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都市 > 怒海争锋 > 第571章 水下长城

怒海争锋 第571章 水下长城

作者:青鸾衔书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8 16:39:38

场景一:深蓝母港的静谧启航——布设行动的展开

时间: 深夜,月暗星稀。

地点: 某特殊军港,戒备等级极高。一艘外形独特、低噪音的专用布设船“探索一号”悄然解缆启航。

氛围营造: 没有欢送仪式,只有港口探照灯在漆黑水面划过的冷光。船体线条流畅,旨在减少水声特征。它将执行一项绝密任务——“海蛛网”一期节点的首批布设。

场景二:“海蛛”的形态——智能节点的技术核心

地点: “探索一号”船舱内。技术负责人向随船的军方代表展示即将布设的“海蛛”节点。

节点构成:

主节点(“蜘蛛”): 体型较大,具备长效动力系统(如小型核电池或高能燃料电池),可海底定点值守数年。装备大型舷侧声纳阵列和低频水声通讯系统,负责区域监控和信息中继。

子节点(“幼蛛”): 小型、低成本、模块化。可由主节点释放,执行机动侦察、近距离识别、甚至携带小型灭雷具或拦截武器。

通信中继节点(“网线”): 负责在节点间构建水下通信网络(可能采用激光或量子通信技术),并将数据通过浮标天线或海底光缆传回岸基/舰基指挥中心。

智能特性: 节点群具备自主组网和智能任务分配能力。一旦某个节点被毁或失效,周边节点会自动调整监控范围,弥补缺口。

场景三:布设的“织网”行动——精准与隐匿

事件: “探索一号”抵达预定海域(如某关键水道、海峡入口或潜在对手潜艇频繁活动的区域)。

布设过程:

船只以极慢速度航行,利用深海布放系统,将“主节点”如同播种般,精准投放至海底特定地质结构(如海山)附近,利用复杂地形隐蔽自身。

“子节点”则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散射式布放,形成密集的监控子网络。

整个过程尽可能保持静默,避免被敌方海底声学监测系统察觉。布设行动模拟民用海洋科考活动以进行掩护。

场景四:指挥中心的“深海棋盘”——网络的激活与效能

地点: 某地下深处的“国家水下监控指挥中心”。

事件: 首批节点布设完毕,网络进行首次激活与测试。

场景展现:

巨大的弧形屏幕上,显示着目标海域的三维海底地形图。随着指令下达,一个个代表“海蛛”节点的光点依次亮起,逐渐连接成网。

实时监控演示: 一艘奉命配合测试的09III型潜艇试图隐蔽通过该区域。它刚进入“海蛛网”覆盖范围,其噪音特征和航迹就在大屏幕上被实时、精确地标注出来,甚至能初步判断其型号和航行意图。

协同追踪: 当潜艇试图机动规避时,附近的“子节点”在“主节点”指挥下,自动调整位置,保持持续跟踪,并将数据融合,形成完整的运动轨迹。

指挥员评价: “这就像在海底装上了‘永不疲倦的哨兵’和‘无处不在的眼睛’。以往我们需要耗费大量舰机进行反潜巡逻的区域,现在实现了7x24小时不间断的常态化监控。”

场景五:战略威慑的无声宣告——体系的对抗

深度分析:

反潜革命: “海蛛网”使中国周边关键水域的透明度急剧增加,敌方潜艇的活动风险大幅提升,极大地压缩了其行动自由和隐蔽性。

航道安全: 确保本国战略核潜艇(如09VI型)进出大洋的安全走廊。

战略威慑: 这道水下长城与岸基、空基、天基反潜力量联为一体,形成立体化的水下监控打击体系,使得任何试图抵近侦察或发动偷袭的水下力量都要三思而后行。

对手的困境: 主要对手发现,其赖以生存的水下优势正面临严峻挑战。反制“海蛛网”需要昂贵的扫海作战,且网络具备再生能力,成本对比极度失衡。

章节结尾:

镜头深入幽暗的深海。一个“海蛛”主节点静静地吸附在礁石上,其声纳阵列如同敏感的触角,无声地扫描着周围的黑暗。偶尔有深海生物游过,却打扰不了它的永恒警戒。

画外音(沉稳而深邃):

“最坚固的城墙,往往是看不见的。当对手还在凝视天空和海面时,我们已经在那片最深、最暗的领域,织就了一张天罗地网。这道‘水下长城’的每一根丝线,都连接着国家的安全命脉。它无声无息,却重若千钧。”

喜欢怒海争锋请大家收藏:(064806.com)怒海争锋www.064806.com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