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穿越 > 大秦:从县长到千古一帝 > 第146章 邯解惑,暗盟更坚

大秦:从县长到千古一帝 第146章 邯解惑,暗盟更坚

作者:水中望 分类:穿越 更新时间:2025-11-18 21:09:14

章邯的脚步在宫门前顿住。

夜风掠过檐角,铜铃轻响。他低头看了看怀中的铜匣,指节在冰冷的金属边缘停了片刻,随即转身,朝着内殿方向走去。

守卫欲言,见他神色未动,只侧身让开。章邯踏过石阶,甲叶无声摩擦。内侍掀帘而出,目光微滞,终未阻拦,只低声通报。

陈砚正伏案批阅补给站布防图,听见脚步声抬眼,见是章邯,眉峰略动,却未出声。片刻后,命人添座,茶盏置上,热气微升。

“王尚未歇?”章邯开口,声音压得低。

“等你回来。”陈砚提笔勾去一处标注,“补给线第七段地势高,若遇暴雨,水车轮轴易偏。已令韩姬改道,绕行东坡。”

章邯落座,双手置于膝上,甲胄未卸。他盯着那卷摊开的竹简,良久,缓缓道:“末将有一问,非为质疑军令,实为求解本源。”

陈砚搁笔,指尖轻叩案沿,一下,两下。

“讲。”

“连弩机括、投石配重、驰道补给、兵器绑定……这些法度,非一日可成。调度之细,远超寻常兵家所思。王自登基以来,行事步步相扣,似早有筹谋。敢问——此局,始于何时?”

烛火微晃,映在陈砚脸上,明暗交错。他没有立即回答,而是抽出另一卷竹简,推至案前。

“这是《县政考功簿》的底样。”他说,“我在清阳县任县长时所制。每日记工、核产、查耗、评吏,优者升,劣者黜。一县之治,不在令多,而在令行。”

章邯凝视那竹简上的格栏,密密麻麻,分门别类。

“百姓修渠,不用墨经,却知何处设闸,何处分流。”陈砚继续道,“不是他们懂机关,是活路逼出来的经验。我把这套法子用在军中——考功簿即吏册,补给站如驿站,兵器绑定如同田籍归户。不是我神机妙算,是把治民之术,搬来治兵。”

章邯呼吸微沉。

“过去打仗,靠猛将冲锋,靠士卒死战。可仗打久了,人会疲,令会乱,器械坏了没人管,粮道断了没人追责。这不是兵弱,是制度散。”陈砚声音平稳,“我要的不是一场胜仗,是要让这支军,无论换谁带,都能稳如磐石。”

章邯闭了闭眼。他忽然想起自己初掌少府时,曾因一具战车延误三日而怒斩监工。可事后查证,竟是因库中无备用轮毂,层层上报,拖了七天才调拨。那时他只当是吏怠,如今想来,错不在人,在制。

“王所织之网……”他低声道,“不单控兵,更控心。”

“正是。”陈砚点头,“一个士兵知道自己的弩要登记造册,战损必究,他自然会护它如命。一个军官明白补给有备、调度有序,他便不敢随意妄动。制度压住变数,人才能稳住阵脚。”

章邯沉默良久,忽然起身,整甲抱拳,动作沉肃。

“末将昔以兵法为剑,以为勇决可破万难。今日方知,真正利器,是这看不见的规制。”他声音低而稳,“王所织之网,末将愿为其中一绳,不断不折。”

陈砚也起身,还礼不落分毫。

“锐士营不只是刀锋。”他说,“它是新军的种子。你要选的不只是力强者,更是能懂这套规矩的人。将来你不在时,他们也能照着考功簿做事,按着补给图行军,拿着绑定令治兵。这才是强军之本。”

章邯颔首,眼中已有决意。

“明日辰时,渭北大营开试。”他说,“凡应选者,先识图,再演器,最后实战操练。看不懂阵图者,不得入列;装填连弩超十二息者,当场黜退。宗室子弟,一视同仁。”

“很好。”陈砚取过一枚铜符,递出,“持此符,可调十七郡工匠随营支援。另,我已命韩姬在冷宫井道加设双信管,确保军令昼夜畅通。”

章邯接过,收入怀中。

“还有一事。”陈砚忽然道,“你可知为何我坚持每具连弩都要编号登记?”

“为追责。”

“不止。”陈砚摇头,“是为了积累数据。哪一批次的弩机故障最多?哪个工匠造的弦最耐用?雨天作战时,哪类齿轮最容易卡死?把这些记下来,三年之后,我们就能知道什么样的设计最可靠。然后淘汰旧式,推广最优。”

章邯瞳孔微缩。

这已不是临阵应变,而是长远推演。不是靠一人智谋,而是靠持续积累的经验反哺制度。

“所以……”他缓缓道,“王并非一开始就设计出这些器械?”

“当然不是。”陈砚嘴角微动,“我是从一次次失败里改出来的。第一具水轮轴转不到半日就裂了,因为没考虑到昼夜温差对青铜的应力影响。后来才加上缓冲槽。连弩最初装填要二十息,是因为扳机簧片太硬,改用三层叠钢后,才压到十二息。每一次坏,都是一次学。”

章邯心中震动。

他原以为这些精巧器械出自某位隐世奇匠之手,或是陈砚偶得古卷顿悟而成。可现在看来,竟是一步步试错、记录、修正的结果。没有神迹,只有实干。

“难怪王要设工考簿。”他低声道,“这不是为罚人,是为学。”

“治国如修渠。”陈砚重新落座,“你不指望一次挖到底,而是边挖边测水流,边调坡度,边加固堤岸。打仗也一样。我要的不是完美的开始,而是不断改进的过程。”

章邯深吸一口气,再次抱拳。

“末将明白了。这一仗,不只是为了灭六国余党,更是为了让这套法度立得住、传得下。”

“你说对了一半。”陈砚提笔蘸墨,“更重要的是,让所有人看到——秦还能变,而且变得更好。”

章邯不再言语。他转身告退,步履比来时轻快,却又更沉稳。甲叶撞击声渐远,消失在长廊尽头。

陈砚独自留下,继续翻阅军报。一页翻过,笔尖悬空,迟迟未落。他右手无意识抚过肩后,那里旧伤微热,似有电流窜过皮肉。

他收回手,提笔写下最后一句指令:“锐士营名单今夜定稿,明晨交章邯核验。”

窗外,晨光初透,灰白漫过屋脊。远处传来第一声更漏,新的一天即将开始。

陈砚将《出征十令》副本收入暗格,铜锁合拢时发出轻微咔哒声。

这时,门外脚步轻近。

一道素色身影停在廊下,药箱微沉,银簪在微光中泛着冷色。云姜抬起手,指尖触到门缝边缘,轻轻一推。

喜欢大秦:从县长到千古一帝请大家收藏:(www.064806.com)大秦:从县长到千古一帝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