(醉蟹钳)
青春永驻(万年青黄豆)
大吉大利(蒜茸田七)
八方来财(橙汁藕)
大富大贵(小葱豆腐)
热菜十二道
福如东海(松茸煲海参)
招财进宝(葱油鲜鲍鱼)
吉星高照(娃娃菜海捕虾)
吉庆满堂 (奶汤河豚)
鸿运当头(剁椒鱼头)
飞黄腾达(豉油贵妃鸡)
富贵盈门(富临烤鸭)
年年有鱼(清蒸东星斑)
喜气洋洋(红焖羊肉)
玉龙呈祥(芹菜拌虾干)
青春永驻 (时蔬沾酱)
前程似锦(素炒什锦)
饭后,孩子们围坐在陈夫人身边,听祖母讲祖父在战场杀敌的事迹,眼里充满了对祖父的敬仰之情。媳妇们则在一旁一边包饺子,一边听婆婆讲。
夜深了,陈夫人让孩子们下去睡觉;而大人们还是要守一宿的,望着那皎皎明月,文茵心想:在这明月照耀下,几家欢喜几家愁呢?同在明月下的现世夫君在干什么,那在现代的亲人们又在干什么?
望着熟睡中的孩子们,轻叹一声,拿起挂在墙上的玉笛,来到院中坐在回廊上,吹起《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顾璇滢悄悄走来,坐在一旁,许久许久,待得曲终,问道:“姐,你想家了,我也想……,咱们还能……我……我……”那眼泪顺着两腮流下来,文茵忙用帕子给顾璇滢擦去眼泪。
“这一切我们都改变不了,也无法佐佑,为何不学着放下,放下执念,方能自在。过去的事情可以不忘记,但一定要放下。一旦放下,万般自在。”
“生命注定要忘却一些东西,不应再追忆的便彻底摒弃,太多的留恋会成为一种羁绊。无论怎样,我们的脚步要走向前方,而不是一直回首那过往的每一个路口。或许我们完成在这里的使命,也许能回去吧。”
两人静静地坐在庭院中的石凳上,宛如两尊沉默的雕塑。她们的目光齐齐投向夜空中那轮高悬的明月,仿佛能透过它看到遥远彼端那个熟悉而又陌生的世界。
在这静谧的氛围里,两人各自在心底默默地向身处另一时空的亲人们送上最真挚的祝福:“亲爱的家人们啊,你们在那边一切都还安好吗?”
就在这时,一声声清脆响亮的鸡鸣划破了夜空的寂静,也宣告着崭新的一年正式拉开帷幕。晨曦微露,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那些早已梳洗完毕、焕然一新的人们,怀揣着对新年满满的期待与喜悦,纷纷起个大早去挨家挨户拜年。每到一户人家,主人都会热情地迎接客人,并递上一杯热气腾腾的香茶和一些美味可口的点心。
而那些幸运地收到压岁钱的孩子们,则像是一群快乐的小鸟一般,欢呼雀跃着,笑得嘴巴都快合不拢了。他们兴高采烈地攥着手中那红彤彤的压岁红包,一蹦一跳地奔向院子中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