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嘴崖的硝烟散尽后,林雨潇和张警官带着“阳印”和密码盒,跟随特种部队返回了位于城郊的临时安全据点。这是一处隐藏在废弃工厂深处的秘密基地,戒备森严。
回到基地,两人被安排在一间独立的房间里休息。经历了鹰嘴崖上的生死考验,他们都需要时间来平复心情。但很显然,两人都无心休息。
房间中央的金属桌上,静静躺着那个黑色的密码盒和那块温热的“阳印”。它们是解开所有谜团的关键。
“雨潇,你准备好解密了吗?”张警官率先打破沉默,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
林雨潇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他拿起“阳印”,触手温润,上面的纹路仿佛有了生命,在指尖下微微发烫。他又拿起密码盒,盒子由一种不知名的黑色合金制成,表面光滑冰冷,除了一个凹槽和一个小型数字键盘外,没有任何其他标记。那个凹槽的形状,赫然与“阳印”完全吻合。
“看来,第一步是把‘阳印’放进去。”林雨潇说道。
他心翼翼地将“阳印”嵌入凹槽。
“咔哒”一声轻响,严丝合缝。
几乎是瞬间,密码盒表面亮起了柔和的蓝色光芒,数字键盘上的按键也依次被点亮,发出幽幽的蓝光。同时,盒子内部传来一阵细微的机械运转声。
“成功激活了!”张警官凑了过来,眼中闪过一丝兴奋。
蓝光持续了大约十秒钟,然后,密码盒的侧面弹出了一个极小的显示屏,上面用绿色的字体显示出一行字:
“请输入最终密钥。提示:天枢初现,七星为引。”
“最终密钥?”林雨潇皱起了眉头,“提示是‘天枢初现,七星为引’,这是什么意思?”
张警官也陷入了沉思:“‘天枢’我们知道,是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也和‘天枢档案’有关。‘七星为引’,难道是指北斗七星?”
林雨潇回想起鹰嘴崖下的石林迷阵,正是依靠北斗七星的图案才得以通过。他拿出那张手绘地图,再次仔细查看。地图正面是鹰嘴崖的路线,背面是那个“反”字陷阱的纹路。除此之外,再无其他线索。
“会不会和我父亲的照片有关?”林雨潇突然想到了什么,从怀中掏出那张一直带在身上的黑白照片。照片上,年轻的林振海站在星空下,背景是模糊的山峦。
他将照片放在灯光下仔细观察,特别是背景中的星空。由于年代久远,照片已经有些泛黄,但依稀能辨认出几颗明亮的星星组成的轮廓。
“张警官,你看!”林雨潇指着照片背景,“这几颗星星的排列,像不像北斗七星?”
张警官凑近一看,果然,照片中那几颗最亮的星星,恰好构成了北斗七星的形状!
“但是,这怎么能作为密码呢?”张警官疑惑道。
林雨潇盯着照片,又看了看密码盒上的提示,突然灵光一闪:“‘天枢初现’,天枢是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七星为引’,或许是指北斗七星在不同季节的位置变化?”
他努力回忆着关于北斗七星的知识。北斗七星的斗柄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指向不同的方向,古人常用来辨别季节。
“我父亲拍这张照片的时候,是什么季节?”
林雨潇喃喃自语。他记得照片背后除了“天枢启,影子灭”,还有一行极小的日期——1987年7月15日。
“7月15日,是夏季!”张警官立刻反应过来,“夏季的北斗七星,斗柄是指向南方的!”
林雨潇点了点头,但还是有些不确定:“指向南方……这怎么转化成数字密码呢?密码盒上的键盘是0到9的数字。”
他再次看向照片,目光停留在林振海胸前的口袋上。那里别着一支钢笔,钢笔上似乎刻着什么细小的东西。他用手机拍下照片,然后放大。
放大后的画面中,钢笔上刻着的赫然是一组坐标:北纬39°54′,东经116°23′。
“这是……北京的坐标?”张警官惊讶道,“这和密码有什么关系?”
林雨潇的心跳开始加速,一个大胆的猜测在他心中形成。他立刻打开房间里的电脑,调出了一个星图软件。他输入了坐标——北京,时间——1987年7月15日午夜。
星图软件迅速模拟出了当时的星空景象。北斗七星清晰地出现在屏幕上,斗柄正指向南方。而在北斗七星的下方,有一颗同样明亮的星星——那是北极星。
“北极星!”林雨潇激动地说,“北极星的位置几乎是固定的,它的赤经和赤纬是恒定的!”
他快速查询了1987年北极星的精确赤经和赤纬值。经过一番查找,他找到了数据:赤经2时31分,赤纬 89°16′。
“赤经2时31分,赤纬 89°16′……”林雨潇看着这组数据,又看了看密码盒上的数字键盘,“如果把时、分、度、分都去掉,就是2、31、89、16!”
密码盒的数字键盘可以输入多位数字。他深吸一口气,将这组数字按顺序输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