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 ——!”
除夕的清溪镇安置区,雪停了。铅灰色的云层渐渐散开,一轮浅月挂在天际,把满地白雪映得透亮,踩上去 “咯吱” 作响,像撒了层碎银。林家小院的红灯笼被夜风推得轻轻晃,红春联在月光下泛着暖光,横批 “家风传家” 四个大字,在皑皑白雪的映衬下,格外醒目。
客厅里,铁炉里的炭火正旺,橘红色的火苗舔着炉壁,把整间屋子烘得暖融融的。松木燃烧的清香混着腊味的醇厚、饺子馅的鲜香,缠在一起漫满每个角落,连空气里都飘着团圆的甜。
赵秀兰正站在灶台前忙活,锅里的腊猪蹄炖得咕嘟冒泡,汤汁浓稠得裹住骨头,色泽红亮;旁边的蒸锅冒着白汽,里面是林老太亲手做的腊鱼、腊鸡,都是提前半个月腌好晾干的,油光锃亮。陈慧在旁边打下手,帮着切蒜苔、剥蒜,动作麻利,额头上渗着薄汗,却笑得眉眼弯弯:“嫂子,你这腊猪蹄炖得也太香了,比我妈做的还入味!”
“你喜欢就多吃点。” 赵秀兰笑着掀开锅盖,一股热气带着肉香扑面而来,“这是你第一次在咱家过年,得让你尝尝咱林家的年味。”
客厅里,林建国正趴在八仙桌上对账,手里的计算器噼里啪啦响个不停。桌上摊着家具厂和五金店的账本,还有市区公寓的租金流水,他时不时在纸上画圈标注,眉头时而皱起时而舒展。建业坐在旁边,手里拿着五金店的订单明细,时不时递上一张单据:“哥,五金店这边,线上订单今年涨了三成,尤其是智能门锁,下半年卖了 150 多套,明年可以多进点智能家居配件。”
“嗯,我看行。” 林建国头也没抬,在账本上记下数字,“家具厂这边,市区那家连锁民宿的长期订单刚签下来,明年上半年的产能得提前安排,再雇两个熟练木工,把生产线扩一扩。”
林老太坐在藤椅上,手里拿着个小簸箕,正给晓阳剥瓜子仁。晓阳趴在她腿上,手里捧着重点高中的期末成绩单,叽叽喳喳地说:“奶奶,我这次数学考了年级第二!班主任说,只要保持这个势头,高考冲清北有希望!”
“哎哟,咱晓阳真能耐!” 林老太笑得眼睛都眯成了缝,把剥好的瓜子仁倒进晓阳手里,“以后可得继续努力,奶奶等着给你办升学宴。”
晓梅和周凯并肩坐在沙发上,手里拿着平板电脑,正在看婚礼场地的图片。周凯指着屏幕上的清溪公园:“开春桃花开的时候,我们就在这儿拍外景,既方便又好看,还能省不少钱。”
晓梅点点头,眼里满是憧憬:“我跟妈说了,婚礼不用太铺张,家常菜馆就挺好,亲戚朋友吃得舒心比啥都强。对了,我还想请李叔当证婚人,他现在踏实肯干,还当上了保安队长,正好给年轻人做个榜样。”
正说着,院门外传来一阵沉稳的脚步声,接着是轻轻的敲门声。赵秀兰擦干手去开门,门口站着的是李叔,穿着一身簇新的保安制服,手里拎着个布包,脸上带着憨厚的笑容:“建国,秀兰,我来给你们拜年了!”
“李哥,快进来烤烤火!” 林建国赶紧起身让座,接过他手里的布包,“外面天寒地冻的,冻坏了吧?”
李叔搓着冻红的手,坐在炉边,从布包里掏出一个红本本:“建国,跟你报个喜!我今年评上‘优秀保安’了,这是奖状,还有两千块奖金,特意来跟你分享分享。”
“真为你高兴!” 林建国拍着他的肩膀,眼里满是赞许,“这都是你踏实肯干换来的,以后日子肯定越来越顺。”
李叔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又拿出一瓶白酒:“这是我用奖金买的,咱哥俩今天得喝两杯。当年多亏你劝我,不然我现在还在瞎折腾,哪能有今天的日子。”
刚倒上酒,院门外又传来敲门声,这次是王三。他穿着件干净的棉服,头发剪得利落,手里拎着两袋水果,还有一个厚厚的信封,眼神比之前亮堂了不少:“建国,我来给你和奶奶拜年。”
“进来坐。” 林建国招呼他,心里有点意外 —— 王三自从在工地打工后,虽然偶尔会在小区碰到,但这么正式地来拜年还是第一次。
王三坐在角落,双手捧着信封,语气诚恳:“建国,这是我这半年打工赚的五千块钱,想请你帮忙转交给养老院的我爸妈。之前我不孝,让他们受了不少罪,现在我踏实赚钱了,以后每个月都会给他们寄生活费,等攒够钱,就把他们接出来。”
林老太叹了口气,拉着他的手:“知道悔改就好。做人啊,啥时候回头都不晚,好好孝敬父母,比啥都强。”
王三重重地点头,眼眶有点红:“我记住了奶奶。以后我一定踏实干活,再也不赌钱、不惹事了。”
就在这时,院门外又传来一阵犹豫的脚步声,张婶探着头站在门口,手里拎着个竹篮,里面装着几个自己蒸的年糕,脸上带着不自然的笑:“建国,秀兰,我…… 我来给你们拜个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