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幕:风暴前夕】
关岛的夜空被厚重的云层笼罩,安德森空军基地的跑道灯在黑暗中划出刺眼的光线。B-1B枪骑兵战略轰炸机整齐地排列在机库旁,地勤人员正进行着例行的夜间维护。在指挥塔台里,值班军官马克·威廉姆斯上校盯着雷达屏幕,上面显示着方圆500公里内的空情——一切如常。
又是平静的一夜,威廉姆斯对身旁的少尉说道,中国人最近倒是消停了不少。
少尉笑了笑:听说他们的舰队都缩回南海了,估计是被我们的航母吓怕了。
威廉姆斯没有回应。作为一名服役二十年的老兵,他总觉得这种平静不太对劲。三天前,太平洋司令部发来预警,称中国火箭军有异常调动,但具体情报尚不明确。他拿起咖啡杯,啜了一口已经凉透的黑咖啡,目光不自觉地飘向窗外——远处的海平面一片漆黑,仿佛隐藏着某种未知的威胁。
与此同时,在关岛以西100海里的深海中,中国海军093B型核潜艇号正以5节的静音航速缓缓游弋。艇长陈涛少校通过潜望镜最后一次确认了方位,然后轻轻放下手柄。
目标确认,阿普拉海军基地,距离98海里。他转向声呐官,美军舰艇的声纹特征都记录清楚了吗?
全部录入数据库,艇长。邦克山号巡洋舰的螺旋桨特征尤其明显,绝对不会认错。
陈涛点点头,目光扫过指挥舱里的每一个官兵。这些年轻的面孔上都写满了坚毅——他们都知道,这次任务将改变西太平洋的力量平衡。
全艇进入一级战斗部署,陈涛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向指挥部发送最后确认信号:长城就位,等待断剑出鞘
【第一阶段:电磁风暴】
北京时间凌晨3:00(关岛时间5:00)
在海南岛的某处地下指挥所里,火箭军司令员周卫国中将盯着巨大的电子作战图。图上清晰地标注着关岛各个军事设施的坐标,以及预计的打击序列。
各单元最终确认,周卫国的声音在密闭的指挥所内回荡,电磁脉冲打击倒计时30秒。
作战参谋们的手指在键盘上飞速跳动,最后一遍核对目标参数。周卫国的目光不自觉地瞥向墙上的电子钟——秒针一格一格地跳动,每一下都像是敲在他的心上。
10秒...5、4、3、2、1,发射!
海南岛某隐蔽发射阵地上,两枚DF-17高超音速导弹拖着耀眼的尾焰腾空而起,瞬间突破云层。导弹在升空后立即进行程序转弯,调整弹道朝向关岛方向。
在米的高空,导弹整流罩分离,弹头部的电磁脉冲发生器开始预热。这个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最新研发的武器,能够在高空释放出足以烧毁方圆50公里内所有电子设备的强电磁脉冲。
关岛防空系统的AN/TPY-4雷达几乎在同一时间捕捉到了来袭目标。
不明飞行物!速度10马赫,高度80公里,方位280!雷达操作员的声音因为紧张而变得尖锐。
威廉姆斯上校一把抓起通讯器:立即启动萨德系统!全基地进入红色警戒!
基地的警报声凄厉地响起,睡梦中的飞行员们被惊醒,匆忙套上飞行服冲向机库。但已经来不及了——DF-17在距离关岛200公里处突然进行蛇形机动,这个出乎意料的变轨让美军拦截系统措手不及。
拦截失败!导弹仍在接近!
威廉姆斯眼睁睁地看着雷达屏幕上,代表导弹的光点越来越近。在最后一刻,两枚DF-17在关岛上空20公里处同时引爆。
没有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没有冲天的火光,只有一道肉眼几乎不可见的蓝色波纹以爆心为原点,呈球形向四周急速扩散。这道波纹所过之处,电子设备纷纷冒出青烟,火花四溅。
安德森基地的指挥系统瞬间瘫痪,雷达屏幕变成一片雪花。机库内,正在启动的F-22战机的航电系统冒出刺鼻的烟雾,价值数亿美元的隐身战机转眼间变成了一堆废铁。
报告损失情况!威廉姆斯怒吼道,却发现连内部通讯系统都已经失灵。他冲出指挥塔台,眼前的景象让他浑身发冷——整个基地陷入诡异的黑暗,只有零星几处应急灯还在闪烁。远处,几架B-1B轰炸机的机翼下垂,显然电子控制系统已经完全损毁。
【第二阶段:精确打击】
电磁脉冲攻击得手后,真正的打击才刚刚开始。
在海南岛的发射阵地上,12枚DF-26中程弹道导弹已经竖起。这些导弹携带的是专门针对机场跑道设计的子母弹头,每个弹头内装有240枚小型钻地弹。
第二轮打击,发射!
导弹升空的轰鸣震得地下指挥所微微颤动。周卫国紧盯着实时传输的卫星画面,看着代表导弹的光点快速向关岛移动。
关岛的美军此时正处于最脆弱的时刻。阿普拉港内,邦克山号巡洋舰的舰长詹姆斯·科尔曼上校正指挥船员紧急启动备用电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