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息得差不多了,两人就准备重新启程。
付茶钱的时候,老者还乐呵呵地送了他们一小包自家炒的野茶,“刚才听到两位说这茶还可以,都是自家在山上采的,不值钱两位带着尝尝鲜吧!”
莫尘也没客气,伸手接了过来,还有些疑惑的问:“老丈这炒茶的手艺不错,能把普通野茶炒的这般好滋味,怎么不做卖茶叶的营生?”
他这也是有感而发,这卖茶水辛苦不说,还得受寒暑侵染,哪有在家里专门炒茶更舒服,挣得还更多。
哪知,他这话一出,那摊主就哈哈笑了起来,还摆着手说:“先生有所不知,这炒茶手艺可不是只我一个人会的,村里大家都会,哪里能挣来钱。”
“大家都会?”莫尘这次是更惊讶了,即便他好像从进入宸州境内就一直在惊讶。
一门能让寻常野茶增色不少的手艺,竟能普及到一村之人都会?这未免太过匪夷所思。
除非是祖传技艺,且秘不外宣,方能成为一家一姓的立身之本。如此轻易普及,实在不合常理。
摊主见他不信,笑着解释道:“客官您别不信!这事儿啊,还得谢咱们宸王殿下!”
“哦?这又与宸王殿下有何关系?”莫尘的兴趣被彻底勾了起来。
“关系大着呢!”老者脸上洋溢着感激之情,“前两年,王爷安稳下来后,一路视察,觉得俺们日子过得苦,于是就拿出了好些个改善民生的法子,其中就有这炒茶的手艺。王爷觉得这是好事,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就通过官府教授给了治下的所有人。”
他指了指宸州城的方向:“官府呢,就把这些法子,连同怎么堆肥能让庄稼长得更好、怎么养鸡鸭少生病、怎么用山上的草药防治些小毛病什么的,都写成了大白话的告示,贴在了各县各乡的城门口、市集口的告示栏上!还派了识字的小吏专门给大伙儿讲解!”
“这炒茶的法子,就在那告示上写着呢!步骤清清楚楚,火候怎么掌握,怎么揉捻,都写得明明白白。”
“俺们这些老家伙看不懂字,但听小吏念了几遍,又看邻居家试着做,慢慢也就学会了!”
“现在俺们这十里八乡,但凡是勤快些的人家,谁不会自己炒点野茶喝?虽比不得那些名茶,但自家喝、招待客人,或者像俺这样摆个茶摊,那是足够了!”
老者说着,语气中充满了对宸王的爱戴:“王爷说了,这都是些能让日子过得好一点的小窍门,藏着掖着没意思,大伙儿都学会了,日子才能一起红火起来!您说,这样的王爷,俺们能不念着他的好吗?”
听着老者朴实却充满震撼力的话语,莫尘端着茶碗的手僵在了半空,心中的惊涛骇浪几乎要掩饰不住。
将技艺公之于众!还是通过官府的告示栏!这是何等的气魄和远见!
在这个知识往往被世家大族、师徒门派严格保密,视为不传之秘的时代,这位宸王竟然反其道而行之,主动将有助于改善民生的技术无偿公开普及!
这不仅仅是为了赢得民心,这简直是在从根本上改变“知识”的属性和传播方式!
这意味着,在她治下,百姓获取改善生活技能的渠道被极大拓宽,民间智慧得以快速传播和共享,整体的民生水平会在这种“知识开源”的模式下得到普遍提升!
长此以往,其治下百姓的生存能力和生活质量,将与其他地方拉开巨大的差距!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仁政”可以形容了,这是一种近乎于“圣人”般的治国理念!
这位宸王所图,绝非一时一地的霸权,她是在试图塑造一个全新的、更加开放和有活力的社会根基!
“先生?先生?”青松见自家先生端着碗愣神,轻轻推了推他。
莫尘这才回过神,勉强压下心中的巨震,将碗中的茶一饮而尽,对老者郑重地拱手道:“老丈所言,真是令在下……茅塞顿开。宸王殿下之胸怀,确非常人所能及。受教了!”
离开茶摊,重新坐上驴车,莫尘久久无言。
青松还在兴奋地叽叽喳喳:“先生,这宸王可真厉害!修路给钱,连炒茶的手艺都教给老百姓!咱们北疆要是也这样该多好……”
莫尘望着前方越来越近的宸州城,心中百感交集。
他原本以为自己是来观察一个可能成为对手的势力,却没想到,一路走来,看到的竟是一个正在孕育着新秩序的雏形。
这位宸王,一次又一次地打破了他的认知。
莫尘不开口,也不影响青松自己说的开心。
他回味着刚才的烙饼,咂咂嘴道:“先生,这宸州的老百姓,日子好像过得挺不错的嘛。路好走,税也轻,还有饱饭吃。”
墨尘没有立刻回答,他握着缰绳,目光望向远处隐约可见的宸州城轮廓。
平坦的水泥路延伸向远方,路两旁是丰收的田野和安居的村落,偶尔有巡逻的兵士经过,军容整肃,对百姓秋毫无犯。
这一切,与他所知的北疆,乃至他游历过的许多地方,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里展现出的,不仅仅是一时的富足,更是一种深层次的、由有效的治理带来的秩序与活力。
“青松,”墨尘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我们看到的,或许不只是‘不错’而已。”
“啊?先生的意思是?”青松不解。
墨尘没有解释,只是轻轻挥动缰绳,让小毛驴加快了脚步。
他心中的探究欲越来越强,迫切地想要亲眼看看,那座传闻中日益繁华的宸州城,以及那位能打造出这般景象的宸王,究竟是何等人物。
喜欢快穿,平平淡淡就是福请大家收藏:(www.064806.com)快穿,平平淡淡就是福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