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穿越 > 在大唐苟活 > 第11章 还是要出去

在大唐苟活 第11章 还是要出去

作者:芥舟 分类:穿越 更新时间:2025-11-18 16:40:31

文安没有立刻去动那箱铜钱和珍珠,等出了暗室,才抱着那个小木箱回到了相对“生活化”的饭堂区域。他把箱子放在一张长桌上,自己坐在旁边,喘了口气。这一番折腾,对这具身体来说,负担不小。

歇够了,他才重新打开箱子,把里面的东西一样样拿出来,摆在桌上仔细打量。

首先是那几串铜钱。他拿起一串,入手沉甸甸的,带着金属特有的凉意。钱币穿在一起的绳子已经有些糟朽,感觉稍一用力就会断掉。他小心翼翼地将绳子解开,拈起一枚,放在眼前细看。

铜钱呈灰青色,边缘不算特别规整,能看出手工铸造的痕迹。钱文是篆书,他辨认了一下,是“布泉”二字。字体笔画丰满,布局匀称,透着一股古朴厚重的气息。钱币的穿孔是方形的,内外廓都还算清晰。

“布泉……”

文安低声念道。他记得以前翻看货币史类的杂书时,似乎看到过这种钱。这应该是北周时期铸造的“北周三泉”之一。

北周三泉,指的是“布泉”“五行大布”和“永通万国”这三种钱币,据说一代比一代铸造得精良,尤其是后期的“永通万国”,工艺和钱文书法都达到了很高水平,被誉为六朝钱币之冠。

手里这“布泉”,虽然比不上“永通万国”那样精美,但比起更早时期一些粗制滥造的钱币,已经算是规整了。

它的铸造工艺,大概采用的是当时的母范铸造法,也就是先制作出精美的母钱,再用母钱翻制出泥范,然后浇铸铜液。

从手里这枚钱币的钱文清晰度和整体形制来看,当时的铸造技术还算稳定,只是细节处,比如边缘的毛刺和轻微的流铜现象,还是暴露了手工铸造的局限性。

这钱在当时,不知道购买力如何,但现在,恐怕更多的是文物价值了——如果是五铢钱倒是还好,不管是隋末还是唐初都能用,这布泉铜币,卖给那些喜爱收藏的地主老财、达官贵人,或许可以换点能用的钱币。

数完铜币,他把目光投向那十三颗珍珠。

珍珠个头不算特别大,但形状都非常圆润,几乎挑不出瑕疵。颜色是柔和的银白色,透着淡淡的粉光,光泽温润内敛,不像他以前在旅游景点见过的那些人工养殖珠那样死白或者过于炫亮。即使在饭堂这不算明亮的光线下,它们也静静散发着一种优雅的、属于天然造物的光华。

文安拿起一颗,触手冰凉滑润。关于它们的来历,宇文秋没有说,但文安记得以前看过的一本野史上有一个记载,这很可能是当年北周皇室鼎盛时期,岭南某个依附的部落进贡的合浦南珠。

合浦南珠自古就是贡品,名声极大。这么大一串尺寸均匀、品相极佳的珍珠,在当时恐怕也是稀世珍品,足以在宫廷中引起轰动和赏玩。

它们或许曾点缀过某位宇文皇后的凤冠,或许曾是某位王爷冠冕上的饰物,象征着宇文氏曾经显赫的权势与地位。

如今,时过境迁,皇族覆灭,这些珍珠流落至此,成了这支遗脉最后的“活动经费”之一。它们曾经的荣光已然褪去,现在剩下的,主要是它们的物质价值——很值钱。

文安看着这些珍珠,心里没什么波动。好看是好看,值钱也值钱,但对他来说,还不如几串铜币来的实在。

铜钱能直接买卖东西,这些珍珠,出手恐怕就是个麻烦,搞不好还会引来杀身之祸。他小心翼翼地将珍珠和铜钱重新放回木箱,盖上盖子。这就是他现在的全部家当了。

接下来的日子,文安就在这地下墓穴里住了下来。

他不再像前几天那样浑浑噩噩,而是有意识地利用这里相对安全的环境和现成的粮食,慢慢调养这具孱弱的身体。

文安每天规律进食,虽然只有粟米、咸菜和偶尔能找到的少量干肉,但至少能吃饱。他去溪边打水,开始还只是喝,后来壮着胆子,趁着正午阳光最烈、水温稍高的时候,找个水浅僻静的地方,快速擦洗一下身体。

冰冷刺骨的溪水激得他直打哆嗦,但洗完过后,那种清爽感是难以言喻的。

文安也在墓穴内外有限地活动,逐渐适应这具身体的体力极限。他不敢走远,生怕遇到狼群或者其他野兽,最远也就是到宇文秋的坟前看看,或者在那片流沙绝地外围转一转。

大部分时间,他都待在书房里。那里成了他最好的避难所和精神慰藉。他翻阅那些竹简和书籍,一方面是出于对历史的好奇,想更多了解这个时代;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点,他在学习。

学习这个时代的文字,主要是隶书和楷书,篆书他认起来还是有些吃力,学习这个时代的语言,通过书籍上的注释和行文方式,揣摩口语习惯,学习这个时代的常识。

文安就像一个突然被扔进陌生国度的移民,迫切地需要掌握基本的生存技能,而语言和文字,是第一道关卡。

他甚至还找到了一些简单的地理志和风物志,虽然记载简略,但至少让他对秦岭周边和如今所谓的“关中”“中原”有了个模糊的概念。

日子一天天过去,身体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脸上那种病态的蜡黄和苍白渐渐褪去,虽然依旧瘦,但不再是之前那种皮包骨头、风吹就倒的虚弱感,手臂和腿脚也似乎有了些力气。

脸上也因为能吃饱饭和适当的清洗,多了点肉,看上去不再那么嶙峋可怜,虽然眉眼间的稚气未脱,但眼神里多了几分沉静——那是属于另一个灵魂的审视和观察。

文安在墓穴里又待了十多天,加上之前昏睡和恢复的时间,前前后后,在这个与世隔绝的山谷墓穴中,他已经停留了一个月有余。

终于,在一个清晨,文安决定离开了。

促使他下定决心的原因有几个:一是墓穴里的存粮虽然还不少,但咸菜已经开始变质,粟米也消耗了近三分之一,坐吃山空不是办法;二是他感觉身体恢复得差不多了,至少有了长途跋涉的基础体力;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他毕竟是一个在现代社会生活了二十多年的人。

喜欢在大唐苟活请大家收藏:(064806.com)在大唐苟活www.064806.com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