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狄阁老和李将军昨夜已经回府。”
清晨,侍立门外的玄甲女卫见狄明神清气爽地走出房间,立刻上前禀报。
“好,他们此行可有收获?”狄明一边活动着筋骨,一边随口问道,体内澎湃的宗师级内力让他感觉浑身有使不完的劲。
女卫回想了一下,答道:“属下昨夜见李将军情绪不高,狄阁老也未吩咐任何后续布置,想来……是扑了个空。”
“嗯,意料之中。随我去看看他们。”狄明笑了笑,迈步向府中东花厅走去。
东花厅内,气氛略显沉闷。
狄仁杰独坐书案后,气定神闲地批阅着文书,仿佛昨夜白跑一趟的并非是他。而一旁的李元芳则像只斗败的公鸡,耷拉着脑袋,时不时郁闷地拍一下大腿。
“父亲,元芳,看这情形,是空手而归了?”狄明踏入花厅,故意拉长声调问道。
李元芳猛地抬头,懊恼道:“嗨!别提了!真让你和大人说中了!那蛇灵总坛里干净得像是被狗舔过一样,连根毛都没剩下!白跑一趟,真是气煞我也!”
“元芳啊,”狄仁杰放下笔,笑眯眯地捋着胡须,“遇事需沉得住气。扑空本就在预料之中,何必如此焦躁?蛇灵若连这点警觉都没有,也不配与我们周旋这许多年了。”
“是啊元芳,”狄明接过话头,神秘地眨眨眼,“蛇灵遭此重创,蛰伏起来是必然的。不过嘛……我料定,待我们回到神都,必有意外收获。这伙逆党,离彻底覆灭之日不远矣!”
“哦?”狄仁杰眼中精光一闪,立刻抓住了关键,“明儿此言,莫非在神都已有安排?”
李元芳也瞬间来了精神,目光灼灼地看向狄明。
“呵呵,天机不可泄露。”狄明卖了个关子,得意一笑,“等回府之后,自然见分晓,保管给父亲和元芳一个惊喜!”他打算将小梅、小凤姐妹彻底归顺的消息作为一份大礼。
狄仁杰与李元芳对视一眼,皆是心照不宣。老爷子人老成精,已然猜到几分,抚须笑道:“哈哈,好!那老夫便拭目以待,看看你准备了何等惊喜!”
言归正传,狄仁杰正色道:“如今幽州战事已了,善后事宜也处置得七七八八。依老夫看,你该率大军凯旋,回朝献捷了。”
“正有此意。”狄明点头,“我已传讯婉儿,让她与房玄龄、杜如晦在营州节度使府做好交接。待大军途经营州,便接上他们一同返回神都。”
“河北道经此一战,更需要能臣镇守。房、杜二位皆是宰辅之才,你将他们调回中枢,河北道由谁接手?”狄仁杰关切地问。
“父亲放心,此事我已与太平、婉儿商议过。”狄明成竹在胸,“内政方面,河北道的宋璟才干卓着,由他接任节度副使,总理一道政务,必能胜任。军事上,李勇老成持重,虽进取不足,但守成有余。如今北疆平定,正需要他这样的稳重之将镇守边关,保境安民。”
“嗯,你们思虑周全,老夫便放心了。”狄仁杰满意地点点头。
数日后,神都洛阳。
今日的神都,与往日的繁华喧嚣截然不同。朱雀大街净水洒街,黄土垫道,仪仗林立。无数千牛卫士兵盔明甲亮,肃立于街道两侧,隔出宽阔的通道。全城百姓翘首以盼,等待着凯旋的王师。
武则天在接到幽州大捷,彻底击溃突厥契丹联军的塘报时,虽不似崇州大捷时那般激动落泪,却也连说了十几个“好”字,畅快之情溢于言表。
此战一举打垮突厥二十年元气,北疆威胁大减,大周终于可以迎来宝贵的休养生息之机。
女皇当即下旨,除了依照此前太平公主所拟章程,待大军回朝后普天同庆外,更特颁恩旨,大赦天下,与民同乐!
此刻,武则天命太平公主率领满朝文武,出城十里,亲迎凯旋大军。待得胜之师由应天门入城,游行于朱雀大街,接受万民欢呼后,她将亲自登上午门城楼,等候狄明入宫觐见。
女皇与监国公主一同以最高规格迎接一位臣子,这份殊荣,在大周立国以来也极为罕见。消息传出,天下震动。
当狄明一身亮银麒麟铠,骑着高头大马,出现在人们视野中时,整个神都沸腾了!“万胜!狄将军万胜!”的欢呼声如同山呼海啸。
赐御酒,犒三军。
当莫啜、李尽忠等敌酋首级以及一众突厥契丹贵族俘虏被押解示众时,气氛达到了顶点。崇州、幽州两场大捷,极大地提振了国威士气,一扫近年来对外战争的阴霾。
随后,盛大的庆祝活动在万众欢腾中结束。
武则天于明堂设朝,大宴群臣。
朝会之上,女皇心情极佳,对有功将士不吝封赏。金银、勋爵、官职,如流水般颁下。
狄仁杰破案有功,已位极人臣,封无可封,特进从二品虚职太子少傅,加光禄大夫,另赐国公府一座。加上原有的梁国公爵位、开府仪同三司和凤阁内史实职,已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