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胞胎孩子周岁宴这天,我们邀请了许多亲朋好友来别墅聚餐。
院子里张灯结彩,充满了孩子们的欢笑声。
承煜、瑾妍和启辰穿着喜庆的红色抓周服,被放在铺了巨大绒毯的客厅中央,周围摆满了各式象征不同寓意的物件:算盘、钢笔、书本、听诊器、印章、钱币、玩具模型等等。
大人们围成一圈,满怀期待地看着三个小家伙。
承煜目光沉稳,略一打量,便毫不犹豫地爬向了一本厚厚的、有些年头的医学典籍都是弟弟荣清特意贡献出来的。
小手啪地按在封面上,引得众人一片叫好。
“将来是个大医者!像你的舅舅一样!”父亲笑得合不拢嘴。
瑾妍则对亮晶晶的东西很感兴趣,她看了看小巧的印章,又摸了摸精致的听诊器,最后却被一支漂亮的画笔吸引,拿在手里把玩,不肯松开。
婆婆喜道:“我们瑾妍以后是个小画家,心灵手巧。”
最逗的是启辰,他看看这个,摸摸那个,最后竟然一手抓起了算盘,哗啦啦地摇着,另一只手也没闲着,牢牢抓住了一个小小的、象征平安健康的葫芦,咧开没几颗牙的小嘴笑得开心。
大家都被他的贪心逗乐了。
“哎哟,我们启辰这是既要家财万贯,又要身体康健,一个都不能少啊!”
芝兰打趣道,现场气氛热烈到了顶点。
抓周礼成,宴席开始。
院子里摆开了几张大桌,美酒佳肴,宾主尽欢。
我和子豪忙着招呼客人,三个宝宝被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抱着,成了全场的开心果。
就在这热闹的间隙,兰凤和林少莲端着果汁走了过来,脸上带着跃跃欲试的神情。
“华华,子豪,”
兰凤笑着开口,声音压低了少许,带着一丝正式的意味。
“看你们这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真是替你们高兴。孩子们也一周岁了,你们俩是不是也该考虑一下,给自己找点事业上的奔头了?”
林少莲在一旁点头附和,语气比之前更加热切和具体:
“是啊。上次跟你们提过的‘青禾书社’那个项目,我们回去又仔细做了调研和规划,觉得可行性非常高。现在政策对文化产业有扶持,那个地段我们也看好了,就在新区那边的文化广场旁边,人流不错,环境也好。”
兰凤接过话头,眼神里闪烁着实干家的光芒:
“我们盘算过了,前期投资不用太大,主要是场地租金、装修和第一批书籍采购。我们俩可以负责日常运营和选书,华华你有文化底蕴,可以帮忙策划一些读书会、文化沙龙,子豪你人脉广,也能帮着宣传引流。这不仅仅是个书店,我们想把它做成一个社区的文化交流空间。”
我和子豪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兴趣和审慎。
经历了之前的风波,我们做决定更加稳妥。
孩子们渐渐大了,我确实也在思考除了教学之外,是否能有一份更能实现自我价值的事业。
而子豪,他的生意虽然稳定,但也一直在寻找新的、有意义的拓展方向。
“听起来确实是个好主意,”我斟酌着开口,“特别是做成文化空间这个理念,很吸引人。”
子豪点点头,问道:“具体的投资比例和运营方案,你们有更详细的计划书吗?还有,场地你们实地去看过了?租金和合同条款怎么样?”
林少莲显然有备而来,立刻从随身带的包里拿出一份简单的计划书概要:
“就知道你们会问。喏,这是我们初步拟的,你们先看看。场地我们约了这周末再去细谈,如果你们有兴趣,到时候一起去看看?”
我接过那份还带着打印余温的计划书,感受到的不仅是朋友的热情,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商业提议。
看着不远处由长辈带着,正咿咿呀呀学走路的三个孩子,心中一种新的动力在萌发。
或许,在守护这个小家的幸福之余,我们也可以携手朋友,去共同构建一个更大的、关于文化和理想的梦想。
“好,”我将计划书收好,对她们露出一个真诚的笑容,“等周末,我们一起去看看。这‘青禾书社’,说不定真能成为我们下一段精彩故事的开始。”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在欢声笑语的周岁宴上,一颗关于事业与新生的种子,悄然埋下了土壤。
生活,果然总是在平静中孕育着新的波澜与惊喜。
周末,我们如约和兰凤、林少莲一起去看了文化广场旁的那个店面。
位置确实不错,闹中取静,巨大的落地窗外是绿意盎然的小公园,阳光能毫无遮挡地洒进来,想象一下,在这里读书、喝咖啡,该是多么惬意。
店面的格局也很方正,空间足够大,可以清晰地规划出书籍陈列区、阅读区、儿童绘本区和一个小小的咖啡水吧。
子豪里里外外看得很仔细,甚至敲了敲墙壁,检查了电路接口,俨然一副项目经理的派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