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上午 8:47 (北京时间)
地点: 台湾岛东北空域,海拔米,超视距空战边界
广袤的太平洋上空,云层之下是杀机四伏的棋盘。在这里,人类空战史上最顶尖的两种隐身战斗机——中国的歼-20与美国的F-22“猛禽”,即将展开一场注定载入史册的惨烈对决。F-35C则在一旁扮演着辅助、偷袭和电子压制的角色。
空警-500预警机在高空后方盘旋,其巨大的雷达罩艰难地试图在强烈的电磁干扰背景中,捕捉那些微弱的、属于隐身目标的信号碎片。数据链将零星、断续的信息,融合地面、海上反隐身雷达的提示,传递至歼-20飞行员们的先进头盔显示器上。
“黑箭小队,注意。数据链提示,方位095,高度,距离180,高速目标两个,特征识别……F-22。优先目标。”长机飞行员,“龙首”,的声音冷静地透过加密频道传来。他的歼-20“威龙”如同暗夜的幽灵,修长的机体在稀薄的高空空气中几乎不留痕迹。
“黑箭02收到。已接收数据。保持雷达静默,被动侦测确认。”僚机“刺客”回应道。他们依赖体系支撑和自身强大的光电分布式孔径系统(EODAS)和光电跟踪系统(EOTS)进行初步索敌,极力避免开启有源相控阵雷达(AESA)暴露自身位置。
同样的谨慎也发生在对面。两架F-22同样收到了E-2D预警机(在更远距离上)和自身机载传感器融合后的提示。他们的AN/ALR-94雷达告警系统极其灵敏,同样在静默中接近。
这是一场盲棋般的初始阶段,双方都是顶尖的刺客,在黑暗中摸索对方的位置,谁先暴露,谁就可能先承受致命一击。
距离在快速缩短。150公里…120公里…100公里…
“龙首”的EOTS捕捉到了一丝极微小的热源信号,头盔显示器上跳出一个模糊的、未经识别的光标。“刺客,左前轻微热信号,尝试交叉确认。”
“确认。类似信号。高度可信目标。”僚机几乎同时发现。
不能再等了。
“我先进行短促雷达照射确认!你准备攻击!”“龙首”果断下令。风险极大,但必须锁定目标。
嗤——!歼-20的AESA雷达以极短的猝发模式(LPI模式)照射了可疑空域。
几乎在雷达波发出的瞬间,两架F-22的座舱内,尖锐的雷达告警声嘶鸣起来!
“被跟踪!中国隐身机!”
“反击!发射!”
美军长机飞行员反应快如闪电,几乎在告警响起的同一时间,已经操纵战机进行剧烈的规避机动,并下令发射AIM-120D中距空空导弹。
咻!咻!两枚AIM-120D脱离F-22的弹舱,点火,拖着白烟扑向歼-20的大致方向。
“龙首”在雷达告警响起的瞬间,也毫不犹豫地按下了发射按钮!“发射霹雳-15!攻击目标A!”
一枚修长的霹雳-15远程空空导弹从歼-20的侧弹舱或主弹舱(根据不同挂载方案)射出,以更快的速度冲向锁定的F-22。
超视距(BVR)空战在电光火石间爆发!
四枚中距弹在空中划出死亡的航迹,它们的主动雷达导引头将在飞行末段自行开机,完成最后的猎杀。
“释放干扰!规避!”“龙首”大吼,推动操纵杆,歼-20展现出优异的机动性,进行大过载的桶滚和俯冲,抛洒出大量的箔条和热诱弹。僚机“刺客”也同样如此。
天空中被干扰丝和诱饵弹照亮。AIM-120D的导引头受到强烈干扰,一枚被成功欺骗,失去目标自毁;另一枚则被“龙首”以一个极限的9G转弯配合干扰成功甩脱。
同样,美军的F-22也以惊人的机动性和电子对抗能力,惊险地规避了那枚致命的霹雳-15。
第一轮超视距交锋,双方均未取得战果,但距离已被拉近到视距内(WVR)格斗的边缘。
“他们下来了!准备格斗!”“龙首”看到两架F-22正从高空俯冲而下,显然试图利用能量优势进入近距缠斗,发挥F-22闻名天下的高机动性。
歼-20双机编队迅速散开,占据有利高度和方位。
“刺客,你左我右!咬住他们!”
瞬间,四架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斗机如同中世纪的骑士,冲破了远程武器的界限,猛地撞入了彼此肉眼可见的死亡漩涡。
格斗空战(Dogfight)爆发!
F-22凭借其强大的F119发动机和推力矢量喷口,做出令人瞠目结舌的急速转弯和爬升,试图抢占歼-20的六点钟方向。
但歼-20同样不凡。其鸭翼布局带来了优异的瞬间盘旋能力和高攻角性能。飞行员“龙首”猛拉操纵杆,战机以一个几乎违反物理定律的剧烈抬头,机头瞬间指向正在绕行的F-22,头盔瞄准具已然锁定了目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