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绿芒谷试点的四星共生花绽放的清晨,双宇星云协作中心收到了星尘文明的入盟评估通过通知。星尘文明来自“星尘星云”,其研发的“星尘能量转化技术”能将宇宙中的星尘粒子转化为高效能源,且转化过程零污染,对解决跨星云设备的能源供应瓶颈具有突破性意义。林越立刻召集跨星云协作理事会成员,敲定星尘文明的入盟仪式细节——仪式将与双宇宙共生博物馆的开馆典礼同步举行,地点设在中立界双宇广场,让星尘文明的加入成为博物馆开馆的“首份献礼”。
消息传到星尘星云,星尘文明的修士们立刻忙碌起来。星尘长老星尘亲自挑选入盟信物——一枚由星尘星云核心星尘矿打造的“星尘法则晶”,晶体内部流动着细碎的星尘粒子,在光线下泛着璀璨的银蓝色光芒,象征着星尘文明对跨星云协作的诚意。“这枚晶体不仅是信物,更是星尘能量转化技术的‘钥匙’。”星尘长老对身旁的修士说,“将它嵌入联盟的能源设备,能让设备的星尘能量转化率提升至90%,为跨星云协作提供更强的能源支持。”
与此同时,双宇宙共生博物馆的开馆筹备进入尾声。博物馆的“文明足迹”展区内,工作人员正紧张地调试影像设备——光幕上循环播放着各星云的生态变迁史:荒星从灰褐色的不毛之地,到连片育苗棚的绿意盎然;云脉星从星云尘埃覆盖的荒芜行星,到居民安居乐业的生态家园;螺旋主星从能量枯竭的死寂星球,到共生草田蔓延的生机之地;绿芒谷从紊乱能量肆虐的贫瘠山谷,到绿芒藻与共生花交织的宜居区域。每一段影像旁,都摆放着对应的实物展品:荒星的第一捧改良土、云脉星的首株共生花标本、螺旋主星的初代螺旋能源转换器、绿芒谷的第一株绿芒藻培养皿。
“互动体验区”则准备了数百个迷你育苗盆,每个盆中都装有混合了五大星云土壤的培育土,搭配跨云共生花的种子与简易培育工具,供参观者亲手体验育苗过程。工作人员还在体验区设置了“星尘能量补给站”,摆放着星尘文明提供的小型星尘能量转换器,为育苗过程中的能源供应提供支持。“我们要让每个参观者,尤其是孩子们,通过亲手培育幼苗,感受‘一粒种子改变星球’的力量,理解跨文明协作的意义。”博物馆馆长、来自云絮文明的云絮说。
开馆典礼与入盟仪式举行当日,中立界双宇广场人山人海。七十七个文明的代表齐聚现场,二十个已入盟或待入盟的星云文明通过远程通讯接入,广场上空的巨型光幕实时显示着各会场的画面。林越身着联盟战甲,站在博物馆正门前的“共生舞台”上,身旁依次排列着云絮、螺旋、星雾、晶蓝、绿芒、星尘六大星云的长老,手中捧着各自文明的法则晶——这是跨宇宙文明联盟首次集齐六大星云的法则晶,象征着跨星云协作网络的进一步扩展。
“今日,我们迎来两大盛事:双宇宙共生博物馆开馆,星尘文明正式加入跨宇宙文明联盟!”林越的声音透过扩音阵传遍广场,“博物馆记录着我们携手走过的共生之路,星尘文明的加入则为这条路注入新的力量。从今日起,六大星云将以‘万界同心’为念,共享技术、共拓星途、共护生机,让跨星云协作的火种在星辰大海中燎原。”
话音落下,星尘长老星尘手持星尘法则晶,缓缓走上舞台。“星尘文明愿以星尘星云的星尘矿脉与能量转化技术为礼,加入跨宇宙文明联盟。”星尘长老的声音带着激动,“我们曾因星尘能量的无序利用,导致星云法则失衡,是联盟的‘共生理念’让我们看到希望。未来,星尘文明将全力协助各星云建设星尘能源站,让清洁高效的星尘能量,为每个星云的生态改造与居民生活保驾护航。”
林越接过星尘法则晶,将其与其他五大星云的法则晶共同嵌入博物馆门前的“共生丰碑”——六枚晶体接触的瞬间,丰碑释放出六色交织的能量波纹,蔓延至整个广场,与上空的光幕形成呼应,在星空中勾勒出“六大星云共生图”。全场修士纷纷举起手中的文明信物,高呼“万界同心,双宇共生”,欢呼声震彻星海。
入盟仪式结束后,双宇宙共生博物馆正式开馆。参观者们有序进入馆内,“文明足迹”展区前,老石与小石正为来自绿芒星云的孩童们讲解荒星的改造故事。“你们看,这捧土以前硬得能敲出火星,我们用生态能源晶和星环孢子改良了三年,才种出第一株幼苗。”老石指着展柜中的土壤样本,“现在,我们荒星的幼苗已经送到六个星云,以后还会送到更多地方!”小石则举起手中的跨云共生花标本:“这朵花在每个星云的颜色都不一样,在绿芒星云会泛绿光,在星尘星云会泛蓝光,就像每个星云都有自己的特色,但它们都是共生花,都能净化环境。”
“互动体验区”更是热闹非凡。绿芒孩童绿芽小心翼翼地将跨云共生花种子埋入培育土,星尘文明的孩童星尘语则在一旁帮忙启动星尘能量转换器,为育苗盆提供温和的能量。“要每天浇一次水,能量调到最低档,这样种子才会慢慢发芽。”小石蹲在孩子们身旁,耐心地指导,“等你们回到自己的星云,也可以种出这样的花,让家园变得更漂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