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穿越 > 大秦:从县长到千古一帝 > 第71章 冯去疾的算盘,五德终始

夜色沉尽,烛火在铜雀灯台上跳了一下。陈砚的手指还停在浑天仪底壳那个三角记号上,指尖沾了点炭灰。他没擦,只将仪器翻回正面,指针依旧稳稳指向北方。

他站起身,走到案前,提起炭笔,在竹简上写下两个字:“冯去疾”。

韩谈进来时,陈砚正把三份卷宗摊开在案上。一份是昨夜影卫从渭水河工处传回的音律记录,另一份是冯去疾三个月来的奏对抄本,第三份是刚从藏书阁调出的《邹子》残卷原稿。

“查他近三个月见了哪些人,”陈砚说,“尤其是太史令、博士宫里讲阴阳五行的。”

韩谈应声记下。

“还有,把冯去疾前日呈上的《五德论》注疏本取来,与这本原卷对照。”

半个时辰后,两卷竹简并列摆上案头。陈砚逐行看过,目光停在一段批注上。原卷写着:“秦以水德王,色尚黑,数以六为纪。”而冯去疾的注疏中,却多了半句:“然水势将竭,土气暗动,天命有易,非人力可挽。”

他用炭笔圈住那半句,又翻到另一页。原卷言“五德循环,相生相克”,冯去疾却在旁批写道:“水终则土兴,非继统之变,乃更命之机。”

陈砚放下笔,靠回席上。他知道这不只是学术之争。有人想把他的新政,装进一个旧壳子里——用“天命”二字,夺走改革的解释权。

早朝时,冯去疾出列奏事。他身形清瘦,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

“昨夜荧惑守心,星象示警。”他躬身道,“古有言,水德之君,当以清静为治。今军中焚旗废首,操典大改,恐违水德之性。臣请陛下,依五德终始之序,行正德更制之礼,以安天心。”

几位老臣低头交换眼神,有人微微点头。

陈砚坐在御座上,脸上没有表情。他等了几息,才开口:“右相忧国,所言甚深。”

冯去疾略一颔首,似是欣慰。

“此等大事,不可轻断。”陈砚继续道,“《五德论》乃国之大典,当令太史令详勘星象,博士宫集议古制,再报朕知晓。”

他顿了顿,又说:“礼官即刻抄录三份,送往郡守,广征意见。”

冯去疾抬眼,目光微动。

“陛下圣明。”他低头应道,声音仍稳,但袖口略紧了些。

退朝后,陈砚未回寝宫,径直去了御书房。韩谈已在候着,手里拿着一卷新报。

“影卫在渭水下游设了竹管阵,昨夜冯去疾在河边放灯,灯下有动静。”

“放灯?”

“说是祭水神,保漕运。但他手里握着司南盘,磁针不指南北,反而随灯焰跳动。”

陈砚眯起眼:“录下节奏了?”

“录了。三长两短,停,再两长一短,反复七次。”

陈砚起身走到墙边,取下一块木板,上面刻着《墨经·备穴》中的音律密表。他对照节奏,逐段推演。

三长两短——对应“九”;

停——分隔;

两长一短——“鼎”;

再重复——“三动”;

最后七次循环——“土德可兴”。

他盯着那四个字,许久未动。

“冯去疾嘴上说着天命,背地里却在动九鼎的念头。”他低声说,“他不等朕点头,就想替天改命。”

韩谈站在下首,声音压低:“要不要截他下一次行动?”

“不。”陈砚摇头,“现在抓人,他背后的人还会藏更深。让他继续说,继续做,等他把话全说出来。”

他提起炭笔,在竹简上写下:“冯氏之德,非天命,乃权谋也。”

笔尖顿了顿,又添一句:“查九鼎守秘司,近五年调换名录。”

韩谈领命退下。

陈砚独自坐在案前,烛火映在竹简上,字迹黑得发沉。他想起昨夜军营那堆火,章邯烧的是旧军旗,而冯去疾想烧的,是整个新政的根基——不是用刀兵,而是用“天命”二字,把他的权力重新框进法家老臣的手里。

他翻开冯去疾的奏对记录,一条条看下去。此人平日极少发言,每逢大事却必出列,且每次进言,都绕不开“正统”“天命”“祖制”四字。他不争权,不揽政,却在悄悄定义什么叫“正”。

傍晚,宫人送来膳食,陈砚没动。他让内侍取来冯去疾私藏书目清单,一页页翻过。其中一本《九鼎图谱》引起注意——此书早已失传,民间不得私藏,违者以谋逆论。

“查这本书是怎么流入他府中的。”他吩咐影卫,“从藏书阁借阅记录开始。”

夜深,烛火渐短。陈砚靠在席上,闭目片刻,又睁开。他取出浑天仪,再次查看指针。依旧指向北方,但底壳上的三角记号边缘,似乎有一道极细的划痕,像是被人动过。

他手指抚过那道痕,没说话,只将仪器收进袖中。

三更时分,韩谈悄然返回。

“查到了。冯去疾府中确有《九鼎图谱》,借阅记录被人篡改过。原档显示,三年前由太史令调阅,归还时签的是副吏名字,但笔迹与冯府门客相似。”

“九鼎守秘司呢?”

“近五年换了七人,其中三人与冯氏有姻亲,两人曾受其举荐入仕。”

陈砚点头,眼神冷下来。

“他不是在等天命,他是在造天命。”他低声说,“星象是他说的,典籍是改的,九鼎是动的,连司南盘都能变成传信的工具。他要的不是辅政,是要定鼎。”

韩谈沉默片刻,问:“要不要先撤了他右丞相之位?”

“不行。”陈砚摇头,“他背后不止一人。现在动他,只会逼出更多人。让他们继续跳,等他们把‘土德当兴’四个字喊出来,朕再收网。”

他提起炭笔,在竹简末尾写下:“召太史令明日入宫,议星象。”

笔尖落下,墨迹未干。

韩谈退出书房,门轻轻合上。陈砚独自坐在灯下,手指缓缓摩挲浑天仪底壳的三角记号。烛火忽然晃了一下,映得他半边脸明,半边脸暗。

他没有抬头,也没有动。

远处传来更鼓声,三响。

他缓缓将浑天仪翻转,底壳朝上,用炭笔在划痕旁添了一个小点。

笔尖刚落,窗外一阵风过,吹得灯焰猛地一斜。

喜欢大秦:从县长到千古一帝请大家收藏:(www.064806.com)大秦:从县长到千古一帝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