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凌晨 5:30(北京时间)
地点: 中国东部沿海,联合参谋部指挥中心(地下深层掩体)
显示屏上的世界地图看似平静,只有代表日常航线和已知军事单位的微弱光点在缓缓移动。但联合参谋部指挥中心里,空气凝滞得如同暴风雨前的死寂。值了一夜班的空军大校李云波眼球布满血丝,却不敢有丝毫松懈。他的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控制台,一种难以言喻的紧绷感萦绕在心头,这是老兵的直觉。过去72小时,西太平洋上的电磁信号异常活跃,如同喧嚣的蜂群,却又在数个关键节点诡异地陷入静默。卫星过顶侦察显示,美军驻日韩基地的活动频率反常增高,其航母战斗群“罗斯福”号与“林肯”号的位置也从日常通报区域“消失”。
“报告,‘星空-3’侦察卫星第7号、9号链路中断,疑似强干扰!”
“报告,东南方向远程对海警戒雷达阵列出现间歇性杂波干扰,特征与以往演习不同!”
报告声此起彼伏,每一个都像重锤敲在中心指挥官,一位肩扛上将星衔的老将军心头。他面色沉静如水,但微微眯起的眼睛透露出内心的风暴。“启动最高等级电子侦察和光学凝视,命令所有战区,进入‘雷霆’戒备状态。火箭军部队,提高戒备等级至一级。”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遍整个指挥中心。
命令刚下达。
凌晨5点42分。
呜——呜——呜——!!!
凄厉至极的战斗警报声毫无预兆地,同时响彻了中国从辽东半岛到南海之滨的所有军事基地、雷达站和指挥机构!巨大的地下掩体也为之震动。
几乎在警报拉响的同一微秒,指挥中心那面巨大的主屏幕上,原本稀疏的信号光点瞬间爆炸般激增!从远离海岸线的深海方向,数以百计的高速、低可探测性目标被前沿部署的、在强电磁干扰下艰难工作的超视距雷达和无侦-8高速无人侦察机捕捉到,它们像一群从黑暗中扑出的嗜血毒蜂,正以贴海飞行的高度,朝着海岸线猛扑过来!
“确认敌袭!大规模巡航导弹攻击!数量超过两百!批次01,方位XXX,高度XX,速度0.8马赫!”
“检测到大量低可观测空中目标!高度XXXX,速度1.5马赫,疑似F-35、F-22混合编队!批次02,方位XXX!”
“强烈电磁压制!GPS及北斗军用码信号受到高强度欺骗式干扰!部分雷达屏一片雪花!”
指挥中心内,键盘急促的敲击声、参谋们声嘶力竭的报告声、警报声混杂在一起,气氛瞬间白热化!
“启动‘长城’反导防空体系!所有单位,按预案反击!”上将猛地站起身,声音如同出鞘的利剑。
刹那间,中国东部沿海,从沉寂中骤然苏醒,化作一座喷发的火山。
某处隐蔽的山谷中,红旗-9B远程地空导弹营的相控阵雷达在冗余备份系统和光学辅助指引下,顽强地锁定了目标。伴随着震耳欲聋的轰鸣和浓烈的白烟,第一波拦截导弹拖着炽白的尾焰,撕裂黎明前的黑暗,直刺苍穹。
沿海某机场,值班的歼-20双机编队在地勤人员疯狂的信号下,开着加力咆哮升空,飞行员甚至来不及完全确认所有系统参数,他们的任务是在预警机的残存指引下,前出拦截敌人的隐身战机,为地面防空体系减轻压力。
更深远的内陆,依托山体加固的洞库内,一辆辆墨绿色的发射车缓缓竖起冰冷的发射筒。这是最后的盾牌,也是预备反击的利剑。
然而,联军的首波打击来得太快、太狠、太精准。
第一批“战斧”巡航导弹和AGM-158 JAS**导弹已经突入近海。它们像是拥有智慧一般,陡然进行剧烈的蛇形机动,抛洒出密集的箔条和热诱弹,试图规避拦截。
“拦截失败!3号目标突破!”
“4号目标丢失!”
“敌导弹进入末段俯冲!”
尽管红旗-9、S-400、红旗-16、海红旗-9B等系统组成的多层拦截网拼命开火,在空中炸开一团团死亡的黑色烟云,数枚巡航导弹被凌空打爆,火球四溅,如同短暂的节日烟花。但仍有漏网之鱼。
轰——!!!
大地剧烈震颤。即使身处数十米下的地下掩体,也能感受到那沉闷而可怕的冲击波。
屏幕上一个光点黯淡下去,旁边跳出损毁报告:东部战区某沿海雷达站被直接命中,信号消失。
轰!轰!轰!
更多的爆炸声接连传来,通过前方部队的实时画面传回指挥中心。某个海军快艇支队驻地被击中,码头陷入火海;一个重要的空军基地跑道被炸出数个巨大的弹坑,试图紧急起飞的数架歼-11B被冲击波掀翻在地,燃起熊熊大火;甚至一座位于前沿的备用指挥所也遭到了钻地弹头的重点照顾,通讯彻底中断。
空中,歼-20与F-22的首次遭遇战在肉眼不可见的中距空域已然爆发。霹雳-15和AIM-120D超视距空空导弹的尾迹在空中交错纵横,双方飞行员在极度干扰和反干扰的环境下,依靠残存的数据链和自身先进的有源相控阵雷达进行着生死搏杀。一架试图突防的F-35被埋伏在高空的歼-20抓住机会,一发导弹将其化为夜空中绚烂的火球,残骸拖着黑烟坠入大海。但同样,也有中国的战机被数量占优的敌机击落,飞行员生死未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