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探源号”穿过达达尼尔海峡驶入博斯普鲁斯海峡时,系在传承刃柄上的青铜刻刀突然泛起鎏金色光晕——小宇的共振仪发出兼具厚重与灵动的共鸣,屏幕上伊斯坦布尔考古队传来的残片图像中,青绿松石釉底色上叠着拜占庭金釉,伊斯兰几何纹与波斯卷草纹、刺桐花交织处,藏着“闽欧亚合记”的希腊文与阿拉伯文双款识。“张爷爷溯源确认了!这是唐代粟特商人、拜占庭工匠与闽南窑工合建的‘地跨欧亚窑’残片!”小辰捧着欧亚商路交汇图,图上伊斯坦布尔作为“海陆枢纽”的标记与残片刻纹完美契合,“残片釉层里嵌着拜占庭金箔粉末与伊斯兰青金石粉末,劲法要融拜占庭‘金劲之坚’与伊斯兰‘几何之巧’,是丝路终端的‘终合劲’!”美穗轻触刃柄的青铜刻刀,鎏金与青绿交织的光晕里,几何纹与卷草纹正按欧亚商路轨迹流转:“之前的枢纽合劲是‘承转’,欧亚合劲该是‘双融共生’,就像伊斯坦布尔一半欧亚、一半海陆!”
当众人穿过伊斯坦布尔的老城区,抵达圣索菲亚大教堂旁的海岸窑址时,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海风正卷起咸湿的气息。当地双工艺传承人——拜占庭后裔索菲亚与伊斯兰工匠阿卜杜勒,捧着一块嵌着欧亚商队与船队叠印的残片等候在窑前。残片鎏金釉与青绿松石釉交织,釉下闽南“融”字、希腊文“欧亚”与阿拉伯文“共生”字样清晰叠印。“这窑是唐代丝路鼎盛时始建,明代郑和船队重修的‘欧亚终端官窑’,”索菲亚指尖抚过残片的金釉几何纹,“拜占庭工匠创金釉鎏金技法,伊斯兰工匠刻几何纹,闽南窑工统一控火与釉料配比,窑址藏在海岸岩石下,借海峡潮汐恒温。可百年海风侵蚀的沙砾淤积,再加上博斯普鲁斯海峡风暴季临近,窑口已被海岸沙岩与牡蛎壳封堵,最棘手的是‘金釉几何双融纹锁’——刻纹按拜占庭金釉锻造顺序与伊斯兰几何对称规律叠加,错动一处就会引发海岸岩石坍塌!”小辰将传承刃轻抵残片,鎏金与青绿交织的光晕投射在岩壁上,几何纹与金釉锻造轨迹严丝合缝。
众人踏着牡蛎壳残片抵达窑址时,海峡的浪头已开始拍打窑基,青灰窑壁一半嵌在岩石中,一半露在海岸沙地上,窑口的瓷片与金箔残片、几何纹陶片交错,刻纹上覆着薄薄的盐渍与海藻。“是‘金釉几何双料欧亚合劲纹锁’!”小宇用海岸地质仪探测,“外层是拜占庭金釉鎏金纹与伊斯兰几何缠枝纹交织,刻在金釉松石复合釉上;内层是闽南‘海陆’双字纹,刻在瓷胎上,两层间夹着海水盐胶与岩石粉末形成的胶层。金釉虽坚但脆,几何纹需‘巧劲对缝’,劲法要‘坚中带巧,巧中承坚’!”小辰握着传承刃上前,试着用枢纽合劲发力,刚划动一道几何纹,金釉就泛起细纹,阿卜杜勒急喊:“缺了‘对称劲’!伊斯兰几何纹‘左右相照,上下呼应’,金釉要‘稳劲托金,巧劲走纹’!”
美穗蹲下身,捡起一块带几何纹的牡蛎壳覆在刃峰:“几何纹的‘对称’就是钥匙!”她将青铜刻刀与菩提子串握在两人交叠掌心,“你用维京稳劲承住金釉的‘坚’,我用雅劲走几何纹的‘巧’,按对称轨迹同步发力!”两人掌心相抵覆在刃柄,小辰将稳劲沉至刃尾如海岸岩石;美穗以伊斯兰几何纹的对称轴线为基准,带动刃峰先刻左半侧几何纹,小辰同步用金劲稳固金釉。可当刃尖划到几何纹中心的“欧亚交汇点”时,胶层突然鼓起,索菲亚喊:“漏了‘双融劲’!这里要‘金劲裹巧劲,巧劲牵金劲’,像金箔裹着几何纹!”小宇立刻调出拜占庭金釉锻造与伊斯兰几何绘制的同步影像:“看中心交汇点,金釉要‘裹’住几何纹顶点,劲法要‘裹牵同步’!”
两人重新调整劲法,牡蛎壳的弧度让刃峰与刻纹贴合更密——小辰以金劲将刃身稳裹在金釉层外,美穗以雅劲带着刃峰沿几何对称线游走,到中心交汇点时,小辰稍收金劲留缝,美穗巧劲穿缝,再同步发力让金劲与巧劲交融。当刃尖划过刻着“欧亚同源,海陆共生”的纹路时,传承刃突然爆发出鎏金、青绿、珊瑚红交织的光晕,金釉几何纹层层展开,化作一面发光的“欧亚合劲纹钥”。“成了!这是拜占庭、伊斯兰、闽南三族工匠合创的‘欧亚合劲’!”索菲亚与阿卜杜勒同时合十,“就像伊斯坦布尔连接欧亚!”阿扎姆用海岸硬木搭建防塌支架,缠上浸过海峡淡水的麻布;苏婉清调制含金箔粉末与高岭土的解胶剂,柔化胶层又护金釉。
清理刚触到窑室中央,远处传来风暴的呼啸声——“风暴提前登陆!海岸要坍塌了!”中央石台上的“欧亚合璧金釉瓷尊”被裹着岩石的沙块压住,金釉几何纹已裂出细纹。美穗想起阿卜杜勒的“对称劲”,先以巧劲对齐几何纹缝隙,小辰同步以金劲托住金釉,两人合力将劲法融成“裹牵劲”,三色光晕顺着纹路漫开,沙岩块缓缓剥离;索菲亚立刻用金箔纸包裹瓷尊,小宇指挥无人机吊送,刚移出瓷尊,海岸岩石就轰然坍塌,窑址被浪头淹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