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吃完饭收拾好,夜幕开始降临。
夕阳的最后一线光辉彻底没入地平线,小区内的灯光次第亮起。
小区里有公共的发电机,使用的时候需要积分兑换,积分可以是平时干活给的,也可以是用物资换的。
所以,这会亮的灯多数依旧是充电的小台灯,也有些是蜡烛或者自制的简易油灯。
但小区几个重要的进出口和道路上,余晏清带人安装了几盏用变异萤囊制作的生物灯。
这种变异萤火虫很少见,所以只能装在重要的地方。
此时正散发着幽蓝偏绿的光芒,像悬浮的宝石,在夜色中指引着安全的方向。
万家灯火在黑暗的大地上显得脆弱却明亮。各家敞开的窗户里传出或清晰或模糊的说话声、孩子的咿呀声、锅碗瓢盆的碰撞声……
这些久违的、充满烟火气的人声,似乎共同编织成一道无形的屏障,隔绝了远处森林的危险。
…
如意他们所在的小区逐渐成了这座城市新的安全区,凡是还留在城里生活的人都想进去小区。
余晏清按照条件接受了一些,但人太多了他也无能为力。
于是,慢慢的,如意就发现围绕着小区在开始有人搭建起了房子。
有的是窝棚,有的是砖石房子,甚至还有帐篷。
没办法,余晏清只能出面给大家划分了位置,帮忙把周围清理一遍,再多的他也做不了什么。
这种日子一直持续到第二年。
在异变发生后的一年后,很突然的,他们和政府部门取得了联系。
原来政府当时都被高温牵扯了注意力,异变又发生的太快,这才有些手忙脚乱。
但国家机器运转起来的时候,是没有什么能够阻挡的。
只是,这也总是需要一个过程。
异变发生的半个月后,国家就已经建立了安全区,每个省都有。
但这也是杯水车薪,全国那么多人,即便死在了那天夜里的有很多,但剩下的还是更多。
政府稳扎稳打,逐渐收复失地。
历时一年,终于到了如意他们所在的清河市。
和政府部门取得联系的消息,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了巨大的涟漪,但随后带来的是前所未有的希望浪潮。
信号断断续续地持续了几天,最终由一支装备精良、带有明显军队背景和高级通讯设备的“曙光”小队确认了联络的真实性。
他们并非来自城市外的省级安全区,而是国家最高指挥部紧急成立并在全国各地部署的特勤小队,专为寻找、联络和引导幸存的大型聚集地。
小队的负责人,一位姓周的上尉,与余晏清、如意以及小区幸存者代表们进行了一场严肃而充满希望的会谈。
会谈的内容迅速在小范围内传开,然后又像野火燎原般烧遍了整个小区乃至周围不断扩大的“外环”聚居地:
1. 确认与接收: 周上尉带来了中央政府的正式文件。如意所在的小区以及外围的安全聚居点因为迅速发展壮大的规模,已被确认为本市新的官方安全区核心,被命名为“清河新区”。
国家将正式接收这里,并提供至关重要的“锚点”支持。
2. 锚点建立: “曙光”小队带来的最重要资源是两套代号“薪火”的卫星通讯及能量信标系统。
一套核心装置安置在小区原本物业中心的最高处,另一套则部署在新建的安全区管理总部。
信标激活后,稳定而微弱的能量场开始扩散,有效压制了城市废墟中能量活性较低但极具渗透性的某些危险变异植物和菌类,极大地扩展了安全范围。
更重要的是,它如同黑夜中的灯塔,精确地标识出“清河新区”的坐标,广播着“这里有人类安全区”的信息。
3. 空投与人力支援: 几日后,伴随着巨大的引擎轰鸣,涂了最新生物涂层,可以规避大部分的变异鸟类的大型运输机在战机和异能者们的护航下掠过城市上空。
空投的物资包精准地落向信标指引的区域。
里面不再是零散的应急物资,而是成批的种子、改良后的变异农作物的基础图谱资料(其中就有类似“变异山药”的记录和分析)、以及好几项政府研究所出来的最新成果。
4. 人员入驻与整合: “曙光”小队并未离去,而是留下了一支骨干力量协助管理、整合和安全防卫工作。
更多经过初步培训的后勤保障人员、技术工人和医疗小组被陆续输送进来,极大地充实了新区的基础功能。
余晏清被正式任命为清河新区的区长兼安全主管,他原本建立的自治体系被吸收改造,形成了更高效、更有组织的社区管理架构。
如意和那些最初的异能者,也被纳入到了新的安全防卫体系中。
5. 划定与建设: 国家提供了专业的规划师,结合现有的聚居范围和信标有效安全区,迅速划定了更大、更合理的新区边界。
重型工程设备(使用了最新的生物材料,大大减少了损坏率)艰难地进入,开始沿着规划线修建更坚固的防护墙、哨塔和清理出更多的可居住、可耕作土地。
喜欢快穿,平平淡淡就是福请大家收藏:(www.064806.com)快穿,平平淡淡就是福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