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北境风紧
十一月的江城彻底褪去了秋老虎的燥热,梧桐树叶铺了满地金黄,江城一中的校园里处处洋溢着文化节临近的热闹。张斌站在操场的主席台上,一身黑色练功服勾勒出挺拔的身形,手里的木剑随着《将军令》的鼓点劈刺挥舞,剑风裹挟着落叶翻飞,台下传来此起彼伏的欢呼。
苏婉清站在舞台侧幕,手里紧攥着配乐遥控器,目光紧紧追着台上的身影。当张斌完成最后一个旋身劈剑的动作,鼓点戛然而止,她立刻按下掌声特效键,台下的欢呼声瞬间翻了倍。王浩挤到她身边,举着手机拍个不停:“斌哥太帅了!这表演绝对是文化节压轴好戏!苏主席,你这配乐选得也绝了,跟斌哥的动作简直天配!”
张斌收剑下台时,额角沁着薄汗,苏婉清快步递上毛巾和温水:“刚才最后那个劈剑的力度再收一点就更好了,不然剑尖差点碰到舞台边缘。”张斌接过水喝了一口,笑着刮了下她的鼻尖:“知道了苏指导,下次一定听指挥。”周围的同学见状哄笑起来,苏婉清的脸颊泛起红晕,连忙推了他一把:“快去换衣服,等下要开总结会。”
总结会上,李校长特意表扬了张斌和苏婉清负责的武术表演节目:“张斌同学的武术功底扎实,苏婉清同学的配乐设计新颖,这个节目不仅展现了我校学子的风采,更体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散会时,李校长单独叫住张斌:“你父亲给我打了电话,说寒假想让你回北境看看?”
“是的校长,想带苏婉清去体验一下边境生活。”张斌答道。李校长点点头,眼神里带着期许:“北境是个好地方,能让人明白责任的重量。注意安全,有什么事随时跟学校联系。”张斌刚走出办公室,就看到老陈站在走廊尽头,脸色比平时严肃了许多。
“小爷,北境来消息了。”老陈递过一个加密通讯器,“老吴说最近边境线不太平,有三队巡逻兵失联,现场只找到了一些带特殊标记的弹壳,跟当年陈老板贩毒网络用的武器型号一致。”张斌的眼神瞬间沉了下来,接过通讯器按下通话键,里面传来老吴沙哑的声音:“小爷,那些弹壳上有‘寒鸦’的标记,当年漏网的毒枭头子就叫寒鸦,传闻他一直在境外蛰伏,现在可能回来了。”
“寒鸦……”张斌默念着这个名字,脑海里浮现出父亲书房里的旧档案。当年父亲端掉贩毒窝点时,寒鸦因为在境外交易侥幸逃脱,是北境警方多年来的重点通缉对象。“我知道了,老吴,继续盯着边境动态,我这周末就动身回北境。”挂了通讯器,他转头对老陈说:“把行程提前,跟苏婉清说一声,就说我爸那边让我们早点过去。”
苏婉清听到要提前去北境的消息时,正在收拾文化节的获奖证书。她愣了一下,随即从抽屉里拿出一个防水笔记本:“我早就准备好了,查了北境的气候和风俗,还带了冻疮膏和保暖内衣。”看着她手里写得满满当当的笔记,张斌心里一暖,伸手将她揽进怀里:“那边可能会有危险,要是害怕……”
“我不怕。”苏婉清抬头打断他,眼里闪着坚定的光,“我爸教过我基本的防身术,而且我可以帮你整理情报,总不能一直让你保护我。”张斌笑着点点头,揉了揉她的头发:“好,那我们一起去。”
周六清晨,天还没亮,黑色越野车就驶离了江城。苏婉清靠在副驾驶上,看着窗外的景色从城市高楼变成乡村田野,最后逐渐被戈壁滩取代。车窗外的风越来越大,卷起沙尘拍打在车窗上,发出噼啪的声响。“这就是北境吗?”她看着远处连绵的雪山,眼里满是震撼。
“这只是北境的边缘。”张斌指着远处的一道铁丝网,“过了那道线,就是边境了。”老陈踩下油门,车子穿过一个边防检查站,站岗的士兵看到老陈车里的标识,立刻敬礼放行。苏婉清注意到,士兵们的眼神里都带着警惕,握着枪的手始终没有放松。
中午时分,车子到达了北境军区的家属区。张斌的父亲张建军穿着军装站在楼下等他们,黝黑的脸上刻着岁月的痕迹,眼神却如鹰隼般锐利。“爸。”张斌喊了一声,苏婉清连忙跟着问好:“张叔叔好。”
张建军点点头,目光在苏婉清身上停留了几秒,随即转向张斌:“跟我来书房。”书房里弥漫着墨香和烟草味,墙上挂着一张巨大的边境地图,上面用红笔圈着几个重点区域。“寒鸦回来了,带着一批武装分子,不仅绑架了巡逻兵,还在边境线埋设了地雷。”张建军指着地图上的红圈,“我们怀疑他想重新打通贩毒通道,而且目标可能是你。”
“他为什么针对我?”张斌问道。张建军点燃一支烟,深深吸了一口:“当年你救我的时候,寒鸦的侄子死在乱枪里,他一直认为是你干的。这次他回来,就是想报仇。”他将一份文件推给张斌,“这是失联巡逻兵的最后通讯记录,里面提到了‘黑风谷’,那是当年寒鸦的老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