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 · 马尼拉电力调度中心
2025年9月15日18时07分,菲律宾国家电网调度中心主任桑托斯正在监控晚高峰的电力负荷。巨大的电子屏幕上,代表电力输送的绿色线条平稳地跳动着,整个吕宋岛电网运行在98%的满载状态。
看来今晚不会发生...桑托斯的话还没说完,整个调度中心突然陷入一片黑暗。应急照明系统在0.3秒后启动,但主控台的所有屏幕都已熄灭。远处传来一连串沉闷的爆炸声,像是雷暴在远处酝酿。
立即启动备用电源!桑托斯冲向窗边,眼前的景象让他浑身发冷——整个马尼拉大都会区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陷入黑暗。从金融区的摩天大楼到贫民窟的铁皮屋,灯光一片接一片地熄灭。更可怕的是,他看到远处的变电站方向升起了诡异的蓝色电弧光,在夜空中交织成一张死亡之网。
中国 · 广东某空军基地
两架经过特殊改装的轰-6K轰炸机在暮色中呼啸升空。机翼下挂载的不是常规炸弹,而是外形奇特的圆柱形容器。飞行员李锐少校正在接收最后的任务简报:
烛龙行动开始,目标吕宋岛北部电网枢纽。使用特种石墨炸弹,投弹高度9000米,投弹后立即返航。
李锐检查了武器系统状态。每架轰-6K携带了4枚CS/BBC5型石墨炸弹,这种炸弹采用卫星/惯性复合制导,圆概率误差不超过7米。更重要的是,它不会造成人员伤亡,却能瘫痪一个现代化大都市的命脉。
技术内核
中国最新研制的石墨炸弹采用了革命性设计:
纳米碳纤维丝:直径仅0.005毫米,比头发丝细50倍,导电性极强
智能子母弹:每枚母弹携带147个子弹药,覆盖面积达6平方公里
北斗精导:采用北斗三号全球定位系统,打击精度达米级
延时引信:在变电站上空300米精确引爆,确保最佳散布效果
死亡飘带
19时23分,轰炸机群抵达预定空域。李锐按下投弹按钮,机身轻微震动,24枚石墨炸弹脱离挂架。在重力作用下,这些银色圆柱体开始下坠,外壳在空气摩擦中逐渐发红。
在距离地面300米处,炸弹的延时引信启动。弹体像开花一样分裂开来,释放出数以百万计的碳纤维丝。这些细如蛛丝的物质在夜空中几乎不可见,它们随风飘散,如同死神的披风覆盖了整个电网系统。
瘫痪时刻
毁灭以最安静的方式降临。第一批碳纤维丝落在马尼拉北部500千伏变电站时,监控摄像头拍下了惊人的一幕:
19时31分:主变压器突然迸发出耀眼的蓝色电弧
19时32分:断路器接连跳闸,但碳纤维丝导致自动重合闸失效
19时33分:站内三台价值4000万美元的主变压器相继起火
19时35分:整个变电站被笼罩在有毒的六氟化硫气体中
与此同时,八打雁省的主干输电塔上,碳纤维丝在高压线之间形成了无数导电通道。230千伏的电流在这些细丝上跳跃,产生的温度高达3000℃,将输电塔的钢结构直接熔断。一座接一座的输电塔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倒下,在夜空中划出死亡的轨迹。
社会崩溃
现代化大都市在断电面前脆弱得如同纸牌屋:
医疗系统:马尼拉总医院的备用发电机仅能维持12小时。ICU病房里,呼吸机的警报声此起彼伏。医护人员不得不用手动气囊为危重病人维持呼吸。
交通系统:全城3200个交通信号灯同时熄灭。主干道上,惊慌的司机们疯狂鸣笛,交通事故在第一个小时就达到487起。地铁系统瘫痪,上千名乘客被困在漆黑的隧道中。
供水系统:随着水泵站停止运转,高层建筑的自来水供应中断。在炎热的九月,马尼拉居民很快面临脱水危机。超市里的瓶装水在2小时内被抢购一空。
通信系统:手机基站陆续断电,社交媒体上最后的求救信息定格在19时45分。菲律宾变成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孤岛,只剩下少数军用无线电还在运作。
美军困境
克拉克空军基地的指挥官沃克少将发现,他们引以为傲的军事基地在石墨炸弹面前同样不堪一击:
战机瘫痪:机库的电动门无法开启,12架F-35B被锁死在加固机堡内。地勤人员试图手动开启重达30吨的防护门,但徒劳无功。
雷达失明:AN/TPY-12相控阵雷达因突然断电导致冷却系统失效,价值3.2亿美元的雷达阵列在过热中永久损坏。
油料危机:电动油泵停止工作,地勤人员不得不使用最原始的手摇泵为战机加油。一架预警机因为加油不及时,错过了关键侦察任务。
卫生灾难:最讽刺的是,现代化冲水马桶全部失效,基地不得不启用二战时期的旱厕。沃克少将在日记中写道:我们仿佛倒退了一个世纪。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