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的飞快,
刘强来奥斯曼国已经一个多月了。
强玲直营店凭借实打实的产品质量,口口相传的良好口碑,再加上源头直采的新鲜底气,深受广大民众的青睐。
特别是强玲黄瓜,三家店铺合计每天供应3w瓶。
早上开门,排队等候的老外,就跟龙国的老头老太太,抢免费鸡蛋劲头差不多。拼命的往货架上挤,售货员吓得都不敢拦。
没办法,强玲黄瓜实在太好吃了。
如果拿冠利牌黄瓜做对比,一个是顶级大厨做出来的美味奢侈品,一个是如同嚼蜡的廉价食品。
一个白人小伙,腿脚麻利抢到了两瓶。兴高采烈的走出店铺,拍张照片发个朋友圈。在拍段视频,上传TikTok。
仅仅几分钟,就引来好友的点赞。心仪的女神,更是主动发信息,让他晚上来家里一趟,前提要把强玲黄瓜带着。
没抢到的顾客,比如托马斯,他就带着一帮人,围在收银台讨要说法。
“你今天不给强玲黄瓜,我们就去游行示威。”
此举一呼百应!!!
售货员苦着脸解释,
“我们也想多卖点,关键没货啊?”
“产品从龙国运过来,只能走飞机运输,3w瓶已经是极限了。”
老外耍起无赖,可不管你有没有货。第二天开始了游行,队伍竟然达到了上千人。纷纷举着条幅,站在强玲直营店喊口号。
当地媒体捕风捉影,第一时间赶赴现场,镜头聚焦在高举着,“急需强玲黄瓜,请保障货源。”的字样。
记者现场采访了几位市民,
一位留着蘑菇头,长相有些憨傻的男子笑嘻嘻的说道:“自从吃了强玲黄瓜,妈妈说我脑袋变聪明了,每次考试都能得一百分。”
记者看着他那浓密的胡须,陷入了自我怀疑。
一位环顾四周的大叔,面对镜头的采访,缓缓说道:“我不知道,我看人多,我也就跟着来了。”
记者顿时黑脸,感情是个凑热闹的。
一位大妈,面对镜头的采访,笑着说道:“自从我爱人吃了,我用强玲黄瓜做的沙拉。他现在整天黏着我,下班就回家。晚上睡觉,也比以前跟爱我了,恨不得站起来蹬。”
记者看向大妈脸上的麻子,不由的嘀咕一句。
“吃了强玲黄瓜,难道还有蒙蔽眼睛的效果?”
游行的人数,越来越多。
刘强作为老板,不得不出面解决。
“首先感谢各位的支持,大家认可我们的产品,强玲直营店真的很感动。”
“但产品远在龙国,不能走水路,所以每次运输过来非常麻烦。”
“为了不让大家空手而归,刚刚和航空公司签署了运输协议。从明天起,奥斯曼国三家店铺,上架6w瓶强玲黄瓜。”
“价格方面,原本68元一瓶,现在降价60元一瓶,就当作强玲对顾客的歉意,还请各位多多包涵。”
托马斯一听就不乐意了,
“强玲黄瓜这样的奢侈品,不需要降价,我们只需要产品。”
刘强...
小伙子的想法,我很喜欢。
......
采访的内容,不知怎么就在欧洲火了。
各国的主流新闻媒体,跑到强玲直营店拍摄。
网上关于强玲黄瓜的字样,更是一搜一大把。老外们也好奇,到底是什么的腌黄瓜,引的众人疯狂?
坐着飞机,从自己的国家,跑到了奥斯曼国,专门抢上一瓶尝尝。
消息传回了龙国,网友们更是疯狂讨论。
“老外们真可怜,吃个腌黄瓜,吃出了优越感。”
“我奶奶种的黄瓜,吃不完都喂猪了。想不到在欧洲,一瓶卖到了68元。”
“强玲集团,龙国人的骄傲!!!”
......
国外知名品牌毕生客老总,在尝过强玲黄瓜后,大为夸赞。当天带着自家团队,找到了刘强。
“刘强先生,您家的腌黄瓜,真的是顶级美味。我有个小小的要求,咱们能不能合作一下?”
“您放心,我会按照原价购买。”
有大顾客上门,刘强乐的开心。
双方痛快的签署合约,毕生客以68元一斤的价格,采购强玲集团的黄瓜。
毕生客拿到腌黄瓜后,让自家团队,研究了一款腌黄瓜披萨。
当天上市,供不应求,直接买爆了。一众同行羡慕的不要不要的。
纷纷找到了刘强,想以高价格购买腌黄瓜。
刘强见这么多人买,自然高兴。关键他手里的货不多了啊?5w亩的黄瓜,拢共就那么点。
毕生客买去了一半,三家店铺还要供应。
愁啊!
苏宁见状,立马站了出来。
“强子,我回新省种黄瓜,赶在11月份,还能种一批。”
刘强想了想,觉得方法可行,“苏哥,这次回去,你承包个10w亩种黄瓜。所有的事情,交由你负责管理。”
“利润方面,给你一成。”
苏宁眼睛一亮,一成也不少了啊?到手好几亿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