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鼎司早会的钟声刚歇,殿内的寂静便被方源的声音打破。
他立于石阶之上,素色衣袍在晨光中泛着柔和的光泽,手中司鼎令牌的玉纹历经几百年摩挲,早已温润如脂。
“今日起,丹鼎司司鼎之位,传于仇白。”语气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
没有多余的叮嘱,只在仇白接令牌时。
指尖轻轻顿了顿,似是在确认他掌心的力道。
仇白握紧令牌,抬头时撞上方源的目光,那眼神依旧清冷。
却比往日多了丝松动——他知道,师尊这是要去做更重要的事了。
(仇白仇白,你红鼻子掉了。)
方源转身离开大殿,脚步没有半分迟疑,殿外的树叶被风拂动。
落在他肩头,又被他轻轻拂去,目光早已飘向院墙外那个小小的身影。
果然,刚走出丹鼎司大门,就见镜流坐在院墙边的石凳上。
浅青色衣裙衬得她身形愈发纤细,白蓝发丝被风轻轻吹起。
手里还攥着前几日那束凝魂草,花瓣虽已略减鲜嫩,却仍被她小心护在掌心。
听到脚步声,她立刻抬头,眼睛亮得像浸了星光:“师傅!你忙完了?”
方源快步走过去,蹲下身与她平视,指尖自然地拂去她发间沾着的草屑,动作轻柔得像在呵护易碎的药草:
“嗯,忙完了。以后师傅不用总待在丹鼎司,能多陪你了。”
他从袖袋里取出一小包糖霜,递到她面前,“青禾说你昨日看别的孩子吃这个,眼神很亮,特意给你留的。”
镜流接过糖霜,指尖捏起一块放进嘴里,甜意瞬间漫开,她弯着眼睛笑,小脸上满是欢喜:
“谢谢师傅!比上次吃的还甜。”方源看着她嘴角沾着的糖末。
抬手用指腹轻轻擦去,语气带着不易察觉的纵容:“喜欢就好。今天想去哪里玩?师傅都陪你。”
“我想去河边!”镜流拉着他的手起身,小步子迈得又快又急。
“上次听青禾姐姐说,河边的花开得特别好看,还能钓鱼呢!”
方源顺着她的力道往前走,路过丹鼎司弟子时,只是微微颔首。
目光始终落在身边的小身影上——有弟子疑惑地看向仇白,仇白望着两人的背影,轻声道:
“师尊只是去陪更重要的人了。”
河边的风带着水汽,格外清爽。
方源找了块平坦的石头,让镜流坐在上面,自己则去捡枯枝生火。
他动作熟练,枯枝堆叠、引火、控温,每一步都像在炼药般精准,很快就升起一堆暖烘烘的火。
接着又拿出提前准备好的鱼竿,仔细调整好鱼线和鱼钩,才将鱼竿递到镜流手里。
握着她的小手教她握杆的姿势:
“这样握住,等鱼漂往下沉,就慢慢往上提,师傅在旁边帮你。”
镜流点点头,坐得笔直,眼睛紧紧盯着水面。
可等了好一会儿,鱼漂都没动静,她坐在方源怀里,小声嘟囔:
“鱼怎么还不来呀,师傅?”从怀里拿出个纸鸢,展开是只绣着小兔子的风筝。
浅粉色的布料上,兔子的眼睛还用凝魂草的花蜜染成了淡金色:
“先放风筝吧,等风小些,鱼就该上钩了。”
这纸鸢是他前一晚特意做的,想着镜流喜欢可爱的东西,连针脚都缝得格外细密。
镜流看到纸鸢,眼睛立刻亮了,接过风筝就往空旷的草地跑,还不忘回头喊:
“师傅,你快跟上!”方源拿着线轴跟在她身后,脚步放得很慢。
看着她小小的身影在草地上奔跑,白蓝发丝飘在空中像小蝴蝶。
他慢慢放线,纸鸢越飞越高,映着蓝天格外好看。
镜流跑累了,停下来靠在方源身边,仰头看着天上的纸鸢:
“师傅,你好厉害,风筝飞得好高!”方源轻轻摸了摸她的头,帮她理了理被风吹乱的衣领:
“是镜流拉得好。累不累?要不要歇会儿,我们去看看鱼竿?”
两人回到河边,刚走近就看到鱼漂在水里上下晃动。
镜流立刻兴奋起来:
“师傅!鱼来了!”方源握着她的手,慢慢往上提竿,一条银白色的小鱼挂在鱼钩上,扑腾着尾巴。
镜流开心得拍手:“钓到鱼啦!师傅,我们晚上可以烤鱼吃了!”
方源笑着点头,小心地取下鱼钩,将鱼放进装水的竹篮里。
接着又陪镜流钓了几条,直到夕阳西斜,竹篮里已经装了五六条小鱼。
他将鱼竿收好,架起树枝开始烤鱼,又从包里拿出调料。
仔细涂抹在鱼身上——这些调料是按他炼药的方子调配的,鲜香不腻,最合孩子的口味。
香味很快散开,镜流凑在旁边,眼睛直勾勾地盯着烤鱼,还不时吸吸鼻子。
方源怕火烫到她,轻轻将她往身边拉了拉,等鱼肉烤得金黄,先撕下一小块吹凉了递到她嘴边:
“尝尝,小心烫。”镜流咬了一口,鲜嫩的鱼肉带着调料的香味,她用力点头:
“好吃!师傅做的比膳房还好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